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张丽真:浅谈学生日记与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14/12/8 11:33:02

 

当生命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已经毋庸置疑时,如何进行生命教育成了当今学校的重要新课题。尤其是教育对象为青春期未成年人的各中学,所有的教育教学工作者都责无旁贷地必须投入这项共同的教育活动中,利用团结合作的力量来使这项活动的有效性趋向最大化。但在长期而艰巨的生命教育活动中,对于分科明确各司其职的各学科教师来说,如何充分利用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从学科教学的点滴入手渗透关乎生命的大教育,这个问题有着更切实的意义。那么,中学语文老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呢?方法很多。借学生日记来渗透生命教育就是其中一种。

写日记本是隐私而自主的,但在中学阶段,学生一方面需要借助外力养成写作习惯,另一方面需要多向老师同学学习如何写日记。所以,中学语文老师大多会要求学生写日记,并加以指导、评改。虽然,因为事先约定要上交,学生只会写他们愿意让老师看的内容,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写真事,说真话。若经学生同意,老师有时还会以学生日记作为范文供全班同学学习。所以,日记教学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有生命教育意识的语文老师会将学生日记本作为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阵地。

首先,借学生日记渗透生命教育可从学生写作前老师布置日记时开始。此时,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观。当语文老师在布置了常规作业:每日一篇或者每周几篇日记后,可以给学生一些选材立意方面的指导。包括引导学生从多种途径关心生活,感悟生命,尊重与珍视生命,无论是自己或是他人的生命,并把相关的“所见所闻所感”写进日记。例如,时常关注社会动态的学生从新闻媒体中了解到长春随车被盗婴儿案后可议论可抒情,写下自己对此事的思考:生活中,我们每个人该如何珍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又如,热爱读书的学生读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该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地思考:失明的作者以一个“假如”在对双眼明亮的我们做怎样深刻的教育?再比如,当学生在学校组织下到养老院参加“关爱老年人”社会实践后,当学生或认真或随意地参加“防火避震”求生演练后,当学生参加“珍爱生命,珍惜青春”主题演讲比赛后……老师就及时引导学生当天将这样的重要经历写进日记。这些都是通过指导日记的选材立意来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更能理解生命的内涵,更懂得尊重、敬畏、关爱、珍惜生命。

当然,语文老师更应指导学生,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无论大事小事,无论是宇宙星辰或是自己的小小内心,都可诉诸日记。因为“我手写我心”,记录成长点滴正是中学生日记的重要内容。开心快乐时把开心快乐收进日记,痛苦迷茫时把痛苦迷茫扔给日记……这样的日记有助于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排遣负能量,积聚正能量,让自己的心灵更健康生命更有活力。这正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目标。而要通过指导学生写日记达到这一目标,前提是语文老师得在平时与学生的相处中展现给学生以值得信赖的形象,让学生既敢于与日记分享喜怒哀乐,也敢于与老师共同探讨生命与生活的话题。反之,如果学生少了写日记的习惯,也就少了让自己的生命更健康的一条重要途径。

其次,借学生日记渗透生命教育更体现在学生写作后老师评改日记时。此时,老师应以自己对学生的关爱为“关爱生命”作最好的诠释。当语文老师把日记教学作为生命教育的重要途径时,是绝对不会忽视对学生日记的认真阅读与评改的。因为语言的力量是可以无穷大的,老师的评语是可以指引学生走最健康的成长之路的。学生在日记中真心与老师分享自己的经历感受时,除了倾诉,更愿意从老师那儿得到指引。若是老师第一次在学生日记中真诚地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生活积累,学生或许只是觉得意外。但若老师能诚恳坚持,学生定会把老师当作像日记一样最贴心的朋友,甚至因为阅历较丰富思想较成熟又可以彼此“交谈”,老师会成为比日记更贴心的朋友。当学生在日记中畅谈奋斗、成功、开心时,老师给予的肯定会让学生坚定健康的处世原则;当学生描述消沉、失败、不欢时,老师给予的鼓励可让学生幡然醒悟; 当学生抒写矛盾、困惑、迷茫时,老师给予的建议可为学生指点迷津,促其勇敢抉择。凡此种种,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非凡。

作为中学语文老师的笔者对此深有体会。每教一届学生,笔者都会布置写日记,并认真评改。大部分学生能由被动写日记到喜欢写日记,进而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提高了写作能力的同时学会了适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以此良性循环。不少学生每每迫不及待地从科代表手中取回自己的日记本时,总是第一时间寻找老师的评语。因为笔者的评语除了指导写作,更有与学生的谈心。在这写与评之中,生命教育看似不动声色实则处处渗透。曾有一位女生,刚进中学第一学期因身材较胖、不善与人交流、与班上同学关系较差、不能很快适应初中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不理想等众多原因而自卑、痛苦,日日消沉,还计划着第二学期要辍学逃避。当时的她深感无处诉说,正好日记是必交作业,于是她就把经历与感受写在日记本上。令笔者惊喜的是平时作文能力并不如意的她所写的那些日记却是生动感人的,担心的是那字里行间分明浮现着一位女生的孤独无助,庆幸的是这位无助的女生愿意把最真实的内心展现在日记本上给语文老师看。所以,笔者除了适时肯定她的日记的成功之处,给予她更多写作方法的指导,让她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还根据对她的了解,借助日记评语与她谈心,努力帮她寻找优点,鼓励与引导她正确面对不足。一开始,这位女生难以改变自我内心,总感觉自己的学习与未来都毫无希望,只是因老师愿意与她谈心而很开心。经过多次评语教育后,这位女生慢慢把笔者当作朋友,不再觉得孤独无助,也接受建议改变心态,积极面对与解决问题。第二学期,她不只如期来到学校,而且变得乐观积极了。另有一位男生,曾在日记中懊恼地写下自己与同学心生矛盾进而打架的经历,经笔者评语教育后,终究明白人际交往的真谛,进而豁然开朗,不再记恨同学。

这样的例子相信也是许多老师的经历,这样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有心、用心,语文老师可以在学生日记本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生命教育付出更多的努力。

再次,借学生日记渗透生命教育还可延续到老师评改日记后。在完整的课堂日记教学中,学生可以集中学习有关生命的优秀日记,在交流写作心得的同时感悟生命,通过“学习圈子”的力量传递生命的能量。老师同样可以贡献自身经历为这个“圈子”增加能量。当然,最好老师还能将从学生日记中发现的生命安全隐患通过实际的行动来消除。如学生心理状态令人担忧,可以谈心解决、游戏解决;如是学生家庭氛围问题,可以与家长沟通合作;如果是学校设备问题,可以请学校处理……这是后话。

总之,莫要小看日记本。生命教育虽是重大的教育任务,却可化大为小,化整为零,从小处入手,处处渗透。然后,再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变小为大,变零为整。日记本就是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阵地。

 

 

 

作者:张丽真

学校:泉州市惠安青山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