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宣治:话从图中来
发布时间:2014/12/2 21:41:13
【摘要】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激发兴趣在说话写话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就得采用直观形象多变的形式以适应学生好奇的心理,低年级的看图说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必须认真抓好。
关键词:顺序合理、主次分明细节突出、合理简单、具体。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兴趣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并且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产生进一步的学习的需要。小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特别是低年级儿童,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激发兴趣在说话写话训练中显得尤为重要。 要激发学生说话、写话,就得采用直观形象多变的形式以适应学生好奇的心理,低年级的看图说话,是作文最初步的训练,从一年级开始就必须认真抓好。因此要选择具有游戏性质、趣味性强的内容,以适应学生好说乐写的心理,要经常运用表扬鼓励的方法,以满足学生好胜喜功的心理。看图说话包括“看图”和“说话”两个环节,教学时,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的做到话从图中来。
一、 看图
看图,就是观察图画。它就是培养学生观察事物能力的初步训练,也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环节之一。儿童对图画的反应过程,首先是感知的过程。观察是感知图画最重要的手段。看图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说话质量的好坏。因此,看图是说话的基础,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必须注意到顺序合理,主次分明,细节“突出”。
1、顺序合理
顺序感知画面是观察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分析画面内容的基础。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儿童观察图画的特点,顺应儿童的心理,凭借教材,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观察画面的内容,以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看图的能务。教材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安排按照一定顺序看图的训练内容。由于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也不稳定,所以在指导看图时要有一定的顺序,但这个顺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个人认为,应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采用正确合理的观察顺序。低年级看图说话教材,有的在图下配有相应的问题同,这一类型的图画,可在总体观察的基础上,再按问题的先后,依次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把图画展示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一搞清楚。有的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看图的能力。还安排了重新排列图序的训练。要寻找联系各幅图的“线索”要先理清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具有分析事物内在联系的初步能,观察图画,就比较容易达到顺序合理的要求。
2、主次分明,细节突出
指导学生看图,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清主次。对于内容比较复杂的图画,要分清画面内容的主次;人物众多的图画,要分清图中人物的主次。在S版语文第二册中第七单元试卷出现“让座”这幅图,图中有多个人物,其中有阿姨、有小女孩、有少先队员、有老爷爷等等,要学生正确回答“他们在干什么?”也就是要学生按照图意正确说出“在公共汽车上,少先队员给老爷爷让座”这句话,教师应从画面所展示的典型环境和画中人物的相互关系入手,帮助学生分清画中人物的主次。从车厢一角的玻璃窗、座椅和拉环等事物,确定图上画的是“公共汽车上”;从老爷爷拄着拐杖,少先队员站在座椅旁边让座的手势和车上其他人的表情,可以确定图上画的是“少先队员给老爷爷让座”。因而少先队员和老爷爷是主要人物。
其次,要注意细节的突出,这个“细节”指的是图中特征性的事物。虽然这些事物在画面上不占显要地位,但是它却非常重要、不可忽略。如在教学“不要摘花”这一图中,树上的残叶,地上的落叶,在整幅画面上不是主要的。但是如果学生看图时忽略,说图上画的是秋天,就没有根据了。所以,观察图画是,突出重要的细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精细入微的观察品质,也可以为后面的说话做准备。
二、说话
看图说话,“说话”是受“看图”制约的。目的是要学生把看到的画面内容,经过脑子的思维加工之后,用自已的话说出来。因此指导低年级学生看图说话要做到有要求、有根据、有顺序。
1、要求简单、合理
根据教材安排,小学一年级要求学生从看一幅图说一句完整的话,到看几幅图说几句连贯的话。但是对小学生来说,看图说一句完整或几句连贯的话都不是简单的事。儿童词汇贫乏,为了满足表达的需要,常常产生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教师要爱护儿童这种乐于表达的积极性,当听到儿童说些自已创造的不符合语言规范的语言时,要热情地帮助纠正,并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词汇。在入学初教拼音的音节时,既要让学生发准音,又要帮学生在口头号上积累词汇。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必须按格办事,面向多数。不要因为个别学生智力发展较好而随意“升格”。使大部分学生望而生畏。也不要随意“降格”。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教师要多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多说、多写。
2、图画上具体形象发挥想象
看图说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话从图中来。离开画面的具体内容,随心所欲地乱说一通,那不是“看图说话”,也无助于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说的过程中注意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或是注意图中“特征性的事物”及注意图中人、物、景的关系。语言和思维是紧紧地联系着的,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他们的判断多半是凭借感性的直观形象进行的。因此教师在让儿童练习时要多利用插图。
3、说话有一定的顺序性
话话条理清楚,是基于观察的合理性和思维的条理性。由于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也不稳定,所以,在单独连贯地叙述一段或一件简单的事时,不能扣住中心内容,层次和顺序不清楚,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不好,教师在训练儿童说话连贯时,应分散难点,训练要有坡度,由易到难,由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可以按一定顺序设计问题让学生逐个回答来作为学生衔接各句及各段的工具。
儿童语言的发展靠教师采取正确的教学措施。正确的教育措施要根据儿童语言发展的次序和儿童的心理特点来确定。因此,我认为“看图”与“说话”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作者:林宣治
学校:南安市水头朴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