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平:浅谈多媒体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4/12/8 10:11:19
为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2011-2020年)》,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在逐步推进。我们镇中心小学,地处福建省边远的农村小学,已经列入国家数字校园建设试验校,成为我县第一批农村数字校园建设重点试验校,我非常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目前,我校已有两间多媒体教室,两间电子白板教室,一间电脑室。虽然,我校的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资源有限,但我们每个老师都能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能力培训,平时能认真制作多媒体课件,并能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尝试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普遍应用,尤其在我们语文教学活动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只要我们能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谈谈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点滴收获。
一、运用多媒体手段,巧妙进行识字教学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在识字教学中,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在识字中利用多媒体实施课件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热情,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小学一年级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其学习习惯和学习的方法一下子比较难适应过来。在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写生字时没有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如:写“口”字,按笔顺是三笔,但很多学生只写两笔,把后面的“横折、横”这两笔合成一笔写了,粗心的学生就把“口”写成了一个半圆形,像大写字母“D”。还有就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容易写错笔顺,如:“这”、“过”、“区”等,学生在书写时往往会按从外到内的笔顺去写。其原因就是把幼儿园的学习习惯带入小学了,因为,幼儿园要求幼儿识字量少,幼儿园老师在教学生字的书写时一般不会重视笔顺的教学,幼儿写字几乎是在描字、画字,造成他们在书写生字时,大都数的生字笔画、笔顺都会出错误。
为了扭转这种学习习惯,在教学生字书写笔顺时,就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来进行教学。首先要制作好教学课件PPT,在一个空演示文稿中建立生字“田字格”,然后在Word中编辑好生字,用“分解图形”命令并将生字的笔画进行分解,粘贴到“田字格”上,调整好生字的位置和大小,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组合/取消组合”命令,使生字的各笔画分解,不在组合成一个整体。最后是设置生字书写动画:单击“幻灯片放映”菜单中的“自定义动画”选项,打开“自定义动画”对话框。小心选中生字中的某一笔画,根据笔画的走向,选择“添加效果”中“进入”选项下合适的效果按钮,完成动画设置。
课堂上,只要轻点鼠标,生字的笔画就会按书写笔顺以动画的形式一笔一笔地演示出来,非常直观、生动、连贯,学生可跟着书空,这样,生字的书写笔顺会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经过长期的这种多媒体的演示、训练,学生就会把不良的书写习惯改正过来。
二、运用多媒体手段,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情境放在学习环境四大要素的首位,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创设一定的教学氛围,起到教学语言、教学结构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如果能把课文内容通过色彩、画面演化成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使学生既见其形,又闻其声,那么他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会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也更为主动,多媒体技术无疑为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
如:教学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这首古诗时,我用电脑画图软件绘画来创设情境,展现古诗内容。用电脑绘画,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吸引力,一听说老师要用电脑来画画时,全体学生的注意力空前集中。此时,我针对诗句色鲜句美的特点,一边绘画,一边描述:两只黄鹂在窗前翠绿的柳树上婉转鸣叫,水田中惊起一群白鹭,它们排成一行飞上了蔚蓝的天空。远望,千年积雪的西岭就你含在窗口里,近年,门前码头上停着去东吴的万里航船……然后,用颜料盒为画面上的各种图形添加颜色,随着动人的描述,一幅音像具全、色彩丰富、妙趣横生的优美电脑绘画作品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被激发起来,随着老师的边画边说,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绝美的图景,进入了瑰丽的艺术境界,从中理解了诗意,同时也得到了美的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三、运用多媒体手段,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其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功效,与传统教学相比大大节约了教学时间,在相同的课堂40分钟,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加大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还没上课前,我就知道,只要一提到恐龙,学生都会七嘴八舌地说出有关恐龙的一些信息资料,因为学生在电视中经常都会看到有关恐龙的一些影视节目,在一些科普书籍中也能看到有关恐龙的介绍。