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美珍 :如何实现中学语文课堂的“全员管理”
发布时间:2014/12/12 15:17:35
《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学校提出了“全员课堂模式”的课题,并大胆地进行了课堂的改革。
何谓“全员课堂模式”?它指的是课堂教学组织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它都必须是为全体学生服务的。该模式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是尽最大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要真正实现这一价值,就必须考虑一个问题——如何实现中学语文课堂的“全员管理”?江苏省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彭刚在《关于问题的问题》中提到:“在一些探究课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显得非常稚嫩,非常不成熟。一些教师引导得不好,做不到位,课堂失控,给人乱糟糟的感觉。”存在这一问题,主要是教师忽视了课堂教学的管理。课堂教学的管理是保证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实施,并取得最佳效益的保证。
如何实现中学语文课堂的“全员管理”?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 课前充分准备,善于预见问题
“全员课堂模式”对于我们语文老师来说,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尝试,富有挑战性,同时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真正做到自主、合作、探究,关键在于我们老师的引导。这样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走在课堂的前前后后。下面笔者以执教《桥梁远景图》一课为例,谈谈作为语文老师课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要注意导学案的编写。我们现在提倡的自主学习的三大模块是:预习、展示、反馈。在自主学习三大模块中,预习是第一步,决定着另外两个模块完成的效率。要让学生能真正的预习,就必须设计好导学案。编写导学案之前,我是反反复复在阅读课文,查找资料。《桥梁远景图》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说明文这一文体,学生接触不久,本文是第二篇。对于该文体知识,学生还一知半解,也可以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我特别注意了该文体知识的训练,以强化学生的文体意识。
第二,在预习课上,要提醒学生紧扣文本进行预习。部分学生,预习得不够深入,往往是这样的:拿到导学案之后,便迫不及待的翻开辅导书,查找答案,不但使文本的使用价值打了折,还抑制了思维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现状,我反复提醒学生朗读课文,并在书上圈圈画画,让学生记住分析时是要借助书本的。
第三,给小组安排展示任务之后,要充分地信任学生。不管是组长还是组员,都会“给我一次机会,还您一份惊喜”。学生是有着无限潜力的,也是很有主见的,他们不时会带给我们惊喜的。小组长接过任务之后都会召集组员聚集讨论:谁负责板书?谁多讲一些?谁少讲一点?谁适合讲什么?谁想挑战难度?谁有什么意见?能想到的问题都想到了,就像公司高层在商讨公司大计。
第四,教师在备课时,对课堂时间的安排,课堂的话题范围,课堂的节奏与进度,学生在学习时可能出现的各种状况都应该在课前进行必要的预期。加强了预见性,提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了对课堂教学的干扰。课堂教学出现问题时才不会乱了阵脚。
课前充分准备,善于预见问题,是实现中学语文课堂的“全员管理”的关键一步。
二、重视课堂管理,保护学生积极性
在全员课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策划者、引导者、调控者。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如向导一样,适时地对学生予以启发、引导、解疑、配合和评价,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
在全员课堂上,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整堂课,教师要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充分展示。这种课,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了学生参与、合作、探究,班级中人人都可以互动。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思维就会比较活跃,教学活动就生气盎然了。
要在“全员课堂”上真正达成上述的效果,课堂教学管理就必须紧张有序。课堂管理过程应是师生之间信息、思维、情感、人格精神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的自我价值、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也能得到充分展示。管理应努力做到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的统一。“全员课堂模式”更是要求教师善于掌控课堂,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第一,教师要融洽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通情达理,创设良好氛围,突出正面教育,多表扬鼓励,少惩罚打击,激励学生学习。第二,要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宽松与严谨相统一。第三,要严格课堂教学中的纪律管理,帮助学生认识纪律的含义及重要性,克服逆反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课堂行为规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厌学行为,吸引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有选择地强化学生的正当行为。
还是以《桥梁远景图》的教学为例谈起。上展示课前,各组已分配好了展示任务。展示时,每个学生都必须上台。学生之间的讲述是有差异的,学生在质疑释疑中有时也发生争执,有的学生在他人讲述时不懂得倾听等等。凡此种种问题,教师都必须冷静,不能挫伤任何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后及时跟进,强化学生民主意识
“全员课堂模式”的开展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大概是这样的:一个班级分成六个小组,一个小组六个人左右,选拔一个比较优秀的当组长。在小组活动中,组长组员是平等的,但分工不一样。平常,稍不注意,就会产生矛盾。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管理学生方面要心细如发,洞察秋毫;处理事情要让同学心服口服。
上《桥梁远景图》展示课之前,三组组长小宇告诉我,他们小组组员要把他撤掉,然后要推举副组长为组长。因为赶着上课,我大概了解了一下,他们就又各司其责了。过后,我觉得早上的处理好像有些急,他们行动上接受了,心理上是否接受,还要打一个问号。平常我们是主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我觉得早上这件事看似解决,实则是囫囵吞枣。类似这种问题,不能因为课的结束就结束,应该处理得让学生心服口服。于是,课后我当了记者,刨根究底。
我先是采访小组长小宇。
老师:为什么他们要撤了你?
