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蓉:浅探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
发布时间:2014/12/31 10:26:52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单提听话、说话,而是综合起来提“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人们运用口头语言进行交谈、演讲、辩论等的一种言语交际活动,具备直接、简便、迅速的特点,使用最多最广,是最基本的语言信息交流手段。从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已势在必行。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呢?
一、尊重学生,兴趣引路
尊重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搞好口语交际的前提、尊重学生要体现三个尊重,即尊重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顺之天性,使学生心地坦荡,思维开阔,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进而轻松发展,使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张扬个性,放飞潜能。比如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说笑话》时,首先对同学们说:“老师给你们讲一个笑话听吗?”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和同学们对话,征得同学们的同意后讲,虽然只是一个细小的环节,却体现出老师的学生观—尊重学生。情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心理状态,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发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
二、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中产生的言语活动,这种言语活动离开了“特定的环境”就无法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题意的情境,使学生容易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情绪也会因此变得高涨起来,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被激发出来,学习的动力就会持续或增加。他们就会带着情感、怀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去作进一步体验。比如教学《打电话》这一训练题时,教师引入交际内容:“假如今天是你好朋友的生日,那么你怎样打电话祝他生日快乐?”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模拟角色打电话,祝贺生日快乐。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打电话的热情,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小组学习,增加了学生练说的机会,扩大了口语交际的“面”与“量”。这样的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养成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但要强调的是在表演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评价学生语言表达的优缺点。
三、努力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
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它是一个听方与说方双向互动的过程,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的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我们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双向互动。有一些口语交际话题的互动性不够明显,双向互动往往会被忽略,我们在教学时要特别留意。一些话题,看上去并不是能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话题。教学前,我们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精心设计实施策略,让学生交际时互动起来。如“找秋天说秋天”这个话题,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亲自带小朋友来到美丽的公园,引领他们到不同的观察点,并分别给他们指出不同的观察要求:比如在草坪旁的一组重点观察小草的样子;在花坛边的一组重点观察花;在小树林的一组重点观察树木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说说找秋天都找到了什么,互相介绍观察所得。这样,其他小组的成员便会好奇地提出许多问题:“花坛里有什么花开吗?”“草儿黄了吗?”“树木都落叶了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同学们的交际话题,互相介绍询问的过程就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
四、重视评价,促进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课上,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学生有兴趣,才有交流的动机;有兴趣,思维才会活跃。而培养兴趣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激励”。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他们需要老师常用肯定和表扬的方式来保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上进心。所以,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多表扬少批评,多激励少指责。教师要耐心地听学生发言,不要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善于发现学生微小的进步及时肯定,不要轻易挑剔学生这个词“不规范”,那个词“有毛病”,即使某个词说错了,也要允许或提醒他重新换个词再说。小学生初练口语,往往语无伦次,更需要教师的细心呵护。每次在口语交际课前,都要准备一些小礼物,谁在课堂上表现好,老师就送奖品给他。像美丽的小红花,鲜艳的五角星,好听的故事书等等。同学们渴望得到奖品,因此个个摩拳擦掌,暗暗下了决心,要获得奖励。巧妙的激励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愉悦情感,激发了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强烈欲望。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需掌握的工具,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让我们行动起来,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小学生低年级口语交际训练,使好好利用小学“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多多钻研教材,发挥教材优势,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交际情境中发展语言,提高交际能力,让每个学生能够流畅、清楚、自然大方地表达真情实感,为他们的未来生命奠基。
作者:赵美蓉
学校:南平市武夷山市崇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