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文梅: 指导儿童快乐阅读的策略

发布时间:2014/12/1 20:04:58

 

摘要:   快乐阅读是以培养儿童阅读兴趣,让儿童体验精神成长的快乐为核心,强调在阅读理解的过程和阅读的目的中都能够包括享受阅读的乐趣,尤其关注阅读能力中的阅读行为和态度,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拓展知识的快乐,进而因快乐而持续阅读,因快乐而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让儿童乐意通过阅读来学习。对于提高儿童阅读潜能,促进其终身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儿童   快乐阅读   策略 

 

阅读是儿童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是未来社会一个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有关研究指出,人的主要阅读能力,是在儿童期间形成的。如果在儿童时期不及时启蒙阅读意识,激发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将对终身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如何以儿童为本位,创设适宜的早期阅读环境,充分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儿童“快乐阅读”,成为摆在老师和家长面前的课题。

一、“快乐阅读”的涵义:

“快乐阅读”是一种教育的理念,是一种理想的阅读境界,是一种易于操作的推进儿童阅读的实践。“促进国际阅读素养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简称PIRLS ,是由国际教育成绩评价委员会主持的一项针对全球小学四年级学生进行的阅读能力测试的研究计划)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定义——能理解及运用语言能力,从各类文章建构意义;能透过阅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阅读的乐趣。PIRLS评估学生阅读能力主要集中在三部份:阅读理解的过程、阅读目的、阅读行为和态度。快乐阅读就是根据PIRLS研究的成果提出来的,强调在阅读理解的过程和阅读的目的中都能够包括享受阅读的乐趣,尤其关注阅读能力中的阅读行为和态度,力图让儿童因快乐而持续阅读,因快乐而成为终身的学习者,让儿童乐意通过阅读来学习。它包含有两层含义:一是阅读的态度是快乐的;二是在阅读中能体验到审美的愉悦。

快乐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它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最好的自己,做些自己渴望的又具有一定意义的事情;快乐阅读是伴随着审美愉悦体验的主动积极的阅读活动,正如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写的:“阅读定律一:人类是喜欢享乐的,这不仅是一个定律,也是心理学上的一个事实,快乐就像胶水一样能粘住注意力,如果儿童只遇到阅读的无趣,很少体验到乐趣,那他就会回避阅读”;韩国读书教育专家南美英在《会阅读的儿童更成功》中写到,“倘若有一本书可以带给孩童快乐,他们便会聚精会神的阅读,甚至可以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没有一种快乐,可以和一本好书所带来的快乐相提并论。所有快乐中,持续最久的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这种从阅读中获得的快乐是一种审美的愉悦,是一种审美的快感,是读到那些心仪的书时大脑分泌出的“愉快素”,能使身体的各种节律(生物钟)处于和谐状态,促使心情愉快。于是,我们努力倡导快乐阅读、让孩子们因快乐阅读而快乐学习,快乐生活,和谐地参与社会活动。

二、指导儿童快乐阅读的策略

(一)创设熏陶环境,诱发阅读兴趣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和作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首先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就像李晓峰老师说的,将书本放到一个显眼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快乐的去阅读,而不是逼迫他们去阅读,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同时,多带孩子到书店和图书馆走一走,看一看,让孩子理解书籍对人们生活的作用和意义。这样,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

(二)选择合适书籍,促进健康成长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阅读的种子,应该是一本本适合儿童的优秀图画书。首先,知识犹如大海,是学不尽的。人的一生不可能读完所有的书籍,因此书的阅读是要有选择的。其次,书也有好坏之分。目前,市场上各种儿童读物琳琅满目,不是都适合孩子去阅读,教师或家长需要指导孩子去选择那些积极的健康的读物来阅读。最后,尽管是一部好作品。但其中的内容、观点未必都适合自己。因此,家长应注意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选择地吸收有益于自己的信息,以促进自己的健康发展。

(三)家长故事引领,激发阅读兴趣

孩子们都喜欢听别人讲故事,故事能使他们产生丰富的联想,激起对故事情节的深究,引发他们思维的活动,从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要求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讲故事,这样即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又可以训练他们的口语表达.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需要家长和老师对所要讲的故事进行选择,教给他们一些讲故事的技巧和艺术。

(四)巧用电视载体,引发阅读兴趣

现在的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大风车”节目,还有很多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等根据名著改编的连续剧,或根据著名童话、寓言、传说改编的动画片之类的儿童节目,孩子都喜爱看,而且他们从这些快乐的电视节目中都可以轻松的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家长给与这些名著的通俗读物和连环画给孩子阅读,让孩子自己进一步的理解,引发其阅读的兴趣。

(五)开展亲子共读,提高阅读能力 

著名童书作家桥斯坦贾德曾说: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给孩子吃饱穿暖之后,接下来最重要的事情,就应该去为孩子们选择出最好的书,带回家来,放进他们的卧室里。据统计,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很大,该项支出已占到家庭收入的30%。但是,很少有家长能够每天坚持陪孩子一起亲子阅读20分钟。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文化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市,能够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家庭,比例也不足20%。大多数家长还不能理解儿童阅读活动的正确含义,对儿童早期阅读活动缺乏科学的认识。如今,世界上越来越多的教育人士认识到,亲子共读是加强早期阅读教育的良好方式。美国利诺斯大学的研究员钦利斯·布朗用了20多年时间,对205名入学前已经学会阅读的孩子,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结果发现,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的父母很早就开始给他们读书,并使他们养成了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每天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活动中儿童与家长一起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这样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习惯,也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开阔了儿童的视野,为儿童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鼓励读后“叙说”,愉悦启迪心智

我们指导孩子在阅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大胆读,读出快乐,读出自信;同时,要鼓励孩子“说”。有不少的幼儿在看过一本书后喜欢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的人听,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家长要鼓励孩子叙述出来。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儿童所讲述的内容,可能是书的内容,也有可能是创造性的讲述,这对于幼儿创造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可以指导孩子把看到的内容都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如:我看到了书上有谁,在干什么?简单的描述可以帮助孩子学习阅读。家长倾听的时候,要注意适时鼓励、表扬和引导,让孩子感到兴奋和自豪,由此产生阅读更多书的愿望。在阅读过程中,当他讲错了或讲得不够好时,不必象对待学生似地认真纠正。有些儿童不爱阅读是由于家长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点纠正,这会使他感到厌烦。孩子都是爱玩儿的,爸爸妈妈们还要多考虑如何让阅读更生动、有趣,通过一些寓教于乐、有趣的语言游戏让孩子爱上阅读,让孩子在快乐中获得心智全面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阅读给了儿童一抹纯洁的色彩,一个优雅的生活方式 ,一个扎实的语文底蕴,更给了每个儿童一个精神栖息的家园。与书为友,和孩子同读,伴孩子一起成长,让人人成功起步,应当成为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追求。愿美好的阅读伴随孩子美好的童年,愿美好的阅读守望儿童心灵的故园!

 

参考文献:

[1]凯瑟琳·斯诺.早期阅读教育策略.胡美华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

[2] 贺年.世界经典童话故事金榜[M]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3]朱鸿菊.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浅探.学前教育研究,2007年3月

[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

[5]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月 

[6][韩]南美英.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年3月

[7]谢锡金、林伟业、罗嘉怡、张慧明.全球学生阅读能力进展研究(PIRLS)2006香港成绩公布与国际比较,2007年2月

 

 

作者:陈文梅

学校:泉州德化第五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