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亚莹:写作指导穿行于文本教学

发布时间:2014/12/14 18:36:28

 

摘要:文本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可以从文本的内容,从品析语言的魅力,从抓住精彩细节等入手进行有效地指导。

关键词: 渗透  适时  有效   思索   熏陶  借鉴   模仿 

 

提起写作,很多学生总是愁眉不展,苦于无从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穿插引导。由于入选教材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有意识地把作文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从文本内容出发,引导学生思索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读懂文本,通过教学形成感悟,接受知识的熏陶。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学习作者是如何选材、构思立意和写作技巧等,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写作技能。

如在《一厘米》教学过程中,作者所写的实在是小事一件,可却能折射出人性的光辉,映射出平凡中的伟大。而在《小男孩》一文中则塑造了一个由于父母离婚而变得无所依靠、寂寞孤独的近似孤儿的形象。在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明白文本内容,从而引导学生注意:这两篇都写了母与子,作者通过别具一格的材料选择和独具匠心的构思立意,揭示了文章的不同主题。作者为何能写出这么出色的文章,如果让你来写,你又是怎么写的呢?

接下来指出,要使自己的文章更出彩更能引起读者共鸣,这就要有一双慧眼,一对聪耳,更要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心。丰富多彩的生活为我们的作文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生活进行写作,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完文本之后,再次引导学生面对今天这个物质逐渐丰富的社会,把看到的想到的要求学生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只要能日积月累,这些记录下来的文字,就是写作的典型材料,立意当然也会与众不同了。

在学习文本过程中,这样适时有效地指引一下,学生自然而然地会去注意文本,收集相关的材料,从而我们的拓展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就得到了实现。

二、在品析语言中,感受写作渗透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抓住那些最能够体现课文语言特点的进行品味和分析,用心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良苦用心。

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教师可适时引导:假如你就是一株小草,经历了漫长寒冬,当你刚从有些松软的土地里苏醒过来,你会做些什么?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两个词语好在哪里?如“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句中的“闹”字可否换成“叫”,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在分析这些过程中,让学生明白作者用这些词的独到之处,同时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遣词造句,对那些优美的语句认真体会、品析,并在此基础上适当地积累,只要学生养成这种良好习惯,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文本中得到很大教益,还能使写作水平获得提高。

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写作信息,例如从如何用词,如何使文章的语句表达得更加生动形象等,让学生明白可以以本为模,只要认真思考,依据所学的方法来写,注意语言的灵活运用,同样也能写出好文章。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教学者能适时有效地指引一下,学生同样会去注意语言表达,同样也会在感受语言魅力中得到熏陶。

三、抓住文本精华,引导学生借鉴、模仿

教师应该遵循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去发现并走进文本的精华,引导学生把这些积累下来,甚至可以引导学生仿写,活学活用,有效地开拓写作教学。

例如,《小男孩》中写小男孩初次来到九号门前那种紧张的心理和小说的结尾是飘着雨的天气,小男孩是“抹着脸上的雨水往回走”这些细节更突出了小男孩有父有母却近乎孤儿的悲苦命运。其实像这样的细节打开作品俯拾即是。作品正是靠这些真实而典型的细节迸发出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写作技巧。”因此,学生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学习后,体会了人物形象的刻画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可以通过描写等方法来体现人物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模仿训练。学生在模仿中熟悉、掌握了写作技巧和方法,作文时,心中有了范例,思维中有了模式,动起笔来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渗透作文练习指导,精心选择结合点,给学生提供有效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效果会更显著,同时也进一步夯实学生的习作基本功。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相关写作信息的渗透方法很多,但在渗透过程中,写作指导应以文本为基础,有效的对文本进行拓展,但不是放逐文本,使文本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茫然飘忽而迷失方向。我们要始终记住,只有文本才是教学之本,才是语文教学最好的课程资源。

“大树长得再高,也要在树干上生枝长叶;风筝飞得再远,也被一根细线牢牢牵住”。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指导延伸时,只有以文本为基础,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延伸,才能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更多的是学生的引路人,如果能机智地抓住契机,巧妙而有效地进行穿针引线,就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这需要老师们练就一双慧眼,做教学中的有心人,认真钻研教材,使之为我所用。

 

参考资料:

1、李云霞《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拓展习作训练》

2、虞利华《如何让学生把作文写具体》

3、宋兴钊《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

 

作者: 林亚莹     

学校:泉州市永春第三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