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小琳: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生活化

发布时间:2015/1/6 11:36:58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因生活的需要而作。其内容是生活的,形式是生活的,最终目标还是为了生活。那么,孩子们的作文就应该是孩子们生活的反映,是因他们生活的需要而作。其内容也应该是孩子们的生活,形式是孩子们的生活,最终目标还是为孩子们的生活。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也早已明确指出小学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令学生以文字直抒情感,了无隔阂;朴实说理,不生谬误。至于修辞之工,谋篇之巧……能之固佳,不能亦不为病。”

然而我们发现,在现在的教育中,事实并非如此:

有这么一个调查:选取42名六年级的中上等生进行抽样调查写作水平,结果纯粹只写自己所见所闻的仅有7%的学生,编造或照搬范文的则高达83%。上等生皆如此,那么中下等生呢?岂不是更无真实可言了?

另,据上海某教师进修学院对上海某区几所小学的抽样调查显示,有68%小学生对作文没有自觉要求,甚至有惧怕、逃避作文的心理倾向。

上面两个实例,让我们看到了当今小学作文教学所要面临的严峻形势。为什么学生惧怕、逃避作文呢?为什么学生编造或者照搬反问呢?除了“学生语文素养欠缺,语言积累有限,以至于在表达时不知怎样运用语言”这个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总觉得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写作文时,他们总感到无从下笔。长期以来,在作文训练中,学生惧怕作文,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的较少机会接触社会,自认为没有可写的东西。

其实生活和语文好像是孪生兄弟,他们共生存,同发展。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则依附生活而存在的。可以说,语文一旦离开生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作文就更是如此了。没有生活这一“源头活水”,没有身临其境,又怎么会有生动的描摹和丰富的想象呢?没有了生动的描摹和丰富的想象,又怎么会是一篇好作文呢?这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方会做成什么文字。”

例如:人教版新课标的第八单元习作要求学生介绍一件艺术品或者是写写自己接触过哪一门艺术。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认为只有舞蹈、音乐和美术方面是艺术。那我没有接触过这些方面的内容,不是就离艺术很远呢?那,我不会写!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的作文草稿就写得不是那么顺利,甚至到达无话可说的境地。实际上,艺术,是人们为了更好地满足自己对主观缺憾的慰籍需求和情感器官的行为需求而创造出的一种文化现象。简而言之,世界皆艺术,一切皆艺术,善恶皆艺术。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艺术无处不在!教师这样一点拨,学生们豁然开朗,思维瞬间开阔了:原来我们身边的一切都是艺术呀!读书是艺术,朗读是艺术,画画是艺术,写书法也是艺术……一件古朴典雅的雕刻品是艺术,一段优美婀娜的舞蹈是艺术,一曲高昂激越的歌曲是艺术,一套包装精美的邮票也是艺术……巍峨挺拔的山川是艺术,气势磅礴的江河是艺术,蓝蓝天空白白云朵谁说不是大自然的艺术呢?描写自己身边的事物,介绍自己熟悉的事情,有了切身的感受,学生们的作文就精彩纷呈了。这真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

这写好作文的关键,就是来自生活这一“源头活水”。生活之中作文材料比比皆是。然而,学生“身在此山中”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教师要怎么指导学生将生活这一“源头活水”引渠到文中,让作文“清如许”呢?

首先,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就要引导学生认识作文不仅是为了应试,更应该是生活的需要,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借助语言、图画、物品、歌谣等把学生带回真实的生活中,让他们身临其境,然后尝试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谈生活。教师必须放开手脚,引发学生大胆诉说的愿望。这样,学生写作的动力才能被激发起来,产生高度的作文热情,进而自觉地观察生活,观察社会,主动练笔。

其次,我们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莫泊桑开始写作的时候,他的老师福楼拜让他每天观察门口的车夫,从此,莫泊桑认真研究生活,最终成了一位世界闻名的大作家。作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像福楼拜那样积极地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看似平常的人和事:记录家庭成员、左邻右舍的一次谈话、一种爱好,一次处事,注意他们的神态变化;鼓励学生发展他们的业余爱好;有目的地观察节日的大街,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将作文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充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绚烂多姿的日常生活中广泛吸取营养,在接触美丽的大自然及社会风情中陶冶情操,给作文以生活的灵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写作动机,从根源上克服作文虚假空洞现象,真正地给自己的作文注入一弯“清泉活水”。

此外,我们教师还要建立多元的作文评价体系。

“多一把尺子,多一个标准,多一个天才。”教师作文的评价标准不仅仅以作文水平为参照物,还可以以学生的语言、标点的应用情况、表达的真情实感、文句的通顺流利、积累的素材等为标准,可以学生之间的横向比较,还可以以学生自身原有基础为参照物进行纵向比较……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予孩子多方面的肯定。

小学作文生活化让作文走向开放的新天地,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提炼生活,描绘生活。我们教师必须弯下腰来和孩子交朋友,走进孩子的生活,平等友好地与他们一起享受习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欢乐,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因生活化策略而精彩!

 

 

作者:陈小琳

学校:福州市金山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