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4/12/25 9:16:31
摘要:崔峦关于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报告中指出,要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要求会写的字,分析字形,帮助书写,记忆字形。掌握 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习惯。低年级如此,高年级同样需要重视写字。
关键词: 写字 教学 心得
2011版《新课标》关于写字教学的目标,三个学段的要求分别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古法。第三学段的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崔峦关于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报告中指出,要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为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要求会写的字,分析字形,帮助书写,记忆字形。掌握 笔顺规则,熟悉间架结构。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习惯。低年级如此,高年级同样需要重视写字。近期所听到的公开课上,无论 是区一级还是市里省里的,都在课堂中充分落实写字教学,时间与指导力度都在加强。
某教师执教《荷叶圆圆》一课时,从课题导入,要求初步认识“荷”字并与学生一道书写“叶”这个字。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中,老师引导学生理解“停机坪”时,先出示“坪”字,引导学生识记并猜猜它的意思,而后图文并茂学习“停机坪”。随文识字,朗读感悟这一板块,学习“晶”字时,老师利用会意字来理解它的意思,并同时认识“品字形”结构字的特点,了解见过的品字形结构的字。学习生字“篮”时,出示摇篮图片,利用形声字规律学习“篮”字,并区分“蓝”和“篮”。课堂进行到游戏激趣,复习生字环节,老师来了个猜字迹,巩固识字。最后对比观察,指导书写。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老师创设多种情境,运用多种方式方法,结合声音,图像等媒体手段帮助学生识记生字,教给学生科学的识字方法,同时也在渗透正确书写所学汉字的思想,使书写成为学生根深蒂固的一种内在需求。
郑燕老师在执教《雷雨》一课,将识字,写字作为教学的重点。在检查预习,认读字词;交流方法,巧记生字;儿歌引路,趣味写字的环节,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手段,创设丰富有趣的识字情境,引导学生轻松识字。在学写“垂”字时巧用儿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写字评价时正面引导,培养孩子们的写字信心。写字教学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观察实践,主动学习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因此,在课的最后环节,郑老师安排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字形的特点,发现写字规律,在写好汉字的同时提高审美情趣。
最近在拜读了叶老的一些关于写字教学的论述,加上自己多年课堂教学实践,总结了些写字教学的心得体会。
一、写好字有助于养成做事认认真真的好习惯,养成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习惯
叶老说:“在多数情况下,字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练习写了,一要写得正确,二要写得清楚。字写错了,别人就看不懂;字写得糊里糊涂,别人看起来就费劲;都使别人不方便。咱们要从小养成事事认真的好习惯,养成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习惯。”为什么说写字可以使人“从小养成事事认真和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习惯”呢?因为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相应,准确控制动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 人的心理素质,养成做事认真、细心、沉着、注意力集中等心理素质和良好习惯又能对学生学习其他课程产生良好的影响。
因此,教师要把写字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良好习惯的重要途径。我们的一些学生写字潦草,错别字多,不仅是基本训练不够的问题,也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没养成良好习惯造成的。因此,要想写好字,从根本上解决就是要营造事事认真的写字环境。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认认真真的尽力把字写好。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板书要整洁,漂亮,平时给学生批改作业也要把字写得端正、整洁,最好一笔一画写正楷字,这样就会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影响。小学生的身师性和模仿能力很强,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向你学习。教师写字决不能“龙飞凤舞”,或者写已被废止了的简化字,这样会使这生眼花缭乱,无法辨认。每一位教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狠下苦功认真练好字,因为能写一笔好字是老师必备的基本功。
