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日:经典诵读,沙里淘金
发布时间:2015/1/12 15:01:59
犹太人为什么聪明?它的秘诀在于其坚定的信念和对精神世界的执著追求。犹太人的求知欲,是从小接受家庭教育养成的。当小孩子稍懂事时,母亲会在《圣经》上滴一点蜂蜜,叫孩子去吻,让孩子在心灵上知道书本是甜蜜的。当孩子稍大一点,几乎都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房子被烧,财产全部被抢光,你将带着什么东西去逃命?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或钻石,母亲会进一步启发地问:有一种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但却最宝贵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母亲会告诉孩子: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犹太人爱书有悠久的传统。在以色列,人均占有的图书量,每年读书的时间和数量,都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居世界之最。在犹太人家庭中,可以没有高档家具,但不能没有书橱书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8年一次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450万人,有100万人办有图书证。
通过读书的手段为犹太人的聪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而诵读经典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首先诵读经典,健全人格。小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经典启蒙教育撒播传统美德,教他们用传统文化填充生命的底色。其次,诵读经典,培养情操。中国优秀的古典经文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优雅情怀。其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第三、诵读经典,塑造品德。诵读经典,孩子们在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经典著作是我们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第四、诵读经典,铸造精神。童蒙少年时期是人格的奠定时期,在学生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独具智慧和价值的经典,在诵读吟咏中逐渐培养其人文精神。第五、诵读经典,提升智力。小学生经过反复诵读,提高了听说读写能力,作文中、课堂上时不时引经据典。孩子们不仅语文学习能力提高,其他科目的学习成绩也有所上升。天地可自然地循环,但文化教育是人自己创造出来的。坏,是人的自我破坏;好,也需要人的自我培植。我们社会必须重植文化之根!植中华文化之根的最简易可行之策即是儿童诵读经典,使他及早受经典文化教育的浸润。让一个儿童接受经典诵读教育,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要他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使他的生命陶溶出某种深度,以维护人性光辉,以提升人格品质,以造就人才,以陶铸大器。
诵读经典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语文学科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为目的,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对学校资源和地方资源的分析、研究、开发与利用,发挥学校、地方优势,让那些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语”、“文”熏染学生的心灵,从而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形式。
通过诵读经典与古代圣人先贤直接对话,直面中华智慧的最高境界,“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实现目标。
一、搭建平台,营造氛围
根据古诗文朗朗上口,易于记忆的特点,引导学生大量诵读,营造积极的诵读氛围,为学生的诵读搭建有利的平台。通过课内外的有效结合,拓展诵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大量接触古文学,领略祖国语言的魅力,将古诗文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在诵读过程中,以锻炼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开展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与实践,对于推动和加强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优秀传统文化智慧和精神营养,丰富语言、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发展潜能,使他们成为具有创造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传统古诗里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做人的道理,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注重策略,积累感悟
“草书之春不思归,百般红紫计芬芳”。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开展创新活动。经典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单调枯燥乏味的。教师只有变换各种方法,采取创新的“读、讲、议、赏、演、践、评、”等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重点研究诵读课的结构和方法,提高诵读课的质量。辅以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使他们能够更积极的积累,更深刻地感悟,更灵活的运用,在积累、感悟与运用的过程中感受经典诵读的无穷魅力。补充资源,拓宽学生经典诵读的视野。在学生读完某一经典后,可以经一带多进行相关链接,如学生学习了《马诗》这首诗后,然后搜索与战争题材的相关诗文,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战争这个主题的。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经典,探索经典的兴趣。善于评价,激发学生经典诵读的学习热情。除过程性评价外,也进行书面测评或将学习成果多样化。通过朗读,吟唱,绘画,表演小品,书法等形式评价学习成果,激发学习激情。开展活动,提供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定期举行诵读比赛,分个人、双人、多人、小组、集体、自由组合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才华和参与的积极性,把古诗文与其它学科知识结合起来,如配乐朗读、作诗画、课本剧、编故事等激发学生自由探究古诗的兴趣。
三、总结反思,推动发展
近年来,我们在打造书香校园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根植于中华民族血脉里的经典诗文,以其特有的历史厚重和生命张力,为广大师生所接受和喜爱。一些学生经过诵读训练后,老师们反映学生的识字、思维、记忆、联想、创新能力增强了,上课更能集中注意力,班级的秩序井然。老师不在的时候,同学们也懂得自我约束,自制力也进步了。家长们也反映,孩子的自信心增强,喜欢读书,在家里也比较听话、孝顺。下一歩,我们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进一歩深化经典诵读系列工程。
①各年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定诵读篇目,并在晨读或午读时统一展示。②精选精编教材,打造学校特色。我们精心编辑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唐诗宋词等系列诵读读本供学生诵读之用。③学校开放图书室,班级建立图书角,为学生随便阅读大开方便之门。④加大对学校图书的配备力度。同时倡导学生自愿订阅相关书报。⑤设立读书节,让诵读成为学校特色。通过评比读书之星、读书能手、礼仪之星等,推动诵读活动的持续开展。⑥将经典诵读纳入课程管理。我们将诵读课与其它课一视同仁,纳入教学常规管理,让经典诵读活动常态化。
⑦创造性地把多媒体技术引入到经典诵读活动中来,使经典诵读的学习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有趣,进而有效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真正走进自我学习和自我成长的教育过程之中。
“书香润校园 ,诵读千古文”。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沙里淘金”活动,传承华夏文明,让知礼明行伴随学生成长。
作者:林长日
学校:德化县第二实验小学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