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桂敏:讲究评价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发布时间:2015/1/6 10:05:1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重要的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直接的信息反馈形式。讲究课堂评价策略,可以激活课堂的生命活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让课堂教学更精彩、有效。
一、评价的精当性——有心栽花花盛开
“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精当”中的“精”就是精要;“当”就是准确得当、适时。精当的评价语言,可以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自主思考、拓展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评价准确得当。
课堂评价语言准确得当,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回答客观、准确地指出学生的长处与不足,既对学生表现出色之处给予肯定,又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醒、纠正或鼓励,切勿常类以评价:“太好了!”“你说得真棒!”如在一次教学中,检查生词时,学生把“差错chā cuò”读成了“cā cuò”,我立马评价:“这个词应注意读准翘舌音。”然后请学生再读一遍,她马上读准确了。学生在订正字音后,语音更规范了。
2、评价精要性。
精要的评价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更多“出彩”!
课堂上的精要评价,应如何锻炼?
(1)储备:通过观摩名师实录等,储备关于内容或是方法上的一些评价语。
(2)判断: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言认真倾听然后作出判断,提炼需要评价的语言点。
(3)明晰:课堂评价即时性强,更多的是声音、体态等的传递,因此评析一定要简洁明晰。
如:我执教《清平乐•村居》一课,学生批注后进行交流,一学生就“溪上青青草”进行描述:“溪水清澈见底,水草油油地在水底摇晃,溪边同样也生长着碧绿的青草,映在水里,溪水也被染绿了,像一块无瑕的翡翠。”我这样评价:这位同学写的批注值得我们学习。(1)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内容具体、鲜明;(2)她的描述来自平时的阅读积累,你听出来了吗?学生纷纷说句子的出处,我顺势而导:“同学们,恰当地运用平时积累的语句,会使描写更加精彩!如果我们再展开想象,这青草、溪水中还蕴藏着什么呢?”说完2分钟让学生二度批注,交流时,内容更丰富了,如:“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其实,生命的旺盛就蕴藏在这里”,我及时评价:这就是会积累,会运用,这就是会抒情,会总结!”学生的发言、我的精要点评同时赢得满堂喝彩。
3、评价适时性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课堂评价的适时性应包括评价的即时性和评价的延时性。在课堂上评价即时性强、多,但等待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在教学生学习中,给学生充足时间思考,再进行延时评价,实际上就给了孩子们探究、思辨、校正、改进的机会。
如教学《七色花》时,我问:“如果你有一朵七色花,你会用它来做哪些事?”前几个学生说得都不错,我正欣喜着,一位男同学说:“我想给自己变很多钱……”我当时脑子“嗡”的一下,感觉大事不好,连忙打断:“你变那么多钱干什么?请坐,再想想,变什么更有意义?”那位同学支吾地说:“老师,等我有了钱,才可以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啊!”
我的脸一红,心想:如果再耐心等一等,那多好啊!我差点扼杀了一颗真诚、善良的心。
把握好阅读期待,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用鼓励的眼神等待,用四两拨千斤的点拨等待,用平静的心等待,留足时间等待,适度延时评价,学生不仅大胆想象表达,拓展思维空间,而且理解了课文内容,获得成功的喜悦,上升了人格,提高了阅读质量和学生的人文素养。当然啦,课堂上应把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
二、评价的激励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新课标强调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课堂教学中,采用激励性评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掌握,提高各种能力,发展自己。
1、在精彩处激励。
激励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精彩处激励,能挖掘学生潜能,并使其发挥出来,自主、积极、创造性的学习,使学生“芝麻开花——节节高”!
比如:一位学生在朗读课文时,声音甜美,声情并茂,我是这样评价时:“听你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你不仅读音准确,而且读出了情,比得上播音员了。”听了这话,这位学生高兴跃然脸上,学习兴趣盎然,以后每次朗读都很投入,有时还自主添加动作增强朗读效果,步步高升,学习也自主多了。
2、在困难处激励。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困难处激励学生,让学生战胜困难、自信,从而提高各种能力。
比如:我在执教《唯一的听众》中让一名学生读句子:“我羞愧了起来,同时有了几分兴奋,嘿,毕竟有人夸我了,尽管她是一个聋子。”她有点腼腆,读得慢吞吞地,怎么也读不好,我说:“没关系,我到你的年龄时读得比你还差呢?老师给你范读。”说完,我范读一遍,再让她读,她自信心了许多,读得声情并茂,好多了。
“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啊!”“真是个金点子!”“没关系,再来一次!”“大胆些,你能行!”课堂教学中,教师常用激励性评价语言时时、处处鼓励、赏识学生,与学生交流、互助,学生的学习将更有效,课堂将更灵动生辉。
三、评价的艺术性——柳暗花明又一村
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课堂内充满生机,同时给学生以回味无穷的启迪,达到评价语的艺术性。
1、归谬法
在教学中,时常会出现错误,教师不妨将错误引向错误,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比较、探究,找出错误,如此,学生定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如在教学《平分生命时》,学生朗读:“真的?我还能活多少年?”后半句是:医生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一百岁。”学生没有读出惊喜、疑惑之情。我点评:你肯定对小男孩有意见,你不希望他活下来。师故作不满的表情,学生笑了,读得绘声绘色,读出了个性,读出了情感,拉近与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
2、幽默调侃法
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能打破课堂上的枯燥,营造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不仅提高教学语言的品味,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我在上《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一自然段时,要求学生闭眼,认真倾听指定学生朗诵,并微笑着说:“看看谁能把我们带入美丽的小兴安岭,进入美丽的风景中。”一个学生读后,我就问:“他把我们带进去吗?”“没有。”“只是把我们带到了边上。”全班哄笑起来。我又鼓励:“谁再来大胆试一试。”另一学生朗诵,结果还不如上一个学生,我又风趣地说:“哦,他不但没把我们带进去,还把我们带出来了。”霎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幽默是思维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教师长期积累的结果。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当好处地推动教学过程,使教学信息的传导更风趣、高雅。
3、顺风推舟法
课堂上,巧妙地根据回答因势利导,顺水推舟,能达到更好地互助、交流、生成的效果。
如作文课《2050年的一天》一位学生在交流时回答:“我要发明一种长生不老药,到时送到老师。”我和同学乐了,握住他的手说:“哈哈,说不定,吃了你的药,年过半百的我还可以参加选美大赛呢,谢谢!”我顺着学生的奇思妙想,进行引申和发挥,表示对其想象力的赞赏和肯定,这样的点评使气氛更融洽。
充满魅力的评价语言、体悟到的是学生的个性飞扬,展现的是一节节灵动的课堂。
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评价语言心诚意切,充满着智慧和爱,注入学生心田,催绽学生的心灵之花,让老师们一起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激励、唤醒作用,让学生在评价中自主学习,在评价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2011版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标准》
作者:潘桂敏
学校:永春县岵山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