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珠:作文教学呼唤真情涌动
发布时间:2014/12/3 22:25:14
【摘要】如果说生活是文章的源泉,真实是作文的生命,那么情感就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没有情感的加入,是不会写出好文章的。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关键词】作文; 生活,真实;情感
文章的灵魂在于情真。叶圣陶早就指出:“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而“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感情等等问题”。显然,一切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谋篇布局的本领,如果与情感比较起来,显然应该放在其次的位置。《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应着力指导学生写真人,叙真事,抒真情。
一、溶于生活,积累情感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中有感,感情的波澜中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变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是的,作文不是做文字游戏,而是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这样才会使一个人、一件事、一幅画而产生的真情实感,像开渠引水一样奔涌,真情在笔尖下快乐地流动,作文在真情中升华。这就要求他们首先真正融于生活,在生活中积累情感。教师要尽可能的扩展他们的生活空间,深入生活,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喜闻乐见的实践生活,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有趣的活动映入学生的脑海,使他们的情感受到渲染,从而激发写作热情。如:国庆节过去了,而快乐的日子仍然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使他们留恋忘返。老师抓住这个契机,要求学生写一写国庆节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这正合他们的胃口,个个兴趣盎然,写的有血有肉。其中有一个学生去了宁德的白水洋,他是这样描写冲浪的:
穿好红色的救生衣,我拉着妈妈飞奔到水中央,一眼便看到眼前那条长近百米,宽60多米的天然冲浪滑道,白茫茫的水面上浪花翻涌,我的心里好像有只小兔子在蹦来蹦去,害怕极了,“会不会有危险呀?”我心里不停地嘀咕着。“耀威,快点开始吧!”妈妈在旁边催促道。我咬咬牙,坐到了冲浪口,人平平地躺着,随着救生员的大手一放,我好像被巨大的水流冲了下去。我还没回过神,就已被一个浪头冲进了一个大水潭,人一下子转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咕噜—吐噜—”,我呛了几口水,喉咙好难受啊!刚想睁开眼睛看看滑到什么地方了,又一个激流迎面扑来,眼睛又进水了!我失神地向上看着百米冲浪,心里一阵后怕,这冲浪就一个字“险”。
多么有趣,多么惊险的画面呀,如若不把自己融于大自然,是写不出这么精彩的作文的。
二、感受生活,体验情感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精心呵护”的不易,我组织学生进行 “护生鸡蛋”活动,要求:每位学生带一只生鸡蛋到学校,从上学到放学都要带着鸡蛋。并想办法保护好鸡蛋,保护期为一天,使它完好无损,蛋破即为护蛋失败。学生们热情高涨、欣喜万分之余忐忑不安,心乱如麻,体验各不相同。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到:
今天,我和鸡蛋形影不离。上课时,我把它放在抽屉里,还时不时地偷偷摸着它,看它有没有碎。下课时,除了上厕所,我一步也没有踏出班级,守护着我的鸡蛋宝宝。突然,不知谁大叫一声:“林乐文的蛋破了!”我心里一阵不安,赶紧从抽屉拿出自己的蛋看了一眼,完好无损,我松了一口气……一个小小的鸡蛋,要保护它不受伤害,是多么艰难啊!父母把我们抚养到这么大,经历了多少苦,我们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多么敏锐、细微的体悟呀,多好的孩子呀,他体会到了生活的乐趣,体会到了父母的爱,体会到了人间最美好的感情。他不仅学会了“写文章”,还学会了“做人”。
三、想象生活,放飞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学生喜欢想象,充满幻想,对于未来的世界,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写作中要借用教材中的资源,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大胆想象,在幻想中憧憬未来,让新的世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如三年级下册园地六作文《未来的××》我启发学生根据自己对原有衣服、食物、住房等的认识与思考,引导学生想象未来的房子、衣服、文具等。多功能可以自动“吸”电、会跑会飞的鞋子,可以上天入地、冬暖夏凉的房屋,可以不愁吃饭也能饱的神奇玉米都一一在学生的作品中出现,让人不得不佩服、羡慕起来。
[例] 未来的书包叫做“多功能书包”。多功能书包的外表和普通的书包一样,主要是书包上装有一片神奇的芯片,它能根据你心里想的进行感应。如果你热得不行了,背上的书包就会给你吹吹风,把你的汗迅速吹干;如果你冷了,它就会释放出热量,让你暖暖和和的;如果你看不到光亮,它就会把路照亮,比白天还亮。背着这种书包,也不用担心肩膀会酸痛,因为它会自动帮你变轻,让你感觉好像没背书包似的。如果你漏了什么书,书包就会亮出红色提醒,这样再也不用天天对着课程表整理书了,太好了。多功能书包还有一个辨别真伪的机器,要是哪个孩子说谎,书包便会惩罚他(她)。我要好好学习,相信幻想总有一天会变成现实。
作文的内容过实,思维难以展开,而作文中的想象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如鱼得水,“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情感纵横驰骋,作文充满灵性。
四、呵护童心,深化情感
童年用无邪的眼睛观察世界,用稚嫩的双手触摸世界,用天真的话语笑谈世界,用纯净的心灵感受世界。童年就像七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每一个故事都是一种颜色;童年又像打翻的五味瓶,酸、甜、苦、辣、咸,每一次经历都有一种味道。在童年的岁月里,养一只小狗,与它交朋友;种一棵小树,和它一起长大;做一些家务事,为爸爸妈妈减轻负担;自我推荐,参加班干部竞选,这些都充满着无限的乐趣。写一则成长的日记,叙一件有趣的小事,编一个美丽的童话,都是童年难忘的记忆。教师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呵护孩子的童真,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喜欢作文的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做到了这一点,你也将体会到作文教学成功的喜悦。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给予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多成功的体验,我们可以经常创设一些让他们表现的机会,如:片断练习、即兴作文、口头作文、活页作文等。一旦发现学生的进步和优点,就给予肯定,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作文中成就需要得到满足,就一定会更深层地喜欢写作文。
“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生活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习作的重要源泉。引导学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感受世间万物,体验真情实感,获得为人做事的启迪,这是指导学生作文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巴金曾说过:"我不是用文字技巧,只是用作者的真情实感打动读者,鼓舞他们前进。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掏出自己的心来,高高的举在头上。"我相信真情实感是一篇文章的灵魂所在,这样的文章才能真正走进读者的心灵。
[参考资料、文献]:
1.《作文,远离造假呼唤真情》 作者:韩涛
2.《浅谈作文情感的培养》 作者:马任
3.《作文,远离造假呼唤真情》 作者:韩涛
4.《当前习作教学的困惑及习作内容调整建议》 作者:徐铝
5.《文道统作文育人》 作者:汪启喜
6.《语文课程标准》
姓名:翁玉珠
学校:福清市滨江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