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李良志 :做好思维体操,提高习作能力

发布时间:2014/12/5 10:45:52

 

【摘要】本文从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训练,整体思维和层次思维训练,扩展思维辩证思维训练三个方面论述了作文训练中如何做好思维体操,提高习作能力。

【关键词】思维  习作  能力

 

作文训练是一种情感性极强的思维体操活动,是作者感情自然真实流露的实践过程。写作训练成功的标志是:由记忆进入思维,由一般思维进入求异思维、横断思维、创造思维……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形式的作文都是思维的表现。思维是无形的作文,作文则是有形的思维。如果作文训练无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情感体验,不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扩展思维、辩证思维、整体思维、层次思维及形象思维等训练,那么,不但提高不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会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恐惧厌恶感。如何在作文训练中,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思维,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呢?

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训练

在指导审题立意时,要进行求同思维、求异思维的训练。正确审题立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古人把立意喻为怀胎,把结篇喻为分娩;把构思比作熔金,把成章比作铸器。“意立而词从之以生,词具而意缘之以显。"拿到一个作文材料,首先要进行求异思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对材料进行全面思考,不管正确与否、重要与否,要全方位辐射,避免遗漏。此时思路打开了,眼前出现了纵、横、正、逆多个可供写作的“民主"方向,但在这诸多的写作元中,哪个才是材料的真实蕴含呢?这就需要运用求同思维进行“集中”定向。就是对原先思维辐射出的各项内容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和剔除,

从材料的整体和主要意图出发,看看哪些是普遍的、浅层的;哪些是深层的,独特的。从而识破材料的“庐山真面目“,找到“最佳立意”。由此可见,求异思维能开启思路,克服思路闭塞、思路狭窄的弊病;求同思维能调整思路,优化思路,避免思路粘连。求异思维追求的是思维的广度和多样性,求同思维追求的是思维的深度和精确性,由于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各有其特点,它们在写作过程中各有其作用,忽视了哪一种思维训练都会影响审题立意。

求异思维除了要求思维要有广度和多样性外,还要求冲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思维定势,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事物,用新颖的方法分析,从相反的方向作与众不同的思考,通过“反弹琵琶’’而使文章显得独特新颖。

二、整体思维和层次思维训练

大多数学生作文时,往往想到什么写什么,不分主次轻重,没有条理,考虑问题思路不清晰,欠缺周密严谨。在指导学生布局谋篇时,若能遵循思维规律,掌握构思方法,就能克服上述缺点,迅速地提高写作的水平。如在议论文写作训练中,首先指导学生复习掌握议论文的特点和体式、议论文结构的基本模式行文的起承转合、逻辑推理等有关写作知识。接着,引导学生按“是什么一一为什么一一怎么办"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分析问题,最后再按“起一一承一一转一一合"的论证结构模式,把思考后的内容写成文章。写供材料作文时,则要求掌握“引述一一分析一一联系一一总结’’的常规思路。

通过这样的整体思维训练和层次思维训练,一部分学生写议论文时可达到不假思索就能确定构思框架的程度,大多数学生能基本掌握“提出问题一一分析问题一一解决问题’’的思路、层层深入地安排论证结构的方法。

三、扩展思维辩证思维训练

文贵有新意。写文章立意要立得鲜明,立得深刻,立得新颖。因此,指导学生冲破思维定势,作文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创造条件激活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喜欢作文、主动作文,使学生有话可说,扫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实,作文并非一定要写轰轰烈烈的大事,否则哪来的“以小见大",  “细微之处见真情"?所以在引导学生多观察社会、生活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调动情感因素,学会为生活感动,善于从身边选材,从小事中挖掘其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误会与矛盾,对存在于同学中的某些现象的分析与看法,进而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的关心、支持或误会,再写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帮助或矛盾,题材不断扩展,笔触从学校家庭延伸向社会的各个角落,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作文的源头问题。然后是自拟题目或老师提供一些题目进行训练,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无题材可写的误区,并逐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社会的能力,从而培养写作兴趣,作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期能真正学会写文章。这除了在指导学生审题立意时进行扩展思维、辩证思维的训练外。还须要求由“点”联想到“面’’,由“此"联想到“彼”,迅速打开写作思路,对生活中的人和事透过现象看本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用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分析事物,从有利中发现不利因素,从不利中看到希望所在等。老师要辅之以有效的训练方法,以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如多练。初期的作文训练,不妨把有关提示与要求定得具体详细些,以期学生能明确训练重点,并且较顺利完成一篇文章,获得初步的成功感。

细评。一般的作文都是为了表达某个中心或某种思想感情,但这种表达效果如何,却不像数理化学科那样有个客观的标准答案,要加以评判,可选几篇典型的范文来参考对照。因此,每次写完作文后,及时精选一篇或几篇各种层次的文章与学生一起对照分析,体会其成功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使“作文怎样写’’的技巧训练更具体化,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而慢慢掌握标准。

精改。在基本掌握评判标准的基础上,还应当让学生实际操作一番,所以可组织学生评改作文,由四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每组负责批改四篇作文,要求小组成员在读完各篇作文后,互相讨论,交流意见,共评得失,使作文要求更加具体化,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共赏。佳作展示与推荐发表,在课室辟一“佳作展示栏",把每次作文的优秀篇目连同评语一同展示,让学生共评得失,力求从各个方面得到启发,同时营造一种声势:“这些佳作都来自同学中,我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不仅能让佳作作者产生荣誉感,其他同学也激活了情感因素,增强了写作信心。对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还推荐到校作文报或一些期刊的中学生园地发表,使同学体会到作文成功的快感,写作也由课内到课外扩展了。这样,既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又培养了良好的写作习惯,训练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作者:李良志

学校:泉州市安溪县金火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