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杨贤新:问君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关于议论文写作中材料选取途径的几点摭谈

发布时间:2016/4/21 11:17:25

【内容摘要】议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在高考中是学生经常采用的一种文体,但由于学生素材积累的欠缺性和无序性,作文往往无新意可言,那该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关键在于要做“有米之炊”,而其根本就是要充分利用文本、名著、生活素材,使之成为学生作文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对作文不再苦闷、不再恐惧。

【关键词】议论文   素材    文本  名著    新闻

前言

议论文作为一种重要的写作,是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文体,是考场中学生相对喜欢一种的选择。可现实里高中生的议论文写作水平高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对现在高中学生写出的议论文实在是不敢恭维,原以为学生在这方面文体的把握,材料的选取等都应该是得心应手的,但我们遗憾的发现,哪怕是平时花再大的力气训练,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就是不如人意。

究其原因,我想最基本的一个方面,就是材料的选取问题。有的学生在写作中所使用的材料要么是老掉牙的,要么是司空见惯的;而考试大纲写作部分中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则明确表明:“‘内容要充实’:要求言之有物,不以假话、大话、空话填充文章,及‘材料要新鲜丰富’:也就是指写作中材料力避陈旧俗气,要紧密与当前生活,社会现实结合起来,多用给人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①遗憾的是,学生的作文能达到这样的要求真是微乎其微。跟一些学生交流时,他们经常有这样的困惑:“老师其实这些要求我们都懂,可就是写不出来,觉得没有内容可写啊!”

(一)   拨开云雾见天日

确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你结构、技巧方面掌握的再好,要是没有有新鲜感,现实感、时代感的材料运用到写作中,要想出佳作是不可能的。那么为什么学生绞尽脑汁就是想不出好的材料呢?面对中学生写作素材贫乏与陈旧这样的一个顽疾。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呢?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很好的材料积累呢?

我想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把握:首先,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看,我们不难发现高考中的作文涉及内容不外乎两方面:人生和社会。1、人生方面可以从爱国、命运、逆境、名利等为线索讲材料划分归类。2、社会方面可以以环境、廉政、伦理等主题进行积累。其次,围绕这两大主线,我们可以分门别类的展开收集、积累,这样高效的积累材料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了。我们可以从课本的优秀篇目、从名著或文化经典、从生活中发生的新闻大事一一积累,如果真能关注这三大方面,学生又何愁 “无炊之米”呢?拨开云雾见天日,还学生写作的朗朗乾坤相信不是一句空话。下面,笔者就从这三方面进行简要举例、说明。

(二)立足文本,感受深沉

高中三年,语文课文与读本,可以说是篇篇美文,随手即可为写作之活材料。翻开人教版的必修1—5,随便一篇主题、人物经历或遭遇都能或多或少给我们心灵的涤荡,都可与写作相应的主题紧密相连。如果学生能懂得从课本中来,到作文中去,何愁没有很好的写作材料呢?更有甚者,在一篇经典篇目中有的主题还不止一个,根据作文的要求,我们可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课文,让文本素材很好的为写作主题服务。例如:在《过秦论》这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进行多元解读,在这里我们可以抓住“优势”这个主题,秦国作为后起之秀能“蒙古业,因遗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最终“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尽成秦国中之物,也可以从 “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角度考虑,如果六国能互相团结也不至于身死人手,为历史留下笑柄,让后人诟病。因此,这又成为在“团结合作”主题上又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认真关注文本,读透文本,那么课文的内容就就能很好的为自己的写作所服务,做到物尽其用。

(三)面向经典,提升感悟

面对教材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处理。那么面对名著和文化经典的时候,学生又该如何把握呢?作为学生要想笔下生辉,作文富有深度,一定要重视课外阅读。远的不说,在我们现在高考中所要求的七部名著以及三部文化经典中就可以进行大量素材的挖掘,在学生的写作中就可以指导他们进行筛选、使用。毕竟作为永恒或经典的内容,能在学生的作文中使用,无形中就表现出大气磅礴的人文观。

可喜的是在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或写作中,一部分文学素养比较好的学生,在他们的写作中就有了这方面的表现。例如在2012—2013学年高二年第二学期校模拟考作文中,学生已经能把名著的内容与作文主题紧密相连了。在这次的考试中作文的主题是跟信用有关的,面对这样的主题,优秀的学生是如此的使用名著材料,在他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

