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袁瑛 :优质读写课,让阅读为写作奠基

发布时间:2014/12/5 14:38:09

 

【摘要】优质读写课是架设起阅读与写作的一座桥梁。善于选择范读文本,巧妙运用范读文本,既能立足文本,又能跳出文本,是走出封闭,构建开放型语文读写课程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读写课 立足文本 跳出文本

 

学好语文,兴趣很重要;热爱写作,兴趣更关键。如何让写作训练变得轻松、积极、高效,我以为选择好一堂优质的读写课,能够以读促写,以点带面,让学生快乐阅读,让阅读为快乐写作奠基。怎样上好读写课?本人将自己在实践中的探索述之如下:

一、 善选范读文本,立足文本,教学相长

选择读写文本是不是越多越好?答案是否定的。每学期若能从教材中选择一至两篇课文作为范读教程细细研读,对提高写作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如七上可选《散步》《济南的冬天》,七下可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选这三篇是基于对七年级学生表达方式训练的考量,应侧重于记叙和描写。这三篇是叙事、写景、记人的极好范本。以它们作为范读教程,就足以串联起每个学期片段作文的专项训练了。多角度探究其写作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探讨中明确记叙文和散文的写作技巧,有益于他们在日后的习作中娴熟地运用该技法,以此提升文章的品位和质量。

1、 精读文本,体悟写作技巧

把《散步》一文作为叙事技巧来集中探讨,一则可让学生了解尺水兴波的技巧方法(重点),二则可进行兴波助澜的叙事训练(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变”的角度写故事,让事件成为故事,“事中有核(事件中有精彩的核心情节)”“平中见奇(情节跌宕起伏)”“动中见人(人物栩栩如生)”。莫怀戚自己在谈《散步》的写作动机时,就称契机有二:其一,“这是一次真实的散步,有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细节),这样,想象加工的部分便有了依托,较之纯粹的虚构更有实感” [1];其二,“为了突出‘责任感’,特意改造出歧路之争,由我裁决,不能两全这个重要细节” [2],以此来突显文章的理性色彩,这就使文章的叙事起了波澜:开头“轻点一笔”概说事件,接着“交代一笔”介绍原委,进而“插叙一笔”烘托点染,再者“简叙一笔”略写事件,而后“巧折一笔”写出波澜,最后“深化一笔”表达感悟。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结合本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的目标要求,感悟本文“写作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旨意,对文章选材、立意的精妙自然就能心领神会了。

对《济南的冬天》一文的细读感悟,可引导学生亲近自然,仔细观察,生动形象地写出景物的特征。一要学会掌握抓景物特征的方法(重点);二是要学会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特的特征(难点)。教师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指导学生学会抓景物特征的方法。教会学生选择特征显著的景物,细致深入地观察,在比较和变化中把握景物特征。学会用多样化描写凸显景物特征:如本文在写从城内到城外的山村雪后景色时,就选择不同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景特。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又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覆盖下的山景。由定点到移步换景,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还要学会调动多种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征、理清写景条理呈现景物特征、融入联想想象突出情感特征、观照主体注意详略凸显景物特征等描写方法。为了验证教学效果,可安排学生选择一景物,持续观察一段时间,写成观察日记,在合作共同体和班级内集中展评、交流。

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中,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描写,善于进行人物刻画。针对学生习作中华而不实,矫揉造作的弊病确立教学的重难点:一是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和策略(重点),二是在实践中运用人物描写来刻画人物思想性格,为主题服务(难点)。文本中福楼拜作为文学沙龙的主人,性格热情豪迈,作者侧重写的是他的动作,如“渐渐地,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莫泊桑极尽夸张之能事,几句话就把老师福楼拜的热情奔放,好客开朗的性格点染得一览无余。屠格涅夫是福楼拜的文学挚友,两人关系亲密无间,他对文学的醉心与痴迷从他博学多识的言谈举止就可见一斑,因此莫泊桑主要写的是他的语言。他“用一种轻轻的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作者巧妙地在记叙中插入议论,让读者在作者潜意识的支配下不知不觉地接受他的观点,从而使屠格涅夫的性格变得更鲜明、更立体。都德生性健谈,在描写时,作者是肖像与语言描写并重,“他只用几句话,就勾画出某人滑稽的轮廓”,“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时的调子有些像唱歌。”作者以都德的“眼睛”作为一个特写,把他眼睛里所折射出的语言的犀利表现得张弛有度。而对于沉默寡言的左拉,为了刻意避开他言谈上的不足,作者着力于描写他的肖像和动作。通过对课文的精讲精读,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文坛大师们刻画描摹人物的精妙,并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写作探讨。探讨之余,就要趁热打铁,进行行之有效的片段训练了。

