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黄种丁:学习叶圣陶教育思想,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

发布时间:2014/12/3 21:38:14

   

 

      【摘要】本文从叶圣陶写作教学指导思想出发,以“作文与做人”的关系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探究,着眼于教育的育人功能,认为写作教学当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进做人。

      【关键词】新八股 作文与生活 做人 主题 真诚

 

这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写作教学在形成科学化、体系化的训练系统上都有不少可取之处。然而教育首先是人学,面对中学圣作文的种种弊病,写作教学中如何处理作文愈好做人的关系,更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国文是各种学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象一个轮轴辐射于教育的核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训练以外,更须含有教育的意义”。①作为语文子学科的作文是实现教书育人的重要领域,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语言这一中介来表达作者的生活和感情,其最基本的任务就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促进学生更好地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发展。
      纵观古往今来的写作教育传统,提高写作水平的根本途径和巨大动力,可以发现,无不是在作文与做人的紧密合作上取得成功的。“文如其人“正是对这一不可颠仆的规律的最佳概括。
     (一)现状的反思
      叶圣陶早在我国恢复高考之初撰文告诫我们“文当然是要做的,但更要紧的在乎做人”。②但是现行写作教学中却经常是习作者的行文与文人本该统一的二者出现分离。每年高考后的语文作文一再被推上教育法庭接受舆论审判。人们批评现行的中学生习作用得频率最高的一个词语便是是“新八股”――主题肤浅油腻,学生在先入为主的崇高、美好、光明等的理念的支配下,纵情礼赞,套话废话连篇;题材如出一辙,以司空见惯的好人好事来服从和服务于预设主题,信手套用臆造故事,虚构子虚乌有的存在;语言贫困乏味,众人一腔一调一词……呈现出成人化、程序化、凝固化的种种不良倾向。
      这种现象的本质就在于作文与做人的分离所致。作文中描述的生活形态与亲身经历的原生台两者相去甚远,作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取向与内心深处的真实积淀不一致,文字的表述实际掩饰了心灵的本质,完全违背了中学写作教学的初衷。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育、体美的和谐发展。但面对这些作文。稍有良知的语文老师只能兴叹:现在的学生是说真话来入学了,学假话去毕业了!
       所以我们改革作文的第一不是要技巧的先行训练,而是培养一种先行的正确的写作意识――为做人而作文,以作文促做人。在弄清楚“为什么写”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以整体的生命意识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抒发自己;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是为了记述自己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感情;引导学生明确写作是为了熔炼自己和培养自己多方面做人素质;努力把学生培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抒真情,做真人的健全人。只有这个意识先确立了,先有了,才能接着来谈“写什么”和“怎么样写”的问题。
     (二)写作是生活的一部分
      叶圣陶先生早在《作文论》中明确提倡:“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③朱自清先生也说过:“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生活技术的训练也无不可。”④可见做人论在写作教学中的地位。
作文是生存的需要,在我看来应该有这么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精神层面。人的生存总要经历各种世事,总有东西想要表白,作文便是表白这样那样的生存状态的最佳途径。“人类是社会动物,在天性上,从生活实际上,有必要把自己的观察、经验、理想、情绪等等宣泄给人们知道,而且希望越广越好。有的并不为着实际的需要,而是对于人间的生活、关系情感、或者一己之经历、情思、想像等等,才发生一种写作兴趣,同时仿佛感受一种压迫,非把这些表现一个完整的定型不可。”⑤从写作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作文是个体生命存在和发泄的心理和生理需求――也即宣泄和倾吐的需求。诚如叶圣陶老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的:“协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⑥
     (二)物质层面。现代社会是个高度信息化,效率化、人际化的社会。高效、迅速、准确的信息传递是未来社会对人们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之一。近而言之,随着市场经济的成熟,许多实用性问题的写作将变得更加重要。例如:公文、法律书状、经济合同、契据、告启、书表、信电、新闻、会议材料、科技报告、专题论文等等,他们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秩序化建设性文体。中学生高中毕业生熟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写作是未来社会的实用本领。中学写作教学的教育目标脱离不了实用性文体的达标使用。叶圣陶先生在批判旧式教育就曾经说过:“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这一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少数人有了很深的造诣,多数人只落得一辈子写不通写不好,这不是现代教育所许可的”。⑦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决定了写作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实际的能力,这才是时代语文教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文以载道”的思想锤炼。作文即是人的心里和意识素质的外化,又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生命行为。于漪老师在《既教文,又教人》一文中提到:“文章要写得好,一定要双锤炼。一锤炼思想,二锤炼文字。”叶圣陶先生也认为:“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盖文章所载着实质,而文之所成这方术”“写文章就是说话,也就是想心思”⑧可见作文是人的生命活动之知、情、意、行的结晶产物。作文过程是人的主体性的精神活动过程。人除了具有动物的生物特性外,还有通过学习、观察、感受而获得知识,并且在思考的基础上不断产生信的简介、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审美等等。作文便是这些知识行为的外化。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做人与作文统一起来,不仅是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实事求是的文风所必须的,也是培养一个人的优良品质所必须的。作文中的科学态度和善于联想、想像的完美统一是迈向未来的学子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难以想像,一个人的思想颓废乃至低下,会写出积极向上的文章来,会在生活中时时保持乐观态度,具有健康人格。
     (四)辨析教坛的几点做法。学生作文以做人之所以常常发生背离脱节的现象,施教者作文教学中命题观念和评判准则的失之偏颇失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
      命题误区:
      叶圣陶先生认为:“命题作文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倘若命题,也须是练习者与应试者应该有话可说的题目。有些文章题目道理虽然简单易晓,如《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类,学生是可以懂得一点点的。可是还要横说竖说说出一番话来,形成一篇文章,不是个个中学生都办得到的。”然而在某种目的的驱使下,我们的中学生却“办到了!”但“这简直是在练习瞎说,还成什么写作训练呢?”“这岂不是南辕北辙,并且什么事情都一样,练习的次数多了,行为上总不免受影响,练习瞎说乘凉习惯,要真自己真个有话要说了,说不定最后也是牵三搭四来一阵瞎说的。”⑨当前我们的语文老师却乐此不疲,出了高深的题目,在课堂导语上要求“主题鲜明”“立意深刻”,台下的学生抓耳挠腮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也按时完成了喊口号式的命令。这真是匪夷所思。著名科学家爱恩斯坦曾强调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当成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但如今不幸被言中。
      其实问题不在于我们的一些命题是否有积极意义,而在于这些命题所要表现的内容(尤其是主旨)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有怎么样的紧密度。事实上当今的命题或者说是话题大多要求学生在文中表述对社会问题的看法,这对深处校园的他们来说显得过于大而深,有着相当的时空距离和心灵距离,难以真正触动学生的灵魂,在应试大背景下造成千人一腔也就不足为奇了。
评判误区
      命题存在的误区自是不必再多言,单数语言层面的误导,便已经抹杀了一些具有个性写作天赋的学生。从以上“做人论”出发,当代中学生的作文训练应当着重在引导“我手写我心”上。然而课堂教育中,有些老师往往不注重培植这种倾吐积蓄的能力,却把对作家的要求搬到对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来,混淆了中学写作能力与作家文学创作的本质区别。有意无意地逼着学生编造故事,玩弄技巧,以致犯着虚浮、浮躁等种种文字游戏的弊病。须知,写作教学的目的,首先在于培养善于运用语言工具的的普通公民,为毕业日后从事其他工作基本写作能力奠定基础,而非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文学家,这是脱离实际的最不可取的做法。“阅读和写作的训练应该偏重在基本方面,以普通文为对象。尽管有少数中学生能搞些文学创作,但绝不该期望每一个中学生。这就是说,中学生不必写文学是原则能够写文学则是例外。”⑩有鉴于此,我们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一类的书籍应该慎重。叶圣陶在《语文教育书简》中提及对所谓《作文词典》的看法的时候说:“作文必有刻写之材料,材料来源为真知识、真经验、真感受。此类皆由自得,不宜求之于词典”的确,《作文选》之类书籍,可能在他们的写作中略资启发,发挥出某种借鉴作用。但是假如引用不当,势必让学生视为作文的材料源头和写作题库,那么假话成风不足为奇,作文与做人判离,失去了作文教学的育人功能效用了!
     (五)在生活中学会作文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论及学校的“中心任务”的时候指出:“实际上,教育就是培养真诚的关怀之情――即对周围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会由衷地做出思想、情感上的反应――开始的真诚的关怀――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人的各种品质――智慧、勤勉、天才――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得到最光辉的欢迎”。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如何把社会道德标准原则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和价值观念,而内化的关键在于情感和习惯。“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视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和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是不济事的。”⑾作文教学活动中要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做人品质与作文的一切好习惯,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以在一下三个层面对学生加以引导:
      一 、努力培养真诚性,教育学生养成说真话的习惯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和于世理的真迹,确乎生活的状况;假若有感兴趣的,这当是倾吐不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积郁,发乎性情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并且对“求诚”作了具体的界定:“从原材料讲,要是真实、深厚的,不可说那些不可验证、浮游无着的话;从写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薄、卑鄙的态度。”⑿这才能彻底去掉作文中虚假浮夸之风,既有利于写出真实之文,也有利于培养真诚之人。
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说真话,必须认真确实地做。对于中学生作文训练过程中抄袭、撰或堆砌为能事者的现象,必须坚决予以制止。要把这些情况作为一个“文德”问题严肃而又循循善诱地教育。可以通过写日记、作文后记等方式来鼓励说真话和倾诉真情。还可以通过学生间作文互评互改等灵活方式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监督机制。
      二、 发挥主体性,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
      文章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必须根据经验,从实际生活里得来的才符合生活本意。诚然每一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但并非每个人先天就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深刻的认识并写出完美的文章来。这就要求我们有意接触外界事务,常常保持一种观察体验的态度。叶圣陶先生曾恳切地指出:“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随时随意地观察,是扩充经验的不二法门。”⒀为此,我们要把语文学习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使学生从注意身边的小事情到观察社会和体味人生。具体做法是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观、游览、访问、调查、劳动、游戏等等。
     “写作文决不是无中生有,必须有了意思才动手。”⒁作文就是这种“意思”的最后产物,因此在引导学生深入生活的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在思考中渗透做人原则、是非观念、个人修养、文化品格和审美意识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是洋溢生命精神之文,真正做到“人”与“文”的有机统一。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培养学生对自己文句的责任心
       叶圣陶老先生认为:“语文的最高境界就是写文章同说话一样,读了这样文章,不但完全明白文章的意思,还能够体会到那种声调和语气,仿佛听到作文的人亲口说话一般”。“要达到这个境界,不能专在文字方面下工夫,要紧的还在锻炼语言习惯”⒂学生作文的语言,当属于个体生命自身,是心灵深处的肺腑之言。惟有这样,文章语言才显个性化:或深沉练达,韵味久远;或质朴清纯,朗月清风;或华美高迈,多彩绚烂,如此等等方显生命本色。
    为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书面、口语交际语言都必须有严格的要求。教导学生无论何时不说一句不完整的话,说一句话一定要表达一个意思,使人家听了都能明白;要培养反复修改文章的习惯,去陈腐不真之言。
      教育――首先是人学。写作教学活动中尤其需要如是观。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学中“为作文而促进做人,为做人而发展作文”。如此,才能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语)

