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郭彩红:寻找语文阅读课的美

发布时间:2014/12/27 16:11:35

 

摘要:语文教学互动中研读文本语言之精妙,写法之劲道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好把握“度”,寻找语文阅读课的美。一、提炼文本写法的妙,体会语言文字的美;二、注重个性化行为,呈现充满生机状态的美;三、注重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内化语言后运用的美

关键词:品味语言、个性化行为、积极性、综合实践活动、内化语言

 

一节四十分钟的语文课如何见证阅读教学的科学发展前景以及教学之相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时下的课改理念正引领我们在“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教书育人”。曾几何时课堂教学只有形式上热热闹闹,如多媒体的过度使用;偏离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组织,花样百出,囧态亦百出。以及课改过程中的百家争鸣的不确定性,一线教师的我们很茫然。如今还原语文课的本色,追求着“咬定语言不放松”“立根原在语用中”,把握年段教学目标,研读文本语言之精妙,写法之劲道等,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好把握“度”,合脚的鞋子穿在脚上就是舒服,“美”就在恰到好处。

一、提炼文本写法的妙,体会语言文字的美

语文课,最美的应该是语言文字!学生从文字读懂的,学生脑海中想象的,永远比我们出示的画面更美!   

《花的勇气》一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教学的难点是理清作者感情变化的线索,理解变化的原因。因此我在教学此课时,首先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让学生初读课文,说一说作者在维也纳经历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画出表现作者情感变化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完成这样的课堂练习:作者最初看见草地时,感到(  ),因为(  );扒开后看见躲藏着的小花时,感到(  ),因为(  );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前,感到(  ),因为(  );看见花的原野时,感到(  ),因为(  );体会到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开放的气魄时,心头(  ),因为(  )。在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情感线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味。这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耐人寻味,如“没有花的绿地是寂寞的”中一个“寂寞”和“四月的维也纳可真乏味......”中的“乏味”“非......不可”足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失望之源。而且运用了拟人的写法充满了诗情画意,意境之深远,笔触之细腻。又如“我用手拨开草一看,原来青草下边藏着满满一层小花”“我想它们刚冒出来时肯定很壮观”“我看到的竟是一片花的原野”“此刻那些花儿一下子全冒出来,顿时改天换地,整个世界铺满了全新的色彩”等。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句进行品读赏析,作适当的学习批注。启发学生前后对比着读,发现其中的不同,一个是得拨开草丛才依稀见到野花,另一个是放眼便能感受花的原野,着实让作者欣喜,一个“竟”字体会到了情感上不同,一个“冒”字仿佛看到了野花在冷风冷雨中争先恐后般神气开放,“顿时”“改天换地”“铺满”了全新色彩与前文进行了相照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野花那一股战胜困难的勇气!在充分时间内学生完成了各自的阅读体验,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探讨,进一步感受本文语言之美,领会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唾手可得。并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认识到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生命中最重要的是勇敢地面对,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遇到什么挫折,只要有勇气就会有希望。学生还给本文画龙点睛——生命因勇气而精彩!

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同磁铁般吸引着我和学生,她对于和谐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的营造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注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感悟、积累,学生的思维发展就有了肥沃的土壤。每堂课点点滴滴的习得,如学着品读关键词句,领会表达方法,朗读中升华文本的情感,循序渐进地感受语言的魅力,展示语言文字的美等等,并结合课型及课例有所舍得的教学,在得法于讲读课后初实践于略读课文以及选读课文,以便更好地丰满学习的羽翼。

二、注重个性化行为,呈现充满生机状态的美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乡下人家》一文的语言朴实,所描绘的画面景物也很普通,如何让学生从朴实无华的语言文字中读出美感?前阵子在片里观摩时,陈老师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她在组织教学时围绕本文的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以及关键词“独特和迷人”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以“自读时想象画面,自悟时体会情味,交流时畅所欲言,致辞时内化语言”的方式展开教学。在整体把握文本的六幅画面时,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两幅感兴趣的画面深入学习,并提笔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然后组织分享汇报会,如可以畅所欲言,也可以用朗读把文字读成美丽和谐的画面。在这样愉悦和谐的课堂上小嘴咂咂,小手林立,学生带着自己的体悟朗读展示个人的学习成果,你一言我一语,此方唱罢我登场,其乐融融。不论是用朗读来传情达意还是用自己的语言来润色感悟,都是学生可以有所发展的表达方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高了,学习兴趣浓了,他们在语言文字中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拓展了广阔的心灵,努力地化抽象的语言文字为具体形象的画面,在朴实语言的环境中,学生以足够的信心说出了意境,读出了情趣,与作者一起去感同身受乡下人家那朴实美好、自然和谐、充满诗情画意的乡村生活,从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更加珍惜美好的田园生活,与文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不得不说学生在这样课堂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机会,呈现出“我乐读”生气勃勃的学风。

三、注重语言实践活动,实现内化语言后运用的美

课标强调,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中国孩子的学习热情随着学龄的增长而逐渐低迷,原因为啥,我想其中很大因素便是缺乏实践精神,在学习过程中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体现语文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我们的学生快乐地学习,愉快地成长。教材里安排的“综合性学习”以及“宽带网”搜索整理信息的学习,就是学生“厚积而薄发”的机会。引导学生从提示中选择实践项目进行有意义、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在做中学,在做中陶冶情操,在做中拓宽视野,在做中体验学习带来的乐趣等等。比如学了“乡下人家”一文后,我们开展了一次“我的田园生活”的综合性学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了乡村生活情景和田园风光,有的拿起照相机拍,有的收集了一些村里特色食品,有的向家人或邻里了解了不同季节里庄稼、瓜果蔬菜的生长以及各传统节日里的风俗民情等等,学生乐此不疲。比如学了有关名言后激趣制作书签,赠送书签交友会;绕口令比赛;你演我猜“猜成语”现场秀;“妙笔生花”征文活动;一分钟“晒记忆”比赛,尝试自编自导课本剧集体项目的实践活动等等,在活动中学生都能找到各自兴奋点敢说、多说到爱说、乐说;懵懂叙述到准确表达、流利表达、形象生动表达;甚至是幽默表达。如以下学生的语段:我找来了心爱的飞行棋,飞快地摆好起棋子,就开始了第一局。今天我的运气还真不错,竟然连续抛出好几个六,一架架“飞机”接二连三地从大本营里“起飞了”。正当我得意的时候,老天似乎跟我故意作对,只抛出让人心急如焚的“一”,而且还被老爸“遣送”回一架“飞机”,那颗可怜的棋子只能灰溜溜地回老窝了!看着爸爸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气不打一处来,心里暗暗跟爸爸较劲。我深深地呼吸,调整好了心态,我的幸运女神终于来了,我又连续几次抛出六……在行云如流水的习作中可以看出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正逐步提高。其实,不论多么细小的事,只要有助于学生成长的,都是了不起的事。大语文观正是拓宽了学生学习的空间,是一种教会学生会懂得学习和生活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久而久之,一篇篇小练笔和周记等让我看到了学生平实而又多姿多彩的生活情景,感受着学生成长中的酸酸甜甜的心路历程。当学生在课堂内外的内化语言实践活动中,习作里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正像小树苗在阳光中往高处拔呢。

 

 

作者:郭彩红

学校:福清市高岭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