正如普利策,将自己对别人说过的话载入记事本,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诺言,还有许多光辉的形象永远定格在诚信的字典中。“约法三章”是曹操对关羽的承诺,在下邳的土山上,张辽为说服关羽投降答应他三件近乎苛刻的要求,而曹操守住了诺言,厚待关羽,尊重刘备妻少,甚至在关羽离开时派人送去通关文书放其寻找刘备。……”

这样事例的使用无形中就增强了文章的深层感,而且很好的表现了主题。当然名著的挖掘不单单就这些,当我们讲到心地善良,纯真质朴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艾斯梅拉达的故事,当我们讲到对女性充满无限关爱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贾宝玉的故事;当我们讲到仁义的时候我们可以用刘备携民渡江的故事等等。名著可以这样处理,文化经典亦是如此。

(四)关注现实,走进生活

如果说教材是作文材料的河水,名著是材料的井水的话,那么,报刊媒体就是材料的泉水,带着质朴清新的泥土气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老师除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关注名著和文化经典外,一定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新闻热点、焦点的把握。那么对此类的素材到又要注意什么呢?笔者认为,从宏观上说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多读文章。多读对现实生活有感而发的杂文、时评,多看反映祖国建设成就、介绍贡献杰出的模范人物的事迹等。第二,关注影视。影视已成为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栏目的内容都来自社会的现实。看这些节目不仅有助于开阔视野,提高分析议论水平,更可以增强时代意识,积累人文底蕴,提高综合素质。第三,要选取典型、有代表性,近期发生的新闻。我们要筛选那些对我们影响深远或值得我们反思的内容。

从微观上看,我们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积累,可以把表现时代精神,英雄事迹等内容归为正面素材,把那些有违时代精神,肮脏、腐败、金钱至上等内容归为反面素材。例如在正面素材中:1、讲到诚信方面的,我们可以举 “201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孙水林、孙东林兄弟的事迹;2、讲到责任方面的,我们可以提“福岛五十勇士”的事例;3、讲到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方面的,我们可以用中国航母试水成功的事例,中国航母的首航成功。4、如果讲母爱方面,我们可以用陈玉蓉,为了消除脂肪肝而割肝救子,风雨无阻,每天暴走10公里最终她的体重由68公斤减至60公斤,脂肪肝消失,连医生都认为 “简直是个奇迹”,诸如此类积极,健康的事例。 

至于反面的,我们亦可以按相应的主题展开,比如:1、在爱国上:爱国情感是每一个公民的情感底线,但就是有一些人为了个体的利益而损害民族情感,像安徽黄山市谭家桥镇一景区以“鬼子进村”这一旅游项目进行招揽游客,以国耻为取乐;这真是叫人情何以堪啊! 2、在官员腐败堕落上:近来就有曝光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原州长杨红卫吸毒、受贿千万,与30多名女性有染的事件,影响特别恶劣,作为国家干部居然如此丑恶恶心,真是有损人民公仆形象。4、在母爱方面:母爱本应该是温馨的代名词,但就是一些人用自己的残忍行为在破坏我们这种母爱的伟大性。2011年8月在福建漳州市19岁母亲 QQ直播掐儿过程,造成10个月婴儿死亡,这样的事情真是令人触目惊心,让我们无法明白,“虎毒尚且不食子”,更何况人呢?等等。

通过这样的归纳,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就一览无遗了。在作文中,学生就可以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使用与主题相一致的材料,不怕再进行“无米之炊”了。

结语

因此,只要我们真心留意生活、关注身边的故事,就会发现生活原来也是这么丰富的。罗丹不也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关键在于学生要做个有心人,如果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能注意课本、名著、诸子文集、新闻事件的积累、收集,那么面对作文时又何惧之有呢?那种“提起作文直摇头,看见题目皱眉头,打开本子咬笔头,想了半天没开头。”②的苦闷之情,势必在学生长期、有序积累素材的现实下荡然无存。“问君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只要抓住源头之水,在高考中出美文,得高分,那一切皆不在话下。

【参考文献】

①《2013年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 福建教育出版社   第6页

②转引《写作讲解》  张正吾   福建人民出版社    第52页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