2、 精练片段,感受写作滋味

对于刚步入初中门槛的同学而言,关键要保持他们写作的热情。可要求他们坚持写日记,多写观察日记、生活日记和随感日记。这样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书。“写日记可以练出好文笔”,这话一点不假。当学生把写日记当作一种习惯的时候,语文之春就到来了。我迫不及待想要和读者同仁分享学生写日记时的欢愉。孙雨桐——一个知性十足的女孩,感情是多么的细腻:“静静地躺在摇椅上,感受着丝丝微凉的秋风拂过发际。抬头,望向那片漆黑的夜空。心中轻数着那些耀眼的繁星。数累了,便轻轻的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聆听风吹树叶,秋虫唧唧。感受着,这一份属于秋夜的静谧……”“一种叫做‘疲惫’的东西开始在身上蔓延开来。放下书包,飞奔到了床上。啊~那种软绵绵的感觉包围了我,一股舒适感慢慢的涌了出来,眼皮在不由自主的渐渐合上。”“时间好似一个圆,将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带回原点。不知不觉间,这已经是开学后的第三个星期一了。一切也好像都成为了习惯。肩上的沉重感成为了习惯,肚子里的饥饿感成为了习惯,就连那每次回家后的疲惫感,也都成为了习惯。不知不觉间,这个上了初一的我,竟然有了这么多的习惯……”绝大多数同学在完成作业之余,都喜欢上了写心情日记的习惯。

人物描写中的心理描写难度是最大的,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如何把人物的心理描绘得真实生动,老师可以创设情境,提示学生注意从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入手,由表情深入到内心,做到声情并茂。如根据下面的材料提供的情景,写一段100字左右的心理描写片段:

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满脸横肉的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婆婆的东西……

假设被一个善良懦弱的人看到了,据此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

由于在写作训练之前,我已充分估计到学生会对这一情景下的人物性格把握不到位,所以在进行初次练笔时,我只是蜻蜓点水地提醒学生注意提示中的关键词,而不做过多的陈述,以摸底学生思维的优劣。果然80%的同学纷纷中了“埋伏”,写成其他性格人物的所思所为了,此次练笔产生的审题失误,源于学生心智的不成熟。这些十三、四岁的学生,思想大都太单一,感情太单纯,在他们的世界观里有的是真善美,而对假恶丑视而不见。因此教师有义务为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作出努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具有这样一种品质——细腻和富有感情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环境能使他的感受能力更加敏锐。” [3]教师要设身处地地营造教学环境,让学生们留意善良懦弱这类人的性格特点:心地善良的人能同情帮助人,但是,他们性格中的懦弱又抑制了善性的发挥,这类人在关键时刻却表现为退缩。当学生的思维豁然开朗后,进行二次写作,文章就能让人刮目相看了。

二、 巧用范读文本,跳出文本,拓展提升

对人物性格的把握要精辟入理,入木三分,何其艰深!读人的技能非一朝一夕就能练就,对于阅人无数的心理专家,穷其一生也难透视人心,更何况是这些处世经验尚浅的学生。但是不能因为难“读”就浅尝辄止,或者不做任何尝试,那样学生的见识只会越来越肤浅。沟通课堂内外,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1、 课内比较阅读,初步感知文本的精妙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所塑造的人物群像个性鲜明,充分显示了莫泊桑的社会风俗画家的才能。特别是人物描写,细节描写上非常独到,通过文本中对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和福楼拜的比较阅读,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在描写“眼睛”和“胡须”两个细节上的差异,以此感受细腻观察是如何让作品大放异彩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肖像画是对青少年进行智力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一种特别有力的手段。” [4]七年级的学生直觉感知能力优于抽象感知能力。教师可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幻化成有趣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就同班同学的肖像进行“写生训练”,这是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尝试。“一个人在对于任何题目能够发挥意见之前,他应该先熟悉那个题目;否则叫他去说就等于叫一个瞎子去谈颜色;或者叫一个聋子去谈音乐一样愚蠢。” [5]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教师的角色又由美术老师自如地转换成语文老师。写作的内外条件具备以后,学生的片段写作就水到渠成了,来看一看学生是怎么练就一双“火眼金睛”的:

