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林雪梅: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4/12/28 16:37:39

 

摘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是“新基础教育”提出的一个要求。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环境、教学模式、互动评价等方面,让学生主动学,乐意学。发挥素质教育的功能,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充分全部的发展。

关键词:主动、愉悦、自主探索、自我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的学习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就必须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改变那种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传统的学习方式。教师才能真正得以“解放”,“教得累,也教不好”的现状才能得以根本性的扭转。以下是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谈的几点体会。

第一: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前提

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会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因而,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精神、情感的交流、融汇是绝不可以、也不应该忽视的。要想创设出愉悦的学习氛围,我觉得教师应做到“五会”。1、学会宽容。学生不可能都是“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也不可能每个学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对学生的学习中的一些不甚理想的表现,教师要多从心理学、教育学等角度来思考,要学会理解和科学地引导,切忌“大发雷霆”,使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死气沉沉”的氛围,学生的个性会被磨灭和扼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发挥不出来了。2、学会等待。在学生解答不出题目或答题不正确的时候,教师千万不能产生急躁心理。要再给他一点时间想想,让他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乐趣。这一点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来讲显得尤为重要。3、学会鼓励。对学生,要多表扬、多肯定,少批评、不指责。要多用亲切温馨的话语,饱含信任的目光,优美动人的举手投足来激励学生;要努力用自己的“情之所至”,换来学生的“金石为开”。4、学会倾听。要尊重学生,让他们尽意而言。要善于把握住学生发言的本质,对学生表述的内容、思维的状态、使用语言的形式作迅速而正确的分析判断,并及时给予他们必要的启发和指导,以此来帮助学生顺利展开思维活动。5、学会幽默。幽默可以放松情绪,活跃思维,它是创设良好氛围的有效手段。当然,课堂中的幽默应该是高雅的。课堂中的幽默是无法预先设计的,它是依据当时的教学情境,随机应变生发出来的。这就需要教师学会观察学生的表现,聆听学生的发言,从中敏锐地发现幽默的“因子”,促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第二:构建自主式的教学模式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主要途径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学生能讲的,教师决不包办替代;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暴露出学生和思维过程,闪现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构建了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即自主发现――自主探索――自主欣赏――自主反馈――自主应用。

“自主发现”是让学生主动地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提供的信息,并将信息认真整理。如在教学《海滨小城》时:

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相信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了解海滨小城优美的景色。请大家认真地读课文15分钟,等会儿请你们谈读后的感受。(学生自读课文)

生:读了课文,我仿佛来到了海边,这里有蓝蓝的海,有棕色的机帆船,银色的军舰,飞翔的海鸥,还有跟海鸥一样的云朵。

师:你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真好。

生:我看到了沙滩上的贝壳,满载着金光闪闪的鱼的船队;听到了响亮的汽笛声和海滩上的喧闹声。

生:我了解到小城庭院里有许多树,还散发着香味。

生:我知道了小城的街道很美!

生:我知道了小城的公园里有许多大榕树,树下有石凳,凳上坐满了人。

师:同学们,你们读了几遍课文,就有这么多的感受,其实你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以上教学片断中,学生通过15分种自读课文后所谈的这些“感受”,这些“了解”,都是学生的自主发现,是学生在阅读课文以后捕捉到的课文信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后类似于这样的发现还有很多很多,笔者努力鼓励学生对自己零星的发现进行整理、归类,并命名为“常规发现”,“特别发现”,“伟大发现”……

“自主探索”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去发现课文中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把“我的问题”记录下来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带进课堂,师生共同讨论。如在教《小珊迪》一文时就开展了这样的讨论:

师:同学们自学了课文,现在请你们把不懂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

生:我有一个问题,课文的第13自然段后面为什么不用句号,要用省略号?

生(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是因为小利比没有吃饭,他没有力气说话了,所以后面用省略号。

生(乙):我认为是因为小利比要靠他哥哥小珊迪卖火柴挣钱来维持生活,现在他哥哥被马车轧断了腿,他感到很伤心,难过得说不出话来了,所以用了省略号。

师:同学们,这个省略号里的确包含了很多内容,你们的理解都很有道理,从这个省略号里,让我们又一次感到了小珊迪兄弟俩的悲惨命运。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把自主探索的问题带进了课堂,又在同学们的合作学习中解决了问题。

“自主欣赏”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体味语言文字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在语文课上,笔者让学生从课中摘录自己喜欢的语句,并说说摘录的理由。如上《劳动最有滋味》一课时,李兵同学说:“我把课文中的‘增加收入’这个词语记录下来,而且还抄写了两遍,我这样做是因为我觉得我的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地劳动,就是为了要增加收入,挣点钱供我和弟弟上学,爸爸妈妈真是太辛苦了。另外,我也想提醒王晨同学,你每天花几元钱买零食吃,如果你妈妈知道了,一定很难过,因为你不珍惜妈妈的劳动果实。”这位学生不仅自己体味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还带着同学一起欣赏、体味、感悟,陶冶了情操。

“自主反馈”是让学生将习得的知识信息有条理地进行巩固、反馈。在教完古诗《送友人》后,一位学生提议用画画的方式考考大家对古诗的理解程度,于是师生便在画画、品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味了诗的韵味,诗的意境。这种反馈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自主应用”是让学生主动地将掌握的知识、信息迁移指导现实的生活,并在应用中寻求创新。在上《鸟的天堂》的公开课时,一位同学说:“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到‘留恋’的意思是舍不得离开,课文中是指作者来到了鸟的天堂,看到了美丽的大榕树,舍不得离开。看到留恋这个词语,我就想到了自己,我现在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再过一学期,我就要离开母校升入中学,我很留恋这里的老师,很留恋我的母校。”多精彩的回答!这位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中词语的意思,还把词语请出课文,灵活自主地运用到了实际生活中,难怪听课的老师要啧啧称赞。

第三:教师的适时点拨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催化剂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不是说教师就可以完全放手不管,对学生不闻不问。特别是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教师要适当点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参与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并运用各种点拨方法使学习能进一步的深入。

(1)肯定式的点拨。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在取得了一定的学习成果之后,认为已经达成目标,从而造成学习过程的终止。因此,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程之后,给予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并启动下一步学习。特别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使讨论波澜迭起。

(2)提示式的点拨。当学生对完成学习内容有了一定的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发现,并给予一定的提示,让学生找到继续学习的途径。

(3)突破式的点拨。在学生合作学习到了关键时刻,“一捅即破”的时候,教师往往可以进行“点睛”式的点拨,使得学习目标一步达成。

(4)反驳式的点拨。在学生的认识有了偏差的时候,教师通过反驳式的点拨可以及时地拨正学生学习的方向,防止学习偏向。

第四:注重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深化

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同样也必须重视学生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学生只有正确的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时刻保持着一分积极向上的心态。所以在每节课的课末,都应让学生总结自己一节课下来的收获,以及自己是怎样学习那些知识的,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建红.当代教学模式改革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

3.陈旭远.新课程总结与反思[M].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

 

 

作者:林雪梅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山星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