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新生: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 ——“三维”教学法的培育与运用

发布时间:2014/12/9 14:23:15

 

摘要:从现代教育的理念来看,教育本来就不是一种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简单的塑造,它应是基于被教育者的个性特点与实际需求,给予从旁的呼唤﹑辅助和引导。“三维”课堂教学法,亦即所谓的“自主、合作、探寻”的教学的方式方法,正是基于时代的特点与学生的性向,集中教学的主要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营造互动的合作氛围,培养学生探寻问题的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  合作  探寻

 

现前,可以说是网络时代,不管是如何善意地限制学生上网,还是如何正确地引导学生上网,网络生活都将不可避免地、几乎是全部地渗入学生的灵魂,给课堂教学带来或好或坏的冲击。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语文的课堂教学,应当创造出某种“势能”,足以与网络的负面作用相抗衡。换言之,如果我们能够“先入为主”地播撒思维的种子,又让思维的种子找到合适的土壤,那么现前的网络时代必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包括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本文将要阐述的“三维”教学法,亦即“自主、合作、探寻”的教学模式,便是试图培育学生思维种子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确实,如果“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而我们的课堂还是“涛声依旧”,那么学生势必“重复着昨天的故事”。目前,新课程实施推进到“决战课堂,聚焦课堂”的关键阶段,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第一线教师,都不约而同地关注学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方式与方法。而课堂教学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渠道,主要功能就是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增加了训练方法、培养能力和养成习惯等内容。因此,初中语文教学模式是否应该根据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表现欲强及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充分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就成了实现课堂教学高效与多功能目标的主要论题之一。

笔者一直耕耘于教学一线,而在教育界致力于高效课堂模式的推广与运用的今天,自觉地运用高效课堂模式的理论,通过实际的语文教学活动,围绕着调整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加入与教师和同学的“合作”,激发学生“探寻”语文学习的潜能,帮助开辟新路径,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与运用的素质,在“三维”教学法“自主—合作—探寻”方面作出了应有的尝试,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一、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实际上,初中生学习语文,未必都要从每一个字词句学起;相应地,教师的课堂教学也未必都要全盘传授。应该说,对于存在其中的部分阅读和理解的困难,进行一些必要的点拨和指导是足够的,也是适宜的。教师应该抓住各种机会,去不断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成为学习上的真正的主人,让课堂主体的自主能力得到一次质上的转换与回归,让那些可能一闪而过的知识亮点深入学生的脑海。

(一)设计问题,让学生自己解疑。教师可以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精心地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去查资料、去解决,也可以放到课堂上集体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动脑、动手、动口的系列训练,既会帮助学生自主地发现语文学习的某些规律,又会加深他们对重点和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不以教师的要求作为唯一的鹄的,而是努力呈现“我的学习我做主”的思维倾向,与师生分享认知过程与认知风格,单独或共同完成语文学习的开放式思维。

(二)创设环境,让学生自己锻炼。初中三年里,坚持利用课前的三五分钟,对学生进行讲解能力的训练。训练的具体内容可以与学生共同讨论拣择,并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每学期一个题材,或是多条成语(积累词汇),或是一则格言(积累素材),或是身边的一个故事(培养叙事能力),等等。对于那些简单的、学生特别感兴趣的内容,譬如“汉语知识”部分之课文《如果人类也有尾巴》的教学,就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走上讲台做一回老师。学生经过认真准备后,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这种做法,既锻炼了学生分析讲解的能力,又练就了“说”的能力和胆量,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始终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某种成就感。

(三)教会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对于学生的作业、小考、作文等,教师可以不必全批全改。实践证明,教师“包办”一切,效果未必理想。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己批阅、交叉批阅和老师最后批阅相结合的批改形式,努力实现课堂效应与效果。再者,阶段性及期末的复习课,教师也不应包办代替,而是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纳字、词、文学常识等知识板块,或画出知识结构图,或以表格形式整理归纳,最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排版打印,全班共享。这样,既可以起到系统复习的作用,又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方式;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策略。合作学习,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焕发生气。课堂上应该创建一种坦诚、平等、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营造亲密和谐的学习氛围。活跃的气氛可以具体地表现为:思维活跃,争论激烈;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学生的欢愉与掌声。达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

