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郭绵绵:浅谈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开放式教学

发布时间:2014/12/31 14:17:41

 

摘要: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发展责任重大。本文从内涵意义、存在问题、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开放式教学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教学实例来证明实施农村小学语文低年级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贯彻实施好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

关键词:农村 小学语文 低年级 开放式教学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成为了人实现自身发展的机构,教育必须适应学生,为了满足不确定社会的变化与需求,逐渐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个体。新课程就是要倡导这样一种主流文化,“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从根本上颠覆了教育思想的习惯性思维。开放式教学对于农村小学是否合适便产生了质疑,有人认为这只是大城市学校的事情,农村学校无法改革,其实不然,农村小学也是可以因地制宜实行改革,推行开放式教学。

一、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因此,针对传统教育中以“课堂为主、教材为主、教师为主”的封闭性弊端提出了开放式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自主发展,教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让学生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更是教师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农村教育的发展责任重大,抓好农村学校课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小学语文教育正处于教育中的重要基础地位,坚定新课改的步伐,构建新型的、开放的语文课堂教学,定能不断实现农村教育的振兴,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小学低年级学生,特别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天真浪漫,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传统的教学思想会限制学生“动”,强制听课,这其实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一堂课下来又苦又累,从小产生厌学情绪。长此以往,日积月累,对孩子学习会产生负面影响。加上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欠缺,作为教师更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打破传统教学中时空的局限性,实施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教育观念受到冲击

农村老教师居多,观念比较保守,已经习惯了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觉得教学任务很重,面对教学成绩的压力,放不开手脚,担心把社会生活中的事情放进课堂会影响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翻开教材,往日熟悉的“面孔”不见了,变成了有趣的“娃娃”书。作业的设计、课堂的改革等教学开放与实质的考试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教师的教育观念受到了挑战。

(二)农村学校教学设备落后

如今农村学校的教育设备落后,资源贫乏,老师上课还是一根粉笔一本教科书,教室、桌凳、师生几乎就是学校的全部。教具不够,甚至根本没有,这些在个别学校仍有存在。与此对比,城市乡镇学校配备了网络、多媒体及图书馆等课程资源,为师生的教学互动能顺利开展、实行开放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这也是农村学校所不能达到的。

(三)农村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低下

新课程改革更强调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设计能力和开发能力,有较高的综合素养。从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发现,多数集中在学历不高的老教师、代课教师上,年轻教师数量甚少。老教师、代课教师在课改中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教学任务,觉得没有多余精力去钻研新课改的内容和方法。加之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差异明显拉大,人往高处走,导致大量优质教师往县城上位外流。这样不断循环,导致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三、农村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几项措施

(一)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农村教育面广,在宣传课改理论知识、普及研究方法上需多下功夫。可由各地中心校牵头开展片区教研活动,聘请优秀教师为课改兼教研员,负责协作片区教研课改工作的指导。另外,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强化课改宣传,邀请教育专家到当地开展课改专题讲座,让家长和社会有关人士参加听课等,共同推进课程改革。通过多种宣传形式以及活动的开展,培养教师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理论等科学研究意识。

(二)因地制宜,对低年级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尝试

在农村地区,教学设备、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开放式课堂教学仍有可能照常展开。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虽没有现代化设备,但若能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就地取材,从低年级着手,尊重学生自主意识,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真正使学生人际交往顺利,从课堂中得到深刻的情感体验,又何尝不是成功了呢?

1、表演式。语文课文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创设情景,营造相应的氛围,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从而有力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低年级的学生自我表现欲望都很强烈,乐于展现自己,通过表演使得语言感悟、领会、理解等多种综合能力得到再创造。有的课文有多种不同角色,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课本,可以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例如,在《快乐的小青蛙》一课中,我通过让学生扮演小青蛙和大象伯伯两个角色,体会出小青蛙的聪明勇敢以及大象伯伯的乐于助人。同时,在学生表演的时候,其他学生可以作为评委,对台上演员的各方面做出评价和指导,使得角色的表演更加准确。这样的表演,不需要过多先进的教学设施,只需几个简单的卡片道具,就能使学生更容易读懂课文,而且能让学生切实体验课文中的人物情感。

2、活动式。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针对这一特点,在开放式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原文素材融入编儿歌、动动手脚等活动中,让学生在娱乐中发散思维、开阔视野、训练语言。例如:识字课上,《保护庄稼好卫兵》一课,教师可以示范编一句儿歌“有水方说清,日出天气晴。”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请、情、睛、蜻”等字继续编儿歌,编好后,全班集体边拍手打节拍,加深对生字的记忆。另《乌鸦喝水》一课中,对于文中“渐渐”一词,《天鹅、大虾和梭鱼》课文中“大虾弓着腰使劲往后靠”中“弓着腰”“使劲”等动作的词语,我会采用教师示范动作后,全班齐做的方法,让他们真正理解词语的意思,而不是光凭老师讲解来理解词语意思。这样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在自由充分、欢快的学习中生成智慧,增长见识。

3、动态式。开放式教学的活动不完全局限于课内进行,学生思维、讨论和学习的空间可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在课堂上,由于教学资源有限,我就引导学生到课外去查找资料。这样,在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养成自学的习惯后,他们的学习就会自觉地由课内转到课外。例如:教学《秋天》、《日月潭》等课文,学生对于有关自然、地理等知识好奇心强,问题涉及面非常广。根据这种情况,我会安排学生利用学校地图墙、以及把握农村本地自然环境去观察,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回家上网查找资料,获取更多的信息,再另外安排时间来交流。又如:二年级教学生学写日记时,生活处处是课堂,我会将学生课间玩游戏的场景、午餐吃饭的简单小事让学生写入日记,让他们处处发现语文,体会语文的乐趣。这样就将语文的课堂延伸到课外,使得学生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组织培训,开放交流,互动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教研部门应切实把教师培训、教研当作目前的工作重点来抓,不求“形式”,求提高。鼓励年轻、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以及“传经送宝”等。同时,各地中心校可开展各教学片研讨课,促使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相互学习和交流,共同探讨小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在农村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但只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开放交流,就地取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就能充分发现和挖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对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样,农村课堂才会得到真正的绽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第1版

2、谷东梅《浅谈实施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J]林区教学 2008年第2期,32 33

3、张桂芸《浅谈小学语文开放式教学》[J]课改前沿  2013年第3期,205

4、李云鹏 《农村小学课改问题初探》[OL] 人民网 2005年6月6日

5、王刚 周德仙 《浅谈农村小学低年级语文开放式教学的尝试》[J] 教育科学 2010年第3期,124

 

 

作者:郭绵绵

学校:泉州市南安市四都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