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苏秀尊:八年级上册如何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写游记作文

发布时间:2014/12/27 16:41:19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都是有关游记的文章。很多老师上到这儿会写到游记作文。那么如何结合课文指导学生写好游记作文呢?笔者就这些问题说说自己的一些小看法。游记,顾名思义,就是将“游”“记”下来,可写景,可叙事,可抒情,可寓理,以散文笔法,将“我”真实的主观感受融人独特的客观世界之中,行文自由,挥洒自如。那我们同学在游览之后,怎样把它写下来,而且有充实的、活泼的内容呢? 

一、按游览的顺序描写景物

写作时,要在认真观察和记忆游览的景物的基础上,按照见到景物的次序,来所写看到的景物。这样才能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杂乱。例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山水游记的典范作品之一,即写某次偶然发现并游历一个小石潭的事。先写发现经过,再写潭水清冽——这是最直观的第一印象,自然首先提及;次写潭的构造——这是第二印象,这样写完全符合观察顺序和生活逻辑;次写潭中游鱼——鱼总是不容易发现的,要仔细看;更因仔细看,才发现它们的动态和静态都是那么可爱,所以多写几笔,其实鱼的可爱并非此时才知道,只是在这荒野之地见到,倍感惊喜而已;次写潭上景物,抒发抑郁忧伤之情——触景生情,人之常情,而这个情自然是在那个特定的时空中的人生境遇的折射了;最后写同游者,这是古人的惯例,也是对人的尊重,现在一般不这样做了。写游记除了按照游览的线路顺序写,还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生动、具体。什么是“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呢?就是先整体或总写观察到的景物,这叫“面”:再围绕“面”具体地写几处景物,这叫“点”。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可以使观察到的景物描写得生动、具体,起了深化主题,突出中心的作用。还是以《小石潭记》为例,先写小石潭“全石以为底”这是“面”,接下来“为坻,为屿,为堪,为岩”这是“点”。 这样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起了重点突出,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抓住游览重点,详写过程

参观游览一个地方,所见所闻很多,如果什么都想写,就什么也写不好。只有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才能写得准确、生动、具体、形象。那么,抓住景物哪些特点呢?

1.色彩特点。景物的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不同的景物有不同的颜色,即使是同一种景物,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位置,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如《青海湖,梦幻般的湖》里“绿茵茵的草滩,黄灿灿的油菜花,蓝得醉人的湖水,淡蓝色的太空,深褐色的山峦,银色的公路”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又意韵深远的画卷。

2.形态特点。景物的不同形状和姿态,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精神、气质。例:白杨直立挺拔,表现出坚强不屈的精神;柳树轻柔,婀娜多姿,表现出它柔韧的性格;松树迎寒风挺立,战霜雪苍绿,表现出倔强的品格;老槐树像撑开的大绿伞,在炎热的酷夏安抚着大汗淋漓的人们,表现出它温和的天性……可见,抓住景物形态特点,既可表现形,又可体现神。

3.动静特点。一切景物都处于自然之中,有时处于静态,有时处于动态,有时处于静动变化之中。因此,我们要抓住景物的动静写出景物的特点。如刘成章的《走进纽约》就成功地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方法,描绘出纽约的都市风光,读来使人目不暇接。第一段中写纽约的高楼大厦“人走在阴森森的峡谷中……也映照出朵朵白云。”第二段中写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以及在上面俯看到的景物,“俯首望去……很想一颗画在纸上的地球了。”这些静态描写,勾勒出纽约景物的轮廓,让读者比较完整、清晰地看到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而第二段写巨风,“万里长风……无法站稳、”第四段中写纽约上空的交通状况,“乘电梯耳膜受着强压……尽可以街心岛上享受免费按摩。”“甲虫以铁为甲……美丽动听。”这些动态描写将景物写活,充分反映出纽约充满活力和快速的生活节奏。

4.引用古诗、民谚,典故,渲染气氛。如《巴东三峡》文章开头就引用民谚“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站裳”,渲染了三峡一带险恶、悲凉的氛围,为全文定下基调!还引用杜莆诗句“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突出赞赏诗中“赴”字运用之秒,从而进一步表现了沿江两岸如群马奔驰的山势。《走进纽约》引用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者用山峰喻指纽约的高楼,巧妙描绘了大厦的各色姿态,又融合了东方神韵的美丽,让人顿觉胸襟超拔。身在闹市却能享受群山的拥戴,感受天上人间,任君遨游的酣畅。

三、略写前后,情、理、景相结合

开头要交待清楚时间、地点和人物。结尾应用议论或抒情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写的文章有头有尾,读起来给人一个完整的印象。请看袁宏道的游记名篇《满井游记》,先写“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苦恼,再写至满井后“若脱笼之鹄”的快乐,然后重点写眼前所见之景:先写水——冰皮始解,波色乍明——水能返光,最先引起注意;次写山——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目标大,也惹人注目;次写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目标虽小,但在动,同时它在近处;次写麦田——浅鬣寸许——更近处,故能看得如此清晰;次写游人——先景物后人物,颇具匠心;次写风——无形的东西,最不易捉摸,到此时方引起注意。最后抒发感想——“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如此的层次分明、情景交融!景物本身无情,但是,人是有感情的。同学们,当你怀着愉快的心情去游玩时,你会觉得天比平时蓝,花比平日红,草比平日绿。一阵风吹过,小树在风中摇摆,你会觉得它在向你招手。小鸟从身边飞过,你会觉得它在为你唱歌,向你问好。然而,当你挨了批评,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走在回家的路上,眼前的景物就会截然不同了。游览中,无论由情及景,还是由景触情,都离不开情感的表达。只有把情感融注到字里行间,才会表达出鲜明的主题,也才会打动读者。在行文中,我们只有把心捧给读者,才会吐真情,有真意。情真文才美,只有情真,才能给读者美的享受。

以上的几点粗略的想法是我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当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望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

 

 

作者:苏秀尊

学校:泉州南安石井厚德中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