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陈华:语言与思维碰撞 交际与生活对接
发布时间:2014/12/31 14:12:47
口语交际是一个生活化的过程,是语言与思想在生活中碰撞的过程。它反映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灵活机智的倾听表达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是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的润滑剂,其作用不容低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通过日常的口语交际和情境渗透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逐步提高学生人际交流的素养。
一、创设生活情境,丰富交际内容
李吉林老师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语言动机,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不可能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因此情景的创设是引发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环节。教学中应尽可能回归常态,还原生活,让学生入情入境自主交流,锻炼胆量。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有语言描述,电教媒体,实物展示,角色模拟表演等方法。《打电话》、《买文具》、《接待客人》中,就可模拟生活情境,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进行礼貌用语对话练习或小品表演。表演过程既是创作过程,又是交际过程。观看表演既能模仿学习,又会有感而发,产生交际欲望,从而达到口语训练目的。还可将电视综艺节目《实话实说》、《艺术人生》、《焦点访谈》等借鉴到口语交际中来.如春节过后新学期来临之际可围绕“压岁钱的使用”进行《实话实说》;在介绍各自的兴趣爱好时就可以将之编为《艺术人生》;针对环保问题则进行《焦点访谈》……身临其境中学生不仅磨练了嘴皮子,还砥砺思维提升素养。
二、活化阅读教学,捕捉训练契机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能只靠教材中安排的专项内容来训练,要让学生真正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就应把口语交际训练融汇到阅读教学各个环节之中。学了《鸟的天堂》之后,引导学生以“鸟的天堂”中一只鸟或当地农民等身份开展导游活动,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游客朋友们,我就是你们看到的那只画眉鸟,我的家在这株茂盛的大榕树上。你瞧,我们的家多美呀……(创造性运用文中语句),这儿很适合我们居住,不但因为环境优美,更主要的是这儿的人们爱鸟、护鸟意识很强,从不捕捉我们,还严禁游客伤害我们,所以我们生活在这特有安全感……(结合课外资料)”“我是这里的一位农民,在这生活了六十多年,这儿不仅风景优美气候怡人,还有成群的鸟儿与我们相伴,我们特别爱鸟,把它们当作自己的邻居、伙伴,从不去伤害它们……”学生们娓娓道来的介绍不仅内化了知识,言语和交际水平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培养和提高。学习《将相和》中“负荆请罪”这个故事时,让学生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揣摩人物性格特点,展开想像,进行情境表演,在表演、观看、点评中拓展了思维,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教学中“评价朗读”这一环节,多数学生只注重评价内容的知识性,忽视了评价过程的交际性。通常是点评者(面向老师):“老师,他(她)这里读得还不好,不应这样读……”如果将这种揭短式的评读方式改为点评者(面向该同学):“某某同学,你这句话读得……我觉得可以样读……”,被评者:“谢谢你的点评,我再试读一遍……”双方在亲切自然生活化的交流中促进了朗读能力,更营造了同学间的和谐。
三、融合学科教学,拓宽训练渠道
要实现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化,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实际,对口语交际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开发,鼓励学生在各科学习中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并非只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品,学生在学习其它学科时,必定也要进行学习体会和学习方法的交流,必定有倾听、讨论和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有意识地将口语交际融入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实现各学科学习“交际化”,让学生喜学,乐说,善听。可以与与数学合作,课上的解题思路、争论解题方案等都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和载体;与科学联系,实验操作、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和合作就是口语交际的良好素材;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学习“环境保护”单元时,可以让学生围绕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走出学校进行调查、访问、劝导等口语交际实践;也可以与美术学科握手,交流绘画经过和学画体会、互赠作品、鉴赏评析;还可以与音乐联欢,推荐相关歌曲、音乐、舞蹈……这样的口语交际活动,内容充实,形式多样,学生兴趣盎然。
四、积累生活点滴,解决实际问题
口语交际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学习口语交际就是为了更好地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交流,而生活中的实践又可以反过来进一步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我们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的口语交际回归生活,从中丰富交际语言,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学生上完体育课,将外套落在操场上,记起时去找已不见踪影,急得直哭,其他同学除了劝她再去找找看也无计可施了。见此情形我灵机一动,针对“找衣服”开展一次口语交际实践训练。先分组讨论有啥好办法能找到衣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列出几种方案:一、派一部分同学到各班去问问;二、派一部分同学到各老师办公室问问;三、再让两个同学到广播室负责播报寻衣启示……见他们讨论得差不多了,我趁热打铁:“刚才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提出的方法也很可行。但我们到别的班级、老师办公室去问应该注意些什么呢?”“要先轻轻地敲门,得到老师的允许后再进去说。”“要告诉他们衣服是什么样子的。”“说的时候态度要诚恳,口齿要清楚。”“走的时候还要有礼貌地和老师、同学告别”“播寻衣启示时除了说清衣服丢失的时间地点还要讲清捡到者如何归还”……同学们个个献计献策,热情高涨,根本没有我插嘴的余地,之后学生们自行分成了几个组,按计划执行任务去了,不多一会儿一个同学就大汗淋漓拎着衣服回来了。还煞有介事地向同学生们描述寻衣经过……由此可见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口语交际就是生活的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就能解决生活中许多问题。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活水之源。
课堂即生活,生活亦课堂。生活化的口语交际,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生活空间,语言互动了,情感交流了,心灵碰撞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这样的交际,是真实的人际交往,是具发展潜力的交际,将引领学生创造生命的奇迹!
作者:曹陈华
学校:福州市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