【注释】
     ⑴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6页)
     ⑵叶圣陶《作文与做人》(《中国青年报》1983.14)
     ⑶叶圣陶《作文论》(《论集》第362页)
     ⑷朱自清《论教本与写作》(《国文教学》第147页)
     ⑸叶圣陶《论写作教学》(《论集》第434页)
     ⑹叶圣陶《论写作教学》(《论集》第434页)
     ⑺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论集》第56页)
     ⑻叶圣陶《写作什么》(《论集》第415页)
     ⑼叶圣陶《论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论集》37――39页)
     ⑽叶圣陶《对于小学作文教授之意见》(《论集》第347页)
     ⑾叶圣陶《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论集》第56页)
     ⑿叶圣陶《作文论》(《论集》第352――356页)
     ⒀叶圣陶《怎样写作》(《论集》第417页)
     ⒁叶圣陶《怎样写作》(《论集》第417页)
     ⒂叶圣陶《和教师谈写作》(《论集》第467页)

【参考书目】
      1、《叶圣陶教育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版
      2、《纵论语文教育观》李杏保 陈钟梁 晓伟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版
      3、《大语文教学法》姚竹青  北京教育出版社 1992版
      4、《在激扬文字中重塑人格――试论当前作文教学的几个误区》 刘晓伟 《浙江师大学报•社科版》1997.6
      5、《略论当前写作教学的指导思想》张舸 《河南教育》1998.2

 

 

作者:黄种丁

学校:福建南安二中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