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倪必勤:文言文教学浅探

发布时间:2014/12/16 14:29:42

 

摘要:文言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以及个体差异,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汲取文学的精华。

关键词:文言文  课型  诵读  探究  兴趣

 

中学生平时学习用时最多的是文言文,花工夫最多的是文言文,背得头脑发涨的是文言文,应用起来最难的是文言文,考试时出错最多的仍是文言文,足见文言文学习的效率之低。  

如果说让我回忆小时候语文学习的话,文言文学习可能是最记忆犹新的。其实学习方式却异常简单,主要就是在上课之前事先把原文按要求抄在笔记本上,要求是每三行为一个单位,原文抄在正中一行里,整句与整句之间适当空出一些。上课开始,老师就逐字逐句开讲,先译字,解释就注在第一行中;后译句,翻译就写在第三行中,就是这样从开头一直串到结尾。笔记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译完了,就是读和背了,同老师讲的时候一个样,逐字逐句,先字后句,全拿下来。最后就是挨个儿站到老师跟前“落实”了。我得感谢我的老师,因为正是这种方法,让我的中学时期文言文基础打得很扎实,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弊端:如教师的“讲”和“灌”充塞课堂,出现“一言堂”的现象;忽视了学生学习文言文能力的培养;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学生个性的差异……由此可见,如何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就此,谨谈谈我的一点看法,管中窥豹,以一斑之见求共勉。

一、明确课堂类型,做到成竹在胸

1.诵读课:以师生诵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做到老师范读,学生仿读;教师范背,学生齐背。要读出语气,读出韵味,读出情感,读出底蕴,如《陈情表》、《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2.鉴赏课:以鉴赏为主要内容来安排的课型。可以围绕文本形象,赏技巧,赏典故,赏节律,赏语言,赏情感,如《滕王阁序》、《蜀相》等。

3.活动课:以学生的课本剧活动为主线来安排课堂结构。让学生先读懂课文,编写剧本,再分不同的小组按不同的角色来演剧本,在演剧中感受人物形象,体味人物心理,揣度人物情感,把握语言个性,如《孔雀东南飞》、《鸿门宴》等。

4.探究课:以文本中的某一教学内容的掘深、拓展、引申、探究来安排教学,既可让学生反复研讨文本,探究未知领域,也可让学生搜集与该文相关的资料加以研究学习,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拓宽视野,存贮底蕴,如《琵琶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5.积累课:以知识积累为主要教学内容来安排教学的课型。在文言诗文教学中增加背诵量,除课后练习要求背诵的内容外,再增加一些课外背诵,或整篇,或警句。再者整理文言诗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特殊的句式,掌握文句翻译的方法,如《伶官传序》、《游褒禅山记》等。

6.习题课:以单元检测为主线来安排教学的课型。在设计习题的时候,字词的知识以客观题为主,句篇的内容以主观题为主,课内的知识占60%,课外的知识占40%。这一课型的设计目的在于巩固、历练、习得。

二、 把握教学根本,诵读心中激情

“读”,就是朗读课文。大声齐读、分小组读、个人读、分角色读交替进行,培养语感并解决生字难字,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记住相关内容。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忽视了朗读,只重视理解,这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的直接原因。朱熹谈读书时有段话:“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但文言文朗读确实存在困难,它字少意深,音单义广,句法简奥,语焉不详,一字多音,所以文言文语感需要长期练习,急于求成的功利性作法犹如饮鸩止渴,为了使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教师要认真设计课堂朗读程序,每次朗读都要提出要求,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文言文学习的乐趣。“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但要对教材内的文言文多读,而且要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例如:学了《鸿门宴》,引导学生读《史记•项羽本纪》;学了《促织》,引导学生读《聊斋志异》,学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引导学生读杜甫的《三吏》、《三别》。鼓励、提倡学生到古文学的殿堂里去游览,汲取古文学之营养,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之情怀,提高文言文阅读之素质。

 “诵”,就是让学生速背。传统诵读存在背诵单一、刻意注入的弊端,我们提倡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相结合。同时在诵读时应注意句读,注意去理解它的意思,注意作者的思想感情,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读,通过口、眼、手三条渠道,字、词、句自然而然地进入大脑,课文的内容和意旨,随之融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三、体现教学宗旨,进行自主探究 

为体现当前的教学新思潮,借鉴研究学习的经验,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放手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

首先,让学生在结合注释、自读提示的基础上,自主把握大意,阅读并抄下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 

其次,让学生对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句,借助工具书进行自我解答,并做记录,同时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解答各自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最后,上课时可采用竞赛的方式,各小组之间相互提问、答疑,学生答不出的,再由教师解决。为了提高学生兴趣,各小组得分可公布在黑板上或记录在班级评分栏里。

通过这种自主学习,学生不仅提高了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四、 挖掘文本教材,激发学习兴趣 

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缺乏主动性,特别是那些在文言文学习上下了功夫花了力气,但效果总不够理想的学生。因而教师必须要去培养、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 

首先,调动学生情感,关注他们的体验。以《童趣》为例,沈复在文章中描绘的是闲情,是童趣,想像中的化蚊为鹤,现实中的两虫相斗,都与生活紧密相关,学生极易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他们与之类似的童年生活都会帮助他们理解课文,促使他们的趣味、感情融入教学之中。再比如《诗经•氓》,可以挖掘此文,对高中生情感进行一次教育,也可以采用讨论的形式,让他们谈谈对此文主人公的看法,进而谈谈他们是怎样认识爱情的,他们的爱情观是什么。所以让学生以自己的感知为基础,以吟诵品味为情感投入和个性理解为切入点,最终达到学生与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沟通”。

  其次,创造各种条件,让每位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如组织学生讲故事,开展简单辩论会,利用各种富有趣味的语文活动,深化文言文的学习。在讲解《勾践灭吴》、《鸿门宴》时我让学生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表演是对课文的一种再创造过程,既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并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形象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学生自己报名扮演喜欢的角色,他们有的对一些情节进行加工,融进了现代生活的色彩,有的则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情境,所有学生都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有所收益。     最后辅助以多媒体, 拓展学习环境。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辅以画面想象,拓宽形象空间;辅以音乐品味,美化内容意境;辅以声色影,开拓想象的空间。我常自制教学课件或在网上下载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里、悦耳的音乐中,开动感官尽情享受,用美熏陶、感染学生,从而快速理解内容,加深记忆,提升认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滕王阁序》一课,课文本来较长,我播放自制的配乐朗读加画面的课件,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文言文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能够化文字为形象,化机械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化繁为简。

五、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照顾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就是我们习惯上称的“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就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各自在原有基础上,都学有所得,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例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针对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再阅读《邵公谏厉王弥谤》,对其他人则要求把课文内容掌握即可。这样,既使优等生吃饱,又使中等生吃好,也使一般人吃完,所有学生都有所收益,得到了成功的体验。

实行分层教学,还要善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要激发、培养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应让他们多亮相,以显示他们的闪光点;多指点检查,及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并及时表扬;多采用一些激励机制和方式,激励他们追求进步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的进取意识。

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有道不尽的奥妙,说不完的经验,一些问题限于篇幅未能提及。在此,只想藉一己之粗见,让学生找到一个“撬”动文言文的支点,并作引玉之砖,以求教于大方之家。  

 

 

作者:倪必勤

学校:福州市福清市东张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