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玉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发布时间:2014/12/22 21:00:44
摘要: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扩大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展示读书的成果以及激励年段的使用,达到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目的。
关键词:阅读能力 兴趣 图书
“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但如果老师在贯彻实施《新课程标准》这一要求的过程中一味要求学生读多少课外书,做多少读书笔记,不从培养课外阅读兴趣出发,可能会让学生觉得课外阅读是种负担,从而收不到好的效果。作为人师,必须对学生循循善诱,设计多种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逐步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寻找课外读物,得到教益。以下就谈谈自己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一、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
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让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氛围,会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1、自主动手开辟“班级图书角”。
首先,让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为了使自己的书能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他们会尽其所能,有的精心地在书店里购买书籍,有的从家里认真地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有的让爸爸妈妈购买自己指定的书籍……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爱书的过程。
其次,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管理。民主选举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借书登记、还书记载、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程序。自主管理的模式激发了学生读书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管理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管理的缺陷,如针对大家看书用时不一的情况,实行借书还书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阅读的效果。学生自主创建、自主管理的“班级图书角”深受大家的喜爱,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
2、自己动手设计“小书房”。家庭条件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鼓励学生在家里创建自己的小书房,为自己营造一个“读书小天地”。根据自己的爱好,布置自己的书房,如在墙壁上挂上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挂上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订上一份自己喜爱报刊读物,买些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自己动手给书籍编号……让孩子们在自己亲手设计的小天地里享受读书的无穷乐趣。
二、交流展示读书成果
为了稳定、保持这种浓厚的阅读兴趣,也为了获取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反馈信息,我采用了交流展示的方法。具体做法有:
1、课前3分钟展示法
每节语文课讲课前给学生3分钟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方式有背诵古诗,朗读精彩片段,讲小故事,(比如时事新闻、奇闻怪事、民情风俗、自然奥秘、寓言故事、名人名著等等),谈读后感等等。形式多样,学生自主选择性大。刚开始时,也是只有一些成绩好的或胆子较大的学生积极参与。不久,全班学生对这个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时还出现了争先恐后的情况。这时,为了照顾全体同学的积极性,干脆让学生每次按座位顺序轮流到前台表演。我班长期开展这个活动,已形成惯例,对激发学生读书热情,稳定读书兴趣确有成效。
2、故事会、朗读会展示法
孩子们都很喜欢故事。我抓住孩子们的这一特点,不定期地开展“故事会”活动。只要是适合孩子的故事都可以讲,但必须是课外书中的故事。在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孩子选择的故事太长,由于记不牢,讲起来结结巴巴,不仅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听的同学也不耐烦,这样反而打击了一些同学的积极性。后来我建议,如果选的故事太长,可以小组合作,几个人分段讲。这样既避免了出现前面所述的不良情况,又增添了学生讲和听的兴趣。我们班的“故事会”,同学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准备得也较充分,气氛也高了。如法炮制,“朗读会”也采用相同的方式,学生兴致盎然。故事会、朗读会不仅进一步调动了学生读书的兴趣,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激励课外阅读兴趣
教师评价激励,给予学生适度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利于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稳定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强化。在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个方法。
1、自我评价
许多教师常常抱怨学生偏爱书面作业,而对阅读作业往往流于形式,按时完成或完成好的较少。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我让学生每月初自定一份课外阅读的月计划和目标。阅读数量和每日的阅读时间老师不作硬性规定,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一个月后,让学生结合自己每日的阅读时间进行自评。从而达到自我要求、自我反馈、自我总结的目的。通过这一形式,不但阅读时间得到保证,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而且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
2、奖励先进个人
(1)“故事大王”:在班级“故事会”中所讲故事受到同学们欢迎的就是“故事大王”。
(2)“朗读之星”:在班经级开展的朗读活动中,敢于站在讲台前参与朗读竞赛,获得师生好评的同学。
(3)“背诗大王”:在班级举行的“背诵古诗”的活动中,能一口气流利背出随机抽到的五首古诗的同学就是“背诗大王”。
(4)“进步之星”:根据学生每次参与的情况而定,只要比原来成绩有所进步,都能获奖。
此外,还可以通过读书笔记来展览,写读后感等方式展示课外阅读的成果,由于展示的形式多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阅读感受自主选择。这样注重学生的层次差异,使每位学生都可以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体会课外阅读的乐趣,从中获得 成功的快乐。
作者:颜玉凤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上店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