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松:中学生软笔正楷字教学浅议
发布时间:2014/12/15 20:32:00
摘要:中学生的软笔正楷教学,应指出学生选好笔墨纸砚及“文房四宝”,选择适合的字帖,并按读帖、临帖、背帖的步骤练习,持之以恒,才能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关键词:中学生 软笔 正楷字 教学
中国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之一,是抽象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是世界艺术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中学生爱好书法既是对自我人格修养的提升,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那么,中学生如何学习书法呢?笔者以一个书法老师的视角,就选帖、读帖、临帖、背帖几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岁月沉淀,中国书法已成为世界艺术中最美丽的一朵奇葩。那或稳重、或飘逸的造型,变幻莫测的用线,内含丰富的架构,特别的寓意,或浓或淡的笔墨,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抽象艺术的典范。中国的书法艺术已成为我国的国粹。特别的用线造型和中国人特有的人文精神内涵,都能在书法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
面对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中学生又该如何学习它呢?笔者认为,一般宜从正楷入手,再到行书。而行草,草书、甚至狂草等,对中学生不太实用,不建议中学生花过多时间精力去学习。喜欢的同学可作为初步了解即可,而正楷又是书法中基础部分,“楷书”即可作写字之楷模,也是范式的书体,为正式场合正式书写所用,故又称“正书”。楷书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而是需要长时间的临帖,是耐力与意志的磨炼,所以要写好毛笔字,首先要立志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一、 做好软笔正楷字练习的准备工作
1、选好“文房四宝”。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选择与准备在毛笔习字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选笔,一支得心应手的笔,也会增强练字的信心,如虎添翼,下笔如有神。一般宜选大小适中的毛笔,以羊豪或兼豪为佳,笔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适写大楷字为宜,笔太大则沉,不易控制,笔太小则纤细,写不出笔峰和韵味,影响字的整体气势而娇弱。二是选墨,墨的选择,宜选宜书画的中档以上的墨,如“一得阁”“中华牌”等均可。三是选纸,纸对初学者可选适合中学生练字的大楷簿,有米字格的为佳,在临帖时对照落笔的准确位置至关重要,初学者不必选用宣纸,一来宣纸的纸质不易掌握,且其价格也较高。四是选砚,而砚的选择就简单些,只要方便适用就行,具备蘸笔碾墨之用,无则可用小碗小碟代之,有时间和兴趣的也可买来墨条磨墨,增加写字的乐趣。还有一种利于初学者的习字方法,现商场有一种水写字帖,只需醮清水便可在帖上书写,几分钟就干,可以反复书写,不至于因不小心被墨汁弄脏衣物,同样也能达到练习效果,但缺点是写过后不能保持字痕,使学生看不到自己成长过程,没有成就感。最好的方法是先用水写字帖练习,有一定把握了,再用墨写在大楷簿上,各取所长。
2、选帖,选帖因人而异,以符合中学生书写的字帖为佳,如选上海书法出版的《欧体中学生字帖》《颜体中学生字帖》《柳体中学生字帖》等,也可选用《田英章欧体字帖》,简单易学,浅显明了,有步骤,有笔划分析,学生易懂且易于理解。都比较适合中学生练习。当然字体的选择也可根据各人的喜好,各体各有所长,各有千秋。
二、软笔正楷字练习的主要步骤和方法
做好前面的准备工作后,就可以正式进入楷书学习了,楷书学习分以下几步进行,
首先是读帖。
