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春婵:兴趣教学 语文课堂因你而精彩

发布时间:2014/12/28 17:52:01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生追求知识,探索真理过程中带有情绪性的意向活动。语文课是学生求知的乐园,学习兴趣的激发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着力探究如何精心设计导入,组织多种活动,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  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激发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会积极主动,学得轻松而有成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愉快教学”模式,正是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为“愉快教学”的基础。

如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尽量把语文课上得富有情趣,更具精彩,是我们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主要在于教师想方设法诱导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能创造性地学,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那么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乐而喜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有实效,更具精彩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 灵活运用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课程改革的今天,应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兴趣的潜在因素。做到一上课就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最佳学习境况”,这是上好课的第一步。

1、开端引趣,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上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引导他们走进课文情境中来。例如在教学《五彩池》,先让学生欣赏课件(有关五彩池的图片资料),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充分感受五彩池的艳丽多彩,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解题之后问道:“五彩池在哪里?谁能说出五彩池有哪些色彩?谁能说说为什么池水是五彩的呢?”学生急于到文中寻找答案,这样便把孩子们带到文中来了。这样的学习活动就使学生学得自觉、主动。这个引言为这堂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生学得轻松自如,学得兴趣盎然。开端引趣的方式除了“设疑”以外,还有“谜语引趣”、“悬念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等。一节课的开端实在太重要了,它如同在战斗中选择一个突破口一样,辉煌的战果就是从这里开始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重视开端时的趣味性。

 2、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的效果也是相当明显的。有一次,我刚要讲课,外面忽然雷声大作,大雨从天而降,学生都往外看。我看到大家无心听课,灵机一动,就干脆请同学们站起来,趴在窗户上看雨景,随即我说:“同学们,谁能一边看雨景,一边说出一些贴切的描写雨景的词句?”学生们高兴极了,看看说说,边看便说,课堂上妙语连珠,什么“电闪雷鸣、乌云压顶、倾盆大雨、雷声隆隆……”几分钟上了一堂精彩的口头作文课。这样既使学生的好奇心理得到了满足,又激起了他们的表达欲望,口头能力的培养水到渠成。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能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学习,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能积极参加学习小组的讨论研究,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已不再只是为了分数。

3、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听过这样一堂课: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在这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愉悦。这样既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习语文的信心。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阵地,要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就应该从“趣”字入手。只要我们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引导主动参与,强化学习兴趣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1、扮演角色,体验学习兴趣”。

低中年级的学生的兴趣较不持久,这种方法较适合低中年级的学生。如在教学《东郭先生和狼》时,我让学生自行结合,伴随音乐进入课文情景,以不同的角色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使原本枯燥的文本变得生动、活泼;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提高,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课堂也会因此生动活跃起来。

2、提出问题,强化学习兴趣。

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3、直观教学,陶冶学习兴趣。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电教手段具有形、色、光、画的独特效果,鲜明的表现力和直观的形象性,最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其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文的情景之中。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大屏幕中的画面,学生则身临其境,随着音乐很快入境,并主动动笔画起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用眼看,动脑筋,用口说,让学生看一段,讲一段。在对整篇课文理解的基础上,再让学生闭上眼睛听录音朗读,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外拓展,延伸学习兴趣

“课堂之外万水千山,课本之外万紫千红。”课内的训练与课外的扩展相结合,才能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要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仅仅依靠40分钟远远不够,我们要把学生的视野引向课外,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每早一句名言,每天一首古诗,每周一篇周记,每月一本好书;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如一些即兴演讲、作文展、古诗、名言知识竞赛等,让学生把积累的知识展现出来,并得以肯定,这也有力地激发并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定期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观察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陶冶学生情操、活跃学生思维、丰富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这样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同时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

条条大道通罗马,“文无定法,教无定法,而贵乎得法”。只要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作者:陈春婵

学校:南安市水头朴里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