为了让学生的注意力量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学时,我先播放课件:配乐中出现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震龙,最大的肉食龙——霸王龙,最宽的龙——甲龙,最聪明的龙——巨齿龙,会飞的龙——翼龙等图片画面,让学生欣赏,然后让画面定格在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震龙,随着教师的激情导入出示问题: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与恐龙的历史相比,可就短多了。但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消失了呢?通过展示恐龙的画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得出最好的答案,学生会非常认真地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恐龙灭绝的两种说法。再通过演示课件来研究恐龙灭绝的这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1)宇宙行星撞上地球。(2)地球一片黑暗。(3)植物大量枯萎、死亡。(4)以植物为食的恐龙和其它动物渐渐死去。(5)食肉恐龙也渐渐灭绝。另一种说法是,宇宙行星撞上了地球,尘埃把太阳遮住了,地球上一片黑暗。因为没有阳光照射,植物大量枯萎、死亡,那些以植物为食物的恐龙和其他动物,渐渐地死去了。随着动物的减少,食肉的恐龙找不到足够的食物,也渐渐地灭绝了。然后,播放恐龙灭绝的动画视频,小学生最爱观看动画视频,个个都睁大眼睛看着屏幕,通过震撼的视听效果,直观形像地看到了恐龙灭绝的过程,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看完视频,老师适时地提出:还有其他的种种说法:比如:地球上的哺乳动物越来越多,它们经常偷吃恐龙蛋,使恐龙渐渐灭绝;突然流行的传染病,使恐龙全部死亡;全球气温下降,使恐龙蛋只能孵出雄性的小恐龙……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让人完全信服。所以恐龙灭绝这个谜,至今还没能解开,需要我们将来把这个谜底提示出来。由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了对恐龙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创造最佳知识传输效果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有PowerPoint、Authorware、
Dirctor、Flash、海百合课件专家、课件大师、课件王等。目前,我们普遍用于教学的课件制作软件是PowerPoint演示文稿。但我觉得用Flash制作的教学课件在语文教学中更好用,因为Flash课件中能导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三维动画等,动画效果突出,图文并茂,视频影音生动形像,更能吸引学生。
如: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我就是用Flash课件进行教学的。从导入课题开始,到教学结束,都是在课件中进行教学。1、激起导入:打开Flash Player课件,出现一片美丽的森林,远处传来乌鸦“哇”——“哇”——的叫声,然后看见一只乌鸦飞过来,而后,飞着的乌鸦变成了“乌鸦”二个字,并用长嘴把“喝水”两字拖过来,非常生动可爱地展示课题,怎能不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2、看故事,学课文。用鼠标点击“看故事”按钮,出现的是乌鸦喝水视频,将课文内容视频化,并配上课文朗读,简直是看《乌鸦喝水》的动画片,把课文内容展示出来,重点的语句在视频中就能体会理解,对课文的感悟尽在动画之中。3、我会认:单击“我会认”按钮,展示的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单击一个生字,就会在生字上方出现拼音,同时播放生字的读音,拼读音准、清晰,学生只要跟读,效果奇佳。4、我会写:单击“我会写”按钮,展示的画面左边是一个大田字格,右边是要学会写的生字,只要单击一个生字,左边的田字格中就会出现这个生字,而后播放的是这个生字的书写笔顺,还可以一笔一笔地演示书写过程,非常直观,效果显著。5、读读说说:单击“读读说说”按钮,展示的是说话练习:例句“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天气渐渐热起来了”,用“渐渐”说一句话: 渐渐 。用填空的方式,让学生用“渐渐”来说不同的句子,进行说话扩展练习。6、动脑筋:单击“动脑筋”按钮,展示的是画面:乌鸦站在瓶子旁边,望着瓶底的水,思考:瓶子旁边要是没有小石头,乌鸦该怎么办呢?大家也帮帮乌鸦想办法。看着乌鸦脑袋边上的一个大大的问号,大家都非常积极地思考起来,都想帮助乌鸦想出更好的办法来,从而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目的。
从上面的教学实例中可见,将Flash课件贯穿整个教学环节,运用各种动画、图解、音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系统全面的传输知识信息,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语言,抄写板书。同时,克服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始终围绕学生这一活动主体,采用师生交互式的对话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书本上简单或是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深刻、形象,很好的针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发展快而抽象思维发展缓慢的心理特点进行信息的多元化处理,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会产生锦上添花的效果,它使抽象的概念,难懂的语句转化为形象直观的画面,成为学生理解验证文章表达内容的有效途径, 也能弥补教师言传的不足,化解常规教学中的难点。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入课堂,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与教已开始逐步取代传统教育方式的地位,其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被广大教师所认同,它所带来的教学效果的飞跃,是任何时期都不能相比的。我们相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必将成为课堂教育的主宰,成为推动现代教育巨大的动力和武器。
作者:黄兴平
学校:三明市宁化县泉上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