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罗旭霞:读写结合,让学生“妙笔生花”

发布时间:2014/12/31 11:30:38

 

我一直认为,无论时代怎么变,教材怎么变,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不可能变,即:教会学生读和写。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将读与写融为一体,引导学生既能把原文读进去,又能把作文写出来,这无疑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的理想途径。

一、选择教材中良好的范文模式,在阅读中学习写作

初学书法的人少不了临摹贴,初学写作的人也少不了模仿。模仿是初学写作者必不可少的步骤。模仿是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技能的一条捷径。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文质非常优美的,其中许多都是名人名篇,这些文章都为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提供了良好的范本。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将这些文章通过阅读教学,好好地让学生理解学习,让他们以此为鉴,做到由读到写,进行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从仿辞到仿句,从仿段到仿篇,以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1仿题目  

如:课文中有以中心思想为题的《可爱的中国》《金色的鱼钩》;有以主要内容为题的《养花》《荷塘旧事》;有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长城赞》《体育颂》等。在教学中别忽视了题目,让学生在模仿中学会给自己文章选择合适的题目。

2仿句式

句式仿写对象为句式,比如有比喻句式、拟人句式、排比句式等既具有形式感,又具有较强表现力的句式。句式仿写主要适用在低年级进行。

3 仿开头和结尾

从文章的开头学会借鉴写作开头的方法。不同的文章开头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一篇文章的开头如何,是能写好这篇文章的基础。所以如何能够熟练的应用各种文章的开头方法对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可以在教学中,在课文复习时,让学生熟练的阅读文章的开头方式,了解其具体方法,使学生在阅读中寻找适合自己使用的文章开头法,对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写作中更好的应用奠定基础。

本班学生作文当中常常出现的毛病是开头拖拖拉拉,迂回了半天才进入主题。我让他们读读每篇课文的开头,比如《养花》,文章开头马上点出中心与内容:“我爱花,也爱养花。”《山中杂记》更是直接写小动物“拔草喂马是第一乐事。”通过这些开头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开门见山”这个最基本的文章开头的方法。

还有些同学在作文中常常忽视结尾,草草结尾,或干脆没有结尾,读起来,总是让人不舒服。所以教学中我让同学学习课文中好的结尾方法。比如最基本的结尾方法总结全文,点明题目或中心,比如《大自然的秘密》《养花》《学步》等。

首尾照应也是写作的常用开头与结尾方法。比如学习了《夜莺之歌》,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是首尾呼应,而且点明题目。学完课文,我在周记写作训练时,要求同学们在作文中模仿运用这种开头与结尾的写作方法。

4仿段落。

文章的构段形式主要有:总分、总分总式,排比并列式,因果式,承接式等等。比如:《白桦林的低语》,文章的第五自然段用排比并列的构段方式写了看林人严于律己、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教学此段时,我让同学想象看林人还要克服哪些困难,忍受哪些常人难以忍受的事情,然后模仿此段的写法进行一个小练笔。同学发挥想象,写了看林人夏天时,忍受山蚊的叮咬,炎热的天气不小心中暑;冬天刺骨的冰雪冻伤了双手双脚;过年过节时的寂寞……在写作中体会到的看林人的伟大,提高了写作水平。

5仿写作方法。

比如《小抄写员》,这篇课文最大的特色是人物心理描写。在分析课文时,我让同学们画出文中描写叙利奥的心理的句子,反复阅读。在周记练习中运用上这种写作手法。《金色的鱼钩》的人物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荷塘旧事》的环境描写,《夜莺之歌》人物动作描写,《大自然的秘密》场景描写……在学习完课文后,我都提示文章的写作手法,让同学模仿运用,在一次次小练笔中提高同学的写作水平。

6仿内容

文章的一些内容常常会引起同学的兴趣与共鸣。这时,我会及时抓住他们的这种兴致勃勃的状态,让他们也写写自己类似的生活或经历。比如第十二册“乐趣”这个单元,同学就很有兴趣。《养花》写了养花的乐趣,我让同学体会到在做事过程中的忧愁、哭泣也是一种乐趣。《山中杂记》写了各种小动物的有趣与可爱。同学想起了自己养小猫,小狗,小鱼,小乌龟的种种趣事,讲起来时热闹纷呈。《爸爸带我去爬树》写了爬树的乐趣。有不少同学在老家有爬过树,也有同学是前一个暑假才尝试过爬树。我让同学比较一下自己爬树与文中爬树的感受是否相同。我让同学把这些经历写出来,就是一篇生动有趣,体现真情实感的作文。

二、选择教材中出现的空白部分,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练习 

文章有一些地方作者没有直接描述,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这也是很好的练笔处。比如《黑孩子罗伯特》一课,有一句话写道:“他禁不住低声哭了起来。”我让同学体会一下罗伯特当时的心情,想象一下,罗伯特此时会想些什么,把想到的写下来。又比如《金色的鱼钩》一文,其中有一句写道“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我提示学生想:为什么“我”觉得“碗有千斤重”,此时“我”心里想到了什么,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在体会“我”的心里活动中,感悟老班长的崇高品质。

三、抓住教材中引人想象的结尾续写,在阅读中进行写作练习

《穷人》一课,结尾是“‘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渔夫会说些什么,他们一家怎样生活等等。我让同学展开想象,并续写课文。又比如《鹬蚌相争》一文,渔夫把鹬和蚌抓住后,会发生什么?我让同学想象并续写古文。有的同学写了两个家伙被抓住后,后悔莫及地痛苦流涕;有的同学写了两个家伙先是互相承认错误并逃过一劫,然而本性难移又吵得难舍难分,最后又被渔夫一并抓住。写完,马上让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读出来。同学们的想象真是有趣奇妙,课堂上笑声连连。

四、抓住教材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写成读后感

有些课文特别具有教育意义,我常常让同学读完后,写写自己读书后感受。比如学习了《小抄写员》,同学们都觉得叙利奥特别懂事。受了委屈还不吭声,如果自己是他,早就受不了了。于是,我让同学与他进行对比,写写读后感。学习了《别挤啦》一文,我让同学说说生活中有哪些“挤”的现象,写出自己的感受。学习了《东施效颦》一文,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现象,作为学生该怎样打扮才是“美”。

五、及时评价,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写作热情

同学们的作品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所以他们特别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会及时批改他们的作品,并打上较好的等级,有时在旁边写上鼓励性的评语,写得好的贴在学习园地。而且,我常常在课堂上朗读他们的作品。被朗读的同学都特别有成就感,争取下次写得更好。其他同学也会比较关注,因为自己有时就是作品中的主人公啊!这学期我让同学续写《《鹬蚌相争》,我让写得最好的一个同学把他的作文改写成剧本,并让他当总导演,挑选演员,排练课本剧,最后在全校的朗读活动中表演。这位同学特别有成就感,针对这件事又写了一篇作文,文中体现了他当“导演”的快乐、成长与自豪感。总之,读写结合,让学生“妙笔生花。”

 

 

作者:罗旭霞

学校:晋江市永和镇重华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