读帖,是学习毛笔字一个重要的一个环节,有的同学初学时,选好帖后,一时兴起,也不读帖,信手拈来,龙飞凤舞,随意涂鸦,这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效果全无,白白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而读贴是练字的理论学习,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使学习如鱼得水。那么怎样读帖呢?首先要了解文字的基本组合规律,文字的不同组合,字体变化万千,但文字是经特定约定认可的,因而约束严格,文字的形体并不固定,但追寻美的原则,各种书体略有变化,但正楷书法中应注意几个原则:第一、水平原则:即在书写横笔时基本上水平,在水平上略微上扬,笔末回锋,如“一”,“可”;第二、垂直原则:在以竖笔的字体中,竖一定要垂直,如:“中”“不”“正”等字中间的各竖应垂直,如若竖不垂直写斜了,字体就失去重心,其字也就倒了,更谈不上字体的美了,竖又分为垂露竖和悬针竖,要注意区别运用;第三、均等分原则;在字体笔画都要平均分割其空间,又如“日”“且”字中的各横,要呈水平且略微上扬的基础上,并各横要平行,各横与横之间的间距均等,又如“川”“皿”“田”“其”等各竖也要平行且间距均等,形成节奏美;第四、重心稳定原则;字体的重心要稳定,左右平衡。如“方”、“多”“及”等,以上都是构成楷书字书写时应注意的部分原则,使之在书写时更符合构字原理,写出更具美感的文字。在认真分析所需写的每一个字的运笔形式与笔划落位,每一个字的运笔特色,体态构建,只有仔细分析,了解其规律,则习字才能事半功倍。也就是常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如以欧体楷书为例,“九”、“之”、“人”、“四”,忌高,又如“宫”字两口下大上小,但不得殊,“及”“乃”字以斜取势,右部“名”上撇笔勿长,以点化之,又如“点”“羔”“焦”等字中的四点底,这四点位置间隔均等,又如“缵”字左右紧凑互相避让,切勿松散,如“雄”字的右部诸横间距均等,“高”字诸横间距相等,全字上收下展等等,只有对所写的字有了较深入的分析品评之后,再提笔书写,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助于提高习字水平。
其次是临帖。临帖是练字的核心部分,在临帖前,首先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正确的坐姿是: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心定。再了解一些运笔的基本方法,即:指法、手法和腕法。指法是指执笔和手指呈现的各种状态,即捏笔的手法,执笔应在笔杆的二至四厘米处,拇指、食指、中指捏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抵住笔杆,使笔杆垂直于纸面,掌虚指实,手掌间似可放一个鸡蛋的状态,腕法是指手腕在书写的状态,一般分三种:A提腕法,B枕腕法,C悬腕法。提腕法用于写大字,需用较多的腕力,而写小字不必用太多的腕力,则可使用枕腕法,即左手垫在执笔右手底下而执笔书写,而悬腕法则肘部悬于空中,执笔于笔的上端,较适合写大字,有利于字体的变化,多用于行书和草书等,而在正楷练习中多用于枕腕法和提腕法。在初学者中倡导使用田字格或米字格进行临帖,初学时学生不易把握字体的位置,而米字格田字格有助于初学者每一笔的落位,笔划长短,与及笔划粗细与取势,不用田字格或米字格做辅助,不易写到位,也不易找出错误点,而楷书又是结构极为稳重,法度严谨,有一定的书写模式,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字体长短大小欹斜不一,笔划统一中有变化,不用田字格或米字格做辅助,对提高临帖效率会大打折扣,临帖是练字的最重要部分,在汉字的构成中,归纳为点、横、竖、撇、捺、钩、提等基本笔划,在书法教学中以“永”字八法都概括在内,只有能熟练地掌握这些基本笔划的提、按、挫、顿的运行,注意用笔及其细微变化,细心领会,做到自然流畅,呼应得宜。在笔划初步掌握之后,也可对部分偏旁部首单独进行练习,如“讠”“辶”“彳”“廴”“犭”“扌”等,一次或一天努力掌握若干个字,不可贪多,每次所写的字能熟练掌握,写到与字帖相差无几,不断积累,这样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学习。
最后是背帖,背帖即能背下字帖中每个字的位置和笔划,并能准确的写出来。能背帖时即已初步掌握了书写规律,书法已入门,对初学者是个很大的进步。在练字时要订好计划,持之以恒,最后才能水到渠成。
总的来说,毛笔楷书书法练习是需要耐心、细心、加恒心。更需要遵循学习规律掌握正确的练字方法,万不可抱着一蹴而就的思想,企图拔苗助长,随意而为是不行的。只有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田英章 田英章楷书7000字 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元松
学校:三明市宁化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