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刘清仙:强化综合性学习 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

发布时间:2014/12/8 16:04:15

 

摘要:初中作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领悟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过程。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基础课程,其间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想象能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一种独特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它强调语文的社会实用性,强调学生的自主实践性。实施有效、高效的综合性学习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梦寐以求的,恰当运用科学的模式是打造初中语文学习、作文教学高效课堂的重要渠道。新课改实施以来,强调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它强调教师与学生生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完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作文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领悟能力和书面交际能力的过程。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初中作文的教学未能突破传统模式,因而造成作文教学比较薄弱,往往“高耗而低效”。学生对于写作不感兴趣,思维得不到培养,想象力被禁锢住,写出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没有新意。新课改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学生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强化综合学习,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

1、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基础课程,其间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综合性学习不是语文知识的简单传授,而是将语文与自然、社会、历史、艺术等多学科的整合,这就为设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根据活动内容,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设计活动,既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又要真正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在这一系列教学活动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弊端,尤其是乡镇一级的初中。下面就谈谈目前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1.1 忽略思维的培养

思维的培养对于写作能力提高十分重要。影响思维的因素很多,如个体的气质、文化素

质、写作时的心境等。在实际教学中,学生作文训练围绕考试运转,写作的话题也仅限于中考的题目,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作为写作能力评定的标准。教师往往忽略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因而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常常感到思路堵塞。

1.2 急功近利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教学成效在较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面对升学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搜集各种作文选集或者名言等作为素材,运用范文模式,寻章摘句,以至于在学生文章中常常出现 “人文分离”的现象。

1.3忽略学生兴趣的培养

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学生仅仅将作文当作语文课程的一部分,没有意识到写作能力也

是自身素质的一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能力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兴趣作为推动力必然会影响实际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评阅学生习作时应准确的进行总结,努力对学生所表达的思想产生共鸣,以鼓励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

2、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语言素养,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道德品质的培养也至关重要,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在这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构建高效的作文教学课堂,下面谈谈自己的想法。

2.1.打造高效课堂  促进读写结合

语文学习的课堂是培养能力的主阵地,是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高效课堂应该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能力培养,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提高教学能力。在这类学习中必须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切忌越俎代疱。教师也不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高效课堂需要师生共同努力,力争做到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要高效率,学生课堂活动要高效益。教师在活动中要有效地组织、引导、点拨,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灵活运用活动方式。可组织辩论赛,写调查报告,进行知识竞赛,进行探究成果展览,进行情景表演、游戏、多媒体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滋养学生的心灵,形成较高的作文能力 。

如: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这个活动容易实施,且是学生乐意接受的内容,活动中教师要适当地结合自己的经历设置情境;还要鼓励学生叙述新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电影、广告等;唱歌颂母亲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烛光里的妈妈》、《懂你》;展示自己写给母亲的诗歌。事实表明:教师共同参与,并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了家庭,由他人到自己,认识到了父母生活的艰辛,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理性地思考母爱,自然而然地感恩母亲的付出,提高了活动实效。可见一次综合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教育了学生,真是一举多得。

然后我布置写作任务,通过刚才同学们以爱为主体所讲述的爱心故事,形成一篇习作。学生写这篇作文是一种趁热打铁的行为,因此受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习作中,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父母外出务工的家庭,学生写的作文真切感人,让人为之动容。

2.1 营造情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创设有效的情境,把作文课堂与具体生活联系起来,能让学生更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细节,然后通过思维加工,写出好的文章。笔者在一次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求学生帮父母去菜市场买菜。结果这次的习作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文章,学生们的感受各有不同,有的觉得市场嘈杂,有的觉得很富有生活气息。文章对于市场各式各样的商贩的描写也细致到位,效果远远超越了课堂教学。例如四季景色的描写,是初中学生作文的一个重要内容,春夏秋冬、四时景色,需要学生认真观察,开阔想象能力。农村学生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和自然亲密接触,而无需兴师动众搞旅游。春天来了,鹅黄嫩柳,草色要看近却无的意境,学生随时可见,一抬眼就是满目春光。这时,我让学生描写春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观察春天时节,野外的景色特征,把这个观察的任务放在回家的路上、上学的路上,学生在路上行走,不仅仅是赶路,还可以边走边观察,一路上的无限春光,就是写作的最好素材,所以学生写出来的春天,是那样充满了泥土气息,充满了田园味道。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寻觅、观察春天的踪迹,认识自然,热爱春天,感受生命的情感。课上分为三步开展活动,(1)记录春天的足迹;(2) 展示春天的赞歌;(3)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三步内容有层次性,评价也要有所侧重,对“记录春天的足迹”的评价,鼓励学生对编辑的“自然日志”进行自我评价。对“展示春天的赞歌”的评价,由学生和教师对各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参与式评价。对“创造诗情画意的春天” 的评价,邀请美术教师点评,还可以由学生组成评委进行评价。由此可见:师生有效地评价能及时反馈活动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掌握运用语文知识,培养各种能力。

2.3 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力是写作的基础,想象能力是作文的翅膀。在实际教学中应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应试作文的写作训练限制了学生发散思维,会造成学生思维的固化。对于学生而能言,写作的过程是一种表达心中情感的过程。然而思维的定势往往导致学生的文章千篇一律,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大胆想象,促进学生创新和个性化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大胆冲破旧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写出新颖的文章。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条件也不断提升。充分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能使教学内容更具体更形象。在作文的教学中可以搜集网络上的一些素材,学生通过观看新闻或影片,联系实际深入思考,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笔者在一次习作中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叙述感动自己的一件事情。通过这样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

写作能力是个人素养的一种体现。初中作文的教学应突破应试教育的束缚,改变传统的

教学模式。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后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将二者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作为能力,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重视学生想象力以及对于生活的观察力,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显著提高初中作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世群.  “初中作文三级台阶训练”初探[J]. 语文教学通讯. 2010(05) 

[2] 聂启林.  谈“课改”后的初中作文教学[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3] 姚汉杰.  对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的理解[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17)

 

 

作者:刘清仙 

学校:莆田市仙游县锦溪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