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严孟灯:提升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有效策略

发布时间:2014/12/25 9:52:17

 

摘要: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二、运恰当用课文插图,发挥学生口语交际想象能力;三、渗透课文具体内容,巧设学生口语交际方式;四、巧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五、加强作文交流评价,落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关 键 词:情境渲染,空白点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广泛的题材。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通过灵活创设各种口语交际情境,强化口语交际训练,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实践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下面浅谈几点具体的做法:

一、情境渲染,激发兴趣,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一节成功的口语交际课,与有情有境的渲染是分不开的。而培养兴趣的途径之一就是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口语交际是以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与人效意识和习惯,提高交际能力为目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于永正老师上言语交际课《学一点问的本领》就是这样。他抓住本班数学老师做了一件大好事,被救者家属写来表扬信这一契机开始教学。他在让学生看过表扬信后,说:“朱校长说,准备在明天全校老师会上表扬周老师,但对这件事的具体情况还要了解一下。校长请我们班问问周老师,问清楚了,写下来,交给朱校长。”巧妙地给学生学习如何提问采访创设了跟校长交际的情境。不但如此,于老师下面还请来了周老师,让学生像记者一样提问,又是一个交际的情境。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力为第一个交际情境所激发;而第二个交际情境则切切实实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鼓励了学生动口动脑,充分利用各种感官,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和培养。

二、恰当运用课文插图,发挥学生口语交际想象能力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插图,它们直观形象,内涵丰富,容易激发学生观察、想象和说话的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插图,把握时机,灵活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教学第八册第2课《桂林山水》一文,我们可以图文结合,让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认真看图,根据自己的爱好,把自己当成图中的某座山,置身于图画之中,并发挥丰富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设身处地地跟其它“山”进行自由交谈,在有趣的漫谈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也可凭借课文内容,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说说插图上课文中所没有写到的内容。如教学新课标人教版第七册的《送元二使安西》这一首古诗,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诗句意思后,让学生发挥想象,在分别依依的情况下,王维与元二相互说了些什么,依据插图编一段对话故事,讲给同桌听,以加深对课文的感悟。最后还可以把故事的经过写下来。

 三、渗透课文具体内容,巧设学生口语交际方式

 新课标人教版各年级的教材内容都十分丰富,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文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美渗透,灵活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1、我来当“小导游”

写景的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课文内容开展“我来当小导游”活动。即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抓住文中景物的特点,运用课外查找的有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自编解说词,借助挂图或课件向其他同学介绍课文中的景点,并回答其他同学对景点有关内容的询问……在有趣的“游览”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桂林山水》、《镜泊湖奇观》等课文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2、“小记者”在行动

以写人为主的课文,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记者在行动”,让学生在“采访”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如12册15课《凡卡》一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课文,充分了解凡卡在莫斯科悲惨的学徒生活之后,组织采访活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一人当“凡卡”,其余当“小记者”,由“小记者”对“凡卡”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自由采访,采访的过程可以让学生轮流当“凡卡”,实现人人动口。 再如改为阅读课的《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作者李兴元是邱少云烈士生前的亲密战友,他目睹了烈士牺牲的悲壮场面,教学时,我们也可以让学生自由扮演“李兴元爷爷”和“小记者”,让“小记者”就邱少云烈士牺牲过程的有关情况对“李兴元爷爷”进行采访。

3、“人与事”我来评

以写人或叙事为主的课文,我们也可以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开展“人与事我来评”,让学生谈谈自己对文中人物、事情的看法,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如在学生学习第十册《将相和》一文之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蔺相如、廉颇、赵王、秦王这四个人物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文中的人物进行评论。鼓励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实际,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用发展的眼光你喜欢的人物进行评论。   

4、成功“小推销员” 

 以状物为主的说明文,我们还可以利用课文的具体内容开展“成功小推销员”的活动,通过组织学生“推销”文中“产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在教学第九册《新型玻璃》一文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文中介绍的几种新型玻璃的名称、特点及用途,再让学生扮演“推销员”,自找“顾客”,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顾客”的需求,向“顾客”推荐介绍文中的“新产品”并“洽谈生意”。

此外,对于语言简练的古诗,我们可以举行“理解擂台赛”,对于故事性较强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演课本剧”的形式,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对于一些内容比较感人的课文,我们也可以组织学生谈谈读后感,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巧挖掘课文的“空白点”,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我们的新课标教材中不少课文的一些情节往往由于表达的需要,被作者省略了,形成不少“空白点”。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空白点”,引导学生在这些“空白”处,展开合理的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无中生有”,灵活创设语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第十册《将相和》一文,蔺相如以宽广的胸怀感动了居功自傲的廉颇,使廉颇主动负荆请罪。对于廉颇负荆请罪的场面,作者只是一笔带过,没有具体描述,这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空白点”。教学中,我们可以抓住课文这一“空白点”创设语境:让学生自由扮演“廉颇”和“蔺相如”,自找交际对象,根据所扮演角色的特点和当时的情况进行对话。再如《草船借箭》一文,在第三天四更借箭队伍出发之前,诸葛亮如何部署借箭的工作,文中并没有提及,教学中,我们不妨利用这一“空白点”设计一个“工作部署会议”,让学生扮演“诸葛亮”主持会议,向“将士们”布置借箭的工作并回答“将士们”对部署的质询……

五、加强作文交流评价,落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部分的评价建议的时候提出:“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口语交际又是一个无纸化的过程,因此要特别重视发挥评价的功能。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的优秀习作在课堂上交流评改,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让学生欣赏好的作文,也可以在“评”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开始学生并不是十分适应,可能是传统的学习观念紧紧地束缚了他们,认为作文的讲评是老师的事,现在让他们来评不知该从何下手。于是在第一次作文讲评交流课上,我先作示范:对—篇习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讲评:①文章写作目的是否明确;②文章的详略安排是否妥当;③选材是否新颖;④作者遣词造句的能力如何……

经过我的示范与提示,学生对评价作文有了一个大致的概念,开始跃跃欲试了。每星期的优秀作文讲评课,同学们总是情绪高涨,各抒己见。上来交流的同学听着同学们对他作文的评价,逐渐将它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而且很乐意修改自己的作文。有一次,为了试试同学们评价作文的能力,我特地挑了一篇离题作文混在优秀作文中。我一边读,一边观察着同学们神情的变化。刚开始同学们侧耳倾听,慢慢地随着我的朗读,有的同学邹起了眉头,有的同学开始窃窃私语。我刚读完,“生XX一”就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老师,这文章不对,题目是《我的叔叔》,而他写‘我的叔叔外貌’用了三四百个字,层次不分明。”“生XX二”也站起来说:“文章题目是《我的叔叔》,主要要把我的性格、品质写清楚,而他前面写了许多外貌,表达太多的无关紧要的内容。”……还有很多同学站起来纷纷评价。此时的我已根本不用再说什么了,学生的感受是敏锐的,在写作中提高了自己,在评价中完善了自己,学生已乐于参与作文的交流,而且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中对口语交际要求更明确:“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口语交际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语交际训练的题材、方法、途径是多样的,只要我们善于发掘、充分利用,把口语交际训练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多鼓励,多让他们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就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于永正教学艺术》

 

作者:严孟灯

学校:福清市高岭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