片段一(自画像):站在镜子前,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文静秀气的脸。并不白皙的脸庞上泛着健康的小麦色。那张本是标准的瓜子脸,因为旁边多出来的两块赘肉,又不得不退回到苹果脸的行列。饱满的额头被整齐的刘海挡住。一对宛若月牙似的淡眉,在乌黑的发丝间若隐若现。扁平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仿佛给这张清秀的小脸添上了些许“书生气”。镜片后,藏着一双明亮而又清澈的小眼睛。因为是单眼皮,所以眼睛看上去并不大。几根疏松的睫毛在脸上投下淡淡的剪影。鼻子下方是一张红润的小嘴。嘴唇微微上翘时,嘴角就会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而两旁的小脸上就会适时显出两个淡淡的酒窝,一深一浅,随着小嘴的律动不时变化着,甚是可爱。一头茂密的黑色齐耳短发盖住了两只小巧白嫩的耳朵,紧紧地贴合在脸庞的边缘。

片段二:她长着一头乌黑的齐耳短发,一双水灵的黑色眼睛,可能是太爱看书了,所以被近视给缠住了。微耸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宽大的眼镜。说真的,戴上眼镜的她还真像个儒雅的学者。还有就是她那张嘴,可会说“英国老鼠”(English)了,是我潜在的竞争对手。头发有点“蓬”,属于湿质型。被汗濡湿的刘海,风一吹就变成了正宗的“三毛”了。

片段三:她的脸上有三颗痣。一颗是“泪痣”,隐在眼角下方;一颗是“贪食痣”,长在唇边;还有一颗落在了太阳穴和耳朵之间。她的睫毛长而细,眉毛亦如此,秀丽地渗入鬓角。她的眼睛是双眼皮,忽闪忽闪的,能发出智慧的光来。紫色边框的眼镜架在略为高挺的鼻子上,很是端庄。

……

2、 课外比较阅读,深层感知名著的魅力

世界文学画廊有许多独特的风景让人流连!这道道迷人的风景线就亮在它的“特”,即“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创意。世界文坛塑造了四大吝啬鬼的形象,他们虽然同为吝啬鬼,但又各具个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夏洛克凶狠,阿巴贡多疑,葛朗台狡黠,泼留希金迂腐。中国《儒林外史》所塑造的吝啬鬼严监生可谓偏执,临死前伸出两根指头,竟是为了两茎灯草。如果能够巧妙构思,让葛朗台与严监生同台演出,文章一定会妙趣横生。引导学生写想象作文《两吝啬鬼争一元钱》,你会发现学生思维之开阔,情节之风趣新颖,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由写实的训练自然过度到写虚的训练,非常符合认识由浅入深的规律。写作训练进行到这一步,就可以分道扬镳了。其一,顺着片段作文的训练之路往下走。用同样的场景,假设不同的人出现其间,就能写出不同旨趣的美文来了。例如,根据材料提供的场景写片段作文。一辆公共汽车上,一个满脸横肉的小偷正在偷一位老婆婆的东西……之前我们已经做过了“一个善良懦弱的人看到了”的训练,现在可以拓展到其他人物的性格,如“一个世故冷漠的人看到了”、“一个勇敢精明的人看到了”等等。其二,由片段升至完篇的训练。如七年级语文下册的两篇文言文《伤仲永》和《孙权劝学》,仲永年幼不学,结果毫无所成;而吕蒙年长仍然好学,所以学有所成。这两个人的成长经历耐人寻味,对初中生颇具教育意义,可据此要求学生做想象作文训练——《方仲永巧遇吕蒙》。

优质的读写课,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是大有裨益的。漫漫征程,我渴望携学生一起飞翔、超越!

 

参考文献:

[1] 《语文学习》1995年第3期。

[2]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第203页。

[3] 洛克•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7月,第155页。

 

 

作者:袁瑛

学校:南平市松溪二中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