小宇:她们说我不管她们。
老师:不管什么?
小宇:她们之间发生了争执。
老师:你没有站出来劝。
小宇:不是我不劝,而是我觉得这一点不重要。
老师:哪一点?
小宇:我认为这是她们自己的事,我不能随便干预她们。
听到这儿,我想,组长尊重组员,不随便干预组员的事,很好啊。
然后我采访组员。
老师:为什么你们要撤了小宇?
文婷:他不分配任务。
珊珊:他不负责任。
靖芬:他不负责任。我们说他,他就说他要跑到一组去,不管我们。
秋妍:他把椅子搬到一组那儿去了。
文婷:我们想让副组长珊珊当组长。
老师:为什么后来你们组又配合得那么好。
珊珊:我跟小宇说,老师说你很优秀的,我们要一起努力。
听到这儿,我觉得组员有主见,组长不负责任就要把他撤掉,民主意识很强的。
但是我又我觉得好像跟组长说的有点出入。于是,我又采访了组长。
老师:你说她们争执,你尊重她们,不想介入。她们争执什么,你清楚吗?
小宇:不清楚。
老师:你是组长,说不清楚,是没有尽到组长的责任。老师问清楚了,是你不负责任,还借“不随便干预组员的事”来为自己不尽责任开脱。这样做是对吗?
小宇:我错了。
老师:错误不可怕,但倘若连错误也不肯承认,不敢面对,那就是错上加错,咎由自取了。你是好样的。
前面是分开采访的,接下来,我把他们叫到了一块。
我说:“你们这几个组员敢于撤组长,勇气可嘉。长大后,也要有这样的民主意识。在组长意识到错了之后,你们又不计前嫌服从于组长的领导,精神可嘉。”她们听得是一脸的阳光。我又说:“不过,你们在撤组长之前,应先跟组长沟通,如果组长认识到错了,我们就不要把组长撤了。另外,要听听老师的意见,对吗?”她们笑着点点头。
我对小宇说:“你懂得尊重同学,不随便干预别人的事,是对的。你以此为借口,逃避责任,是错的。你敢于承认错误,是对的。你听说他们要‘撤掉你’,没有赌气说‘不当组长’之类的气话,及时地向老师反映这件事,而后又乐滋滋地投入到活动中,说明你非常懂事,有涵养。”一番话说得小宇也是一脸的阳光。
最后,我又补充道:“以后,老师做得不好的话,也可以把老师撤掉。不过,有这个想法之前要先跟老师说一说,给老师一次改的机会。老师改了,就不要再撤老师了。老师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有这种‘撤组长’‘撤老师’的勇气和智慧。”他们笑得更欢了。在当今,我们很多人都没有组员的这种“撤组长”的勇气和胆量。遇到不公平的事,不合理的事,大家背后发发牢骚,敢怒不敢言,即使是富有建设性的建议,也只会让它腐烂在自己的肚子里。在我看来,在教学生知识、做人的同时,也要唤醒他们的民主意识,这样,社会才会真正的进步。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许多卓有成效的语文教师之所以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其诀窍之一正是贯彻民主原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就是典型代表。他不仅班级管理依靠民主,讨论问题发扬民主,就连每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跟学生共同商量。这种民主作风将教师的意愿不知不觉化作了学生自己的意愿,给课堂带来了活力与生机。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扬民主教学思想,让学生始终拥有安全、自由、开放的心境,无拘无束,敢疑敢问,敢说敢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的民主程度越高,学生自觉学习的热情就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越高。
语文课堂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的课堂。教师要营造一个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就必须加强课堂管理。如何实现中学语文课堂的“全员管理”?以上所讲只是一些皮毛,往后更是需要我们语文老师花一番心思去探究的。
作者:庄美珍
学校:泉州市泉港区山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