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雪明 :实现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几点做法

发布时间:2014/12/5 9:44:49

 

一、有效教学在于教师对文本坚持不懈的解读,读出自己的个性

我自己深有感触,随着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增长,对文本的感悟角度与层次也不一样,比如《背影》,以前教学触动我的是父亲的“背影”,而现在触动我的更多的是作者的“泪”,无限歉疚无限思念无限感激的“泪”深深地触动了我。背影固然深情,成长过程中的“泪”何尝又不动人呢?

二、有效教学要关注细节,及时把握学情

 记得在教学《背影》这篇文章时,我总觉得“朴实的语言饱含深情”对学生而言难以触摸,总觉得要突破这个问题有些难,但是在检查整理学生自学成果的时候,我却有了很大的收获。

一个非常有个性的批注:“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把父亲的关爱坐在屁股下,有藐视父亲关心自己的行为,写出了“我”不稀罕父亲给我做的紫毛大衣,更不需要父亲给“我”的关爱。

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质疑:文章第四自然段,用了两个“终于”,我读起来总觉得不流畅,是不是有些多余了?

这样的批注,这样的质疑,是我备课之前所不能及的,它成为了我很好的教学资源,也成为了我这堂课合作探究学习的要点。关于“紫毛大衣”的批注,引发了学生激烈的争论,虽然最终是保留意见,但是学生读出了自己的感悟,自然也与父亲的“黑布棉袍”形成映衬,父爱自然也得以彰显。两个“终于”的探讨给我们塑造了一个不畏艰辛、乐观、宽容、博大、热爱孩子的伟大父亲的形象。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是成功的,对我的触动也非常大,我感谢学生,也庆幸自己的勤于整理和收集。

三、有效的训练应是动态情趣的训练

如何训练,是非常关键的。是静态的、机械的讲解分析,还是动态的结合文本的例子,有情有趣地训练,这是教学的艺术!就好像你到象山来,主人端上了一大桌海鲜,然后喋喋不休地介绍各种鱼,如何吃、如何味道鲜美,但是就是不让你吃!你的感觉如何?一定是想着快吃吧!别说了,让我们快一点享口福吧,鲜在哪儿?美在何处?让我们自己慢慢品味吧!训练也是如此,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本,让学生品味、比较、揣摩、涵泳、朗读,然后教师适当的点拔,让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如饮醍醐之感。例如教学《羚羊木雕》重点是对话描写的品味,《紫藤萝瀑布》重点是写景抒情的品味,让学生读读、品品、注注、评评,明确写法,朗读体验,练笔运用,动态实践,就富有兴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鲁迅先生在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了百草园的生活,描绘了一个精彩的童年世界,无忧无虑,充满童真与好奇。给学生讲完这部分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描述自己记忆中的乐园,可以用写作的方式,或者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有特长的学生还可以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童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可以配合着这个课来使用,或直接播放给学生听,或安排学生合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意境,并与课文中的意境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态情趣,要靠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多思考,多准备,多实践。

 四、有效的训练应是整合高效的训练

零敲碎打,环节臃肿,头绪复杂,文字游戏等这不是有效的训练。有效的训练,应人文合一,优化环节,提纲挈领,上下挂勾,层次分明。例如教学《第一次感觉真好》,不必逐段分析,可运用对比的方法,去掉“议”的几段,“简”的一段,让学生读中议,读中比,读中悟,整合提高。《羚羊木雕》中各种人物的对话,可红线串珠,以一带全,如:写妈妈的——

1.“那只羚羊哪儿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2.“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3.“送给谁了?告诉我。”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4.“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的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整体出现,让学生比较、品悟,明白作者独具的言语技能,及其中的感情合义。《紫藤萝瀑布》的写景品析——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象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3.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第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4.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是让学生东一榔头,西一榔头地说写景的方法及好处,什么拟人方法、什么比喻手法、什么动静结合、什么虚实结合、什么多种感官,(光泽、情态、神气、听觉等等),还是教师有层次地进行整合高效,让学生有条理地明白写景的特点性、写景的方法性、写景的情感性、写景的层次性。为什么这处要写景,有何不同,整体考虑,明白意图,明白写法。“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为读写结合做好铺垫,“磨刀不误砍柴功”啊!。

五、有效的训练一定有迁移运用的训练

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帕尔莫博士曾经说过:理解一种语言是如何运作的,与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语言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区别。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律,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迁移运用是把消极言语转化为自己的个性积极言语,是把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规律,在不同的语境、情境下自己创造的运用。但这种迁移运用,我认为,一定要结合学生的鲜活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切忌机械的、枯燥的、脱离学生生活的文字游戏。

六、有效教学的训练要注意拓展和延伸

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指导学生面对习作如何选材,如何进行细致描写,模仿第二段写作《我的另一片天地》;教学《背影》,指导学生关注细节,说真话抒真情;教学《安塞腰鼓》,引导学生探究“语言之美”。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探究可以让学生敢于突破自己的弱点,实现自我超越。

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学到知识,又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同时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真正体现实效,最终达到高效。

 

 

作者:林雪明 

学校:闽清县金沙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