其次,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写字。写字课一定要专时专用,教师要认真备课,精讲多练,指导一定要细致,除了打格范写,还可以讲讲横该怎么写,竖该怎么写,不同间架结构的字该怎么写,要注意不断总结写字规律。可以利用歌诀、顺口溜来帮助学生把字写好,如:上留天,下留地,左右不靠壁。横画右上翘,竖画不能倒,坐姿要端正,不偏不斜不趴倒,牢牢记住“三个一”,一定能把字写好。
再次,教师一定要随时随地提醒并注意培养这生正确的书写姿势,认真的纠正学生错误的坐姿和执笔姿势。使学生最终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写字是一种技能,“非自己亲自动手,认真练习不可”
叶老认为:“写字是一种技能,大凡传授技能技巧,讲说一番,指点一番,只是个开始而不是终结。要待技能技巧在受教的人身上生根,习惯成自然,再也不离谱走样,那才是终结。所以讲说和指点之后,接下去有一段必要的工夫,督促受教的人多多练习,硬是按照规律练习。练成技能技巧不是别人能够代劳的,非自己动和,认真练习不可。”反思我们 写字教学,常常是“只讲说指导一番”,而不能持之以恒的督促学生练习。叶老的话告诉我们学一要想与好字,离不开教师的严格要求,随时督促,反复练习。特别是现代化手段走入千家万户的时候,更要强调“自己动手,认真练习”。
写字教学中,教师的指导要与学生的自我体验结合。传统的写字教学,大都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机械反复的练习。为什么必须这样与而不有那样写,学生则懵懂不知。《语文课程标准》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任何知识,都是是他们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依靠外冲力量塑造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自我体验,从而获得有关写字的知识和技能。如临帖,学生就应先自己仔细观察、揣摩,一个整体的印象再动笔临摹。然后再将自己临写的字与范字对照,哪笔临写的好,哪笔临写的不好,然后再临写第二遍。这样逐一对照,学生就知道了某字该怎么写,不该怎么写,要注意些什么。
三、写好字是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练字也是为了平时写好字,要在写好的基础下求快
写好字是工作、生活、学习的需要。叶老说:“一般人只须讲求实用的写字,实用的写字,首先求其正确,还须求其清楚,匀整,放在眼前要觉得舒服,至少不觉得难看。”他认为写好字的标准是十六个字“笔画清楚,间架合适,行款整齐,通体匀称。”叶老所提标准其产与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内含完全一致。因为所谓“端正”具体说,就是笔画清楚,间架合适;所谓“整体”具本说就是行款整齐,通体匀称。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放在眼前就会看着舒服,这正是我们日常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
练字也是为了平时写好字。叶老认为:“为实际需要写字就得一个字一个字地写,跟练字并无分别,所以也是练字。咱们天天为实际需要写字,其实就是天天练字,所以不必特别划出练字的时间。”笔者认为,课程标准规定每周一节的写字课,目的在于引起师生对写字的充分重视。因此, 我们的写字课,一定不能让学生有这样的想法:练字是“练”,要认认真真写好,为实际需要而写不是“练”,无妨马虎点儿。教师应让学生明确:一般人练字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实际应用时写得好些,使别人看起来舒服些。写得好与写得快。叶老又说过:“学生写字潦草,原因之一是求快,教师要要求学生先与端正,在此基础上求快,因为写得快也是生活、工作、学习的需要。”小学毕业时,学生的书写速度,一般每分钟不应少于20字。教师应该上学生知道并努力达到这个要求。开始要学生养成一提笔就能写端正的习惯;在端正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加快书写的速度,逐步养成写得又端正又快速的习惯。
树立“提笔即是练字时”的意识,持之以恒地抓好写字。低年级,要注意打好写了的基础。初入学,注意养成写字的正确姿势,并要反复抓,抓反复。平时写字 要做到“练字先练姿势”,务求形成良好的习惯。写字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手段,要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使学生不仅能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掌握字形,而且还能正确、端正、整洁地书写出来。中高年级学一课程增多、作业量加大、写字较多、往往易出潦草、马虎等现象,除了写字课严格要求外,其他课堂的教师对学生作业的书写均需提出严格要求,使学生树立一种“提笔即练了”的意识。
按照叶老的这个写字教学思想,我们照着此思路组织写字教学,是有一定 成效。
参考文献:
《叶圣陶教育文集》,刘国正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8月第一版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8月第一版
作者:陈云
学校:福清市高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