(一)朋友关系,促进愉快合作。语文教师不仅要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修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还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优美语言及情感因素,用绘声绘色的语言、饱含真情的表情、恰到好处的手势等,将学生带进心驰神往的美好境界,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使学生喜爱语文,热爱老师。笔者在《故乡》的阅读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读全文,就“故乡”这个词义展开想象。阅读前,可就一些词语进行交流,如“温暖的”、“依恋的”“美丽的”等等,进一步交流各自对故乡的感受,并对小说中“我”见到故乡时的情感进行比较。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侧重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突出语境上的师生平等关系,从而建立人际意义上的师生平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自觉亲近文本的良好习惯。

(二)理解学生,促进互动合作。着眼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在不分重点班的情况下,教学中更要充分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兼顾好、中、差各类学生,使所有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和进步。因此,上课时,要求、布置作业等方面,都要充分发扬民主精神,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权,使每位学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达到“跳一跳”便可摘到“桃子”的佳境,对语文学习保持恒久的兴趣。

(三)合理组合,促进差异合作。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合理分配、组合学生“资源”。将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做到每个小组综合实力相当,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制定出评分细则。每周小结一次各组的得分情况,评出优胜组,以累计成绩,再进行月评和学期评定,给予相应的奖励。

1.开展多种形式的竞赛和讨论。根据课堂的需要,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如默写、朗读、辩论、写字等竞赛。小组之间交叉评改,当堂课出名次,反馈结果,给予小组加分。每节讲读课上都有以小组为单位的讨论活动,或讨论重点、难点,或讨论结构、语言,等等。鼓励优秀学生发挥学习带头人的作用。

2.将合作小组的学习活动延伸到课外。在每周的双休日,安排半天时间,让小组成员集中在某个同学的家里进行合作学习,或写作业,或讨论疑难问题,或阅读,或互查背诵等。家长帮助检查督促,老师加以适当的指导。

三、营造开放氛围,培养学生的探寻精神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营造一种开放的氛围,鼓励提出不同的见解,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适时地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勇于做出各种论辩,在多思、多问、多写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探寻潜能,增强学生的探寻意识。 

(一)设定教学情境,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譬如,在学《风筝》一课时,让每个合作小组都制作一只风筝,拿到课上评比。在这一教学情境中,结果发现两个组的风筝很精致。为了拓展教学情境,又让学生到操场进行放风筝表演,使学生充分体验创造的快乐,感知创造的成就。有一位同学不无感慨地对老师说:“我能感受课文中‘我’对‘兄弟’的梦想的扼杀是什么滋味,而我们又是多么的快乐自由!”这个教学情境的设定,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潜能,可谓一举多得。

(二)构建想象空间,让学生多思、多写、多体会。写作训练中,应该想方设法,在不同的层面,尽量为学生构建写作的想象空间。通过一系列改写、扩写、同题写作的练习活动,激发学生作文构思、词句运用、文章修辞等方面的创意。譬如,在教学《清兵卫与葫芦》时,笔者就留给学生写作续编的作业。果然,有不少学生创造性地设计出许多奇特又曲折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亦生动饱满,令人耳目一新。

(三)提出各类问题,让学生好奇、好疑、好究。在语文教学过程,笔者发现,培养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怀疑问题、探究问题,是拓展学生语文思维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又可以采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也就是说,首先提出问题,以问题来诱发学生的好奇、好疑和好究,再回归到如何解决问题。为此,在教学的导引中如何精心地设置好问题就成了关键。笔者以为,可以依据教学的不同时段,多设计些事实性、评价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各种“正当”的质疑,再由学生去设法解疑,最后解决语文思维的各类问题,进一步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会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语文课堂的“三维”教学方式,正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的地位,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活跃了语文的课堂,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语文课堂教学行为研究及案例》 区培民 江西教育出版社 2009年5月

3.《高效课堂22条》李炳亭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9年5月

 

 

作者:吴新生

学校:福鼎市第三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