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郑卫星:合理运用多媒体 拓宽语文教学

发布时间:2014/12/31 13:43:01

 

随着中国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全球信息化不断提高,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更是现在的首要任务,因为这是关系到中国在以后世界上的地位。以多媒体为基本的教育体制正是顺应了时代的浪潮。通过它能培养满足21世纪所需的人才,这不仅是学生信息的知识渠道与高技术信息能力的培养都依靠于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而且各个学科教学的渗透都离不开以多媒体为手段的教学环境的支持。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很好地利用网络学习正以滚滚江水的气势朝着我们涌来,对培养新型网络时代的创新人才起着密不可分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为教学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人才都必备的不可缺少的条件。多媒体技术将文字、资料、图画等各种教学手段都融汇在一起,又将直观和抽象、时空的转换、情景的变换等手法运用于课件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他们的想象,使学生的想象力高度发挥,碰撞出火花来。

西方有句谚语说;你可以把羊强制拉倒草原上,但却无法迫使羊吃草。这就是说,我们可以迫使学生坐在教室里,然而,却不能强迫学生认真听讲。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动机,激趣和持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出活泼、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爱学、主动学、勤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在使课堂的氛围得到提升,创设身临其境的气氛,这是课堂教学的提高的关键所在。

如在学习《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时,通过多媒体投影狼如何骗人、如何摇尾巴、出示狼的姿态,对比狗、牛是如何摇尾巴,这样使学生身临其境,很直观的了解狼是如何摇尾巴的,这样就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又如教学《寓言二则》中的《揠苗助长》一文时,利用多媒体漫画效应显示禾苗是如何生长的,接着出现人在禾苗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的四幅图,学生就能十分直观的明白人所要做的就是除杂草、捉虫、耕耘、施肥、浇水。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的知识表达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渴望,也可以提供学生各方面思维刺激,增加获得的信息数量,加深大脑的记忆,延长知识储存能量,掌握更大量的信息。

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感受地震带来的恐惧心理和感人的事,让学生到网上查找2002年3月31日台湾以东海中发生7.5级地震的资料和一些感人的故事,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以及地震时的感受。学生都十分积极的查阅了许多资料,根据所展示的资料,学生就能很直观的畅所欲言,还能从中得到一定的避震知识,这可谓一举两得。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对语文的文化内涵起到了一定的深化作用。

再譬如学古诗,学生对于古诗的时代背景,古时候人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理解古诗的意境都比较难以想象。以往的教学都只是生硬的、机械的教学生读、背、写,这样就很难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古诗情感。多媒体教学却为学生展开想象力提供了大量的生动的直观材料,使学生大脑受到启发,与古诗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和诗人进行灵魂沟通,产生共同感。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以往简单重复的教学模式,使死板的语言文字“生动”起来,在语言、背景、人物、场景等方面相互切换,变单调的“想其声,想其人”为“听其声,见其人”。在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有效的为学生设计古诗中的一些离我们时代比较远的情景,拉近了现代与古代的时空距离,提升学生感悟古诗意境的难点,起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二、多媒体教学节奏加快,容量增大,效率提高

基本知识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抛开基本知识,创新是干涸的泉水。以往教学手段单调,时间浪费多,节奏也十分缓慢,容量也相当小,效率也就更低了,这是大家都认同的情况。多媒体教学凭借形式多样的网络资源,实现了以往无法达到的境界。语文教学内容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丰富生动的形象展示,可借助多媒体达到前所未有的效果。

如在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文中对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变化描写很具体,但是学生却没有亲临小兴安岭,无法直观想象情境。因此,学生可利用网络进行资料再现,再通过多媒体展示所搜集到的图片资料,让学生走进小兴安岭,走进文本,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再比如课文中提到的榛子、木耳、人参、山葡萄、松鼠等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查找到相关信息。这样,学生就可以即直观又形象的了解文本指示,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对文本有足够的理解。

多媒体给学生多样性的感官刺激,有利于提高教学过程,激发课堂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得,为学生拓宽了发展空间,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这比单调的听老师授课强得多。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与教学过程不但有助于知识的增加,而且也非常有利于知识的储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网络,走进文本,做其人,做其事,学生由抽象到直观、由理性到感性认识事物,学自己爱学的。多媒体为学生的学习所服务。在老师的引领下,轻松完成学习任务。课外大量的时间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通过网络上收集方方面面的资料,做调查、谈感想、办手抄报等的课外活动,更好地为学好语文这一门学科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三、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亲临性,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以往的教学手段简单,很难给学生一种直接的形象,难以领会蕴含在课文当中的“感受美”。多媒体把美的情景、美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很好的欣赏、充分感知中,深入到美的意境中,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使美印在脑海中。

 以往教学的不利因素在于学生不爱动手、动脑,重死记硬背,轻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普遍的现象,束缚了学生的成长,而多媒体教学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听、看、说、动笔”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要素。识字、阅读、写话、会打字四个方面的结合,不但提高了学生动笔、动手能力的培养,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大大提升,学习动力层层激发。

多媒体作为当下最流行的教学辅助手段,其教学结果优于传统教学。语文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生字词时,可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中的生字通过有效地动画措施,学生就能一目了然的知道生字的间架结构、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不一样的效果将生字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的学习生字的兴趣,这样就达到很好的识字要求,使学生从怕学转变到乐学。然后还可以进行生词和课文的相互学习。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采取个别教学的办法,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弱的学生就能进行个别化的辅导,实现了差异性教学。

总之,多媒体教学走进课堂,发挥了当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它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同时,由于多媒体课件具备声、光、形、色的最佳组合,它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信息技术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得到了充分肯定,对于培养创新一代的人才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作者:郑卫星

学校:福州市凤乐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