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周恒荣:高效语文课堂浅谈

发布时间:2014/12/5 14:19:42

 

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的高效,指实现每节课的教学工作量,进而落实每单元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实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实现教学目标。面对不同潜质的学生、不一样的教材,教师就必须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课堂呈现生动活泼的氛围,落实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

第一,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杜威指出:“学校必须呈现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所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作品是来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是对生活的再创造。”课堂教学再现生活,延伸到生活,就会让学生容易产生共鸣,如教《荷塘月色》,理解“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的情感,就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心情不愉快,面对美丽的风景、欢快的鸟鸣声,我们是否会无动于衷呢?也会有这样的体会:快乐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通过生活情景再现,引发学生共鸣,这样才会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感情。诗歌的语言凝练是对生活的精炼的概括,能够把诗句的内容引导到学生所熟知的生活,就会让学生易于理解,提高课堂的高效。赏析柳永《八声甘州》中“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联系生活,联想当我们翘首等待他人归家时,时时会出现误认的笑话,让学生描述自己的经历,这样就可以理解这首词中作者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去理解作品的内涵,化抽象为具体,效果比老师的枯燥解释好,师生间互动融洽。课程内容生活化,就会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有效性。

第二,教学设计具有创造性。陈成龙说:“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生和成人,都有可能做出优异的成绩,创新是创造教育的灵魂。”课堂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变换角度,转换方向,交换思维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作文审题立意教学,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不同角度切入,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切题立意,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材料作文:一个大学生毕业时回忆说,他上小学四年级时,偶然发现“梯形面积等于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他非常激动,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这个“发现”,第二天拿给老师看,老师说小学数学课本上早就有这个公式了,这件事影响了他一生。这道题从学生角度、老师角度都可以,并且都有多种立意,让学生写出几种立意,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教育家苏灵扬说:“教师之所以称为艺术家,是因为教师劳动本身就是创作,而且比艺术家的创作更富有创造性。”教师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如教《项链》,让学生续写,可以从玛蒂尔德知道项链是假的后的行为和心理入手,让学生大胆想象,往往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作文教学中,对诗歌的改写也是一种培养创造性的课堂教学。诗歌的改写,让学生大胆补充诗歌的情节和景物描写,如改写《暮江吟》《渔歌子》等,让学生对诗中词句,通过联想想象进行扩展,要求改写的内容新颖而独特,通过批改交流,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就能够创建有利学生创新的环境,提高有效的课堂气氛。

第三,讲究课堂教学安排的合理性。高效课堂往往体现了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和对教学处理的合理性,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度要掌握好。

首先是提高参与度,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尊重差异,对学生要公平对待,提问题要注意度,要因材施教,要有针对性,一般容易问题提问知识点把握不大好学生,让他能回答,或通过当场引导也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这样就能提高他的信心和学习兴趣,较难的问题就让优生回答,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这样学生的参与度就高。教师的亲和力强也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师生关系融洽,交流双方是平等的,有助于师生间感情的交流。皮亚杰和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 “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感情因素作为动机。”古语说“读《祭十二郎文》不流泪者,必不友”。在《祭十二郎》的教学中,老师要敢于释放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亲情体验,引发情感共鸣,突出作者与十二郎的从小就在一起相依为命,长大后却聚少离多,想相聚却多次未果,期待以后长久相聚,却不料十二郎已逝去,留给作者是深深的遗憾和自责。吴乐琴说:“语文课有激情,有深情,有感情,在课堂上经常能触动学生的心灵,打动学生,让学生从心底上爱上语文。”情感把握好,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其次是适当的延展。一节高效的语文课,不能仅限于对教材的学生,更要对教材的适当延展。要对知识点进行延伸,也就是对课内知识的迁移,也才会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使知识更有系统性,如文言文教学,文言文实词的掌握是重点,一个词在一篇文章里的把握是不够的,就要进行延展,如讲解《劝学》里的“登高三博见”,“见”是看的意思,教师要补充见的其他几种用法。《孔雀东南飞》中“君既若见录”的见”是“我”的意思,在《陈情表》中“慈父见背”的“见”也是“我”的意思,整句话翻译“慈祥父亲背离我”,现代词语“见谅”的“见”的意思也一样,本来这些“见”的理解有难度,但这样联系起来,知识点就清晰了,学生掌握也快。再列举看到、召见、拜见、引见、出现等意思,这样就会使知识形成系统性,便于学生的识记。还要对作品的思想主题进行延展。体现对新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把握,如《孔雀东南飞》教学,对焦仲卿与刘兰芝殉情这个情节要好好引导,学生将来都有可能遇到恋爱的阻碍、挫折、失败,而焦刘这种做法是否值得商榷呢?让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是只有一次,在生活中失败、挫折是难免的,要善于跟父母沟通,实现双赢,面对挫折、失败,不要逃避,更不要拿生命来当赌注。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也是这样的悲剧,所以我们要杜绝这种悲剧的上演。教书育人是办学的宗旨,教给学生做人,符合现代化教育的目标,如在《鸿门宴》教学中,对项羽的性格分析是教学重点,也就会延展到对他自杀的讨论,李清照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鲜明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要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杜牧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批评项羽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不善于得人、用人,对他的自刎深深惋惜。通过这些前人的评价,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看待项羽的自刎,将来如何面对自己的失败。让学生在更高角度,更多角度去审视人生。

再次是练习要有针对性。练习是对课堂教学反馈和巩固,是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但要注意练习量要适当,不要搞题海战术,因为学生精力有限,课堂时间有限。注意练习要典型,针对要把握的知识点出,教师要精选题目,各个类型但要关顾,例如衔接连贯题,有很多种类型,有出现双面词要照应、描写语段要注意情境和谐、保持语段主旨的一致性、保持主语一致、角度一致、保持句式一致、注意关联词语的照应等,题目就要有针对性,训练才会有效果。注意练习要有层次,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高效。

新课程是在以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上进行再提高,要求更具体。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就要求更高效,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还要关注差异,使个性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提高了探索、归纳、概括的能力,使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学校与社会,明日之教育》 美 杜威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创造性语文教育》 陈成龙 中国戏剧出版社

3.《儿童心理学》皮亚杰和英海尔德

4.《教育研究》1981年第3期

5.《中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雷玲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设计与评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周恒荣

学校:福鼎市第三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