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张细梅:让孩子踏上快乐的写字之路

发布时间:2015/1/20 9:49:56

                   

摘要:写字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而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学习汉字书写的最佳时期。毋庸置疑,写字和写字能力的培养,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从以往机械反复、枯燥的写字训练中另辟蹊径,让孩子身心愉悦、乐写、愿写呢?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孩子写字的兴趣,落实写字的目标,传授有趣的写字方法,强化写字训练,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给孩子铺上一条快乐的康庄大道。

关键词:  快乐   兴趣   目标   方法   习惯

 

1.存在问题——月落乌啼霜满天,写字问题对愁眠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语文课堂,带来了百花盛开的繁荣景象,但并没有完全吹散笼罩在写字教学课堂中的满天繁霜。在写字教学中还存在着模式单一、僵化的现象。写字教学中“满堂灌”、“满堂练”的状况极为普遍,在写字课堂上常常是教师讲一笔,孩子练一笔,或是教师大讲特讲书写技巧,孩子却听得漫不经心,这样的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几年的低段语文教学经验,本人发现现在孩子写字普遍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孩子写字姿势不规范,身体向前倾斜,近乎趴着写字,对身体发育和视力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有的孩子为了写好老师要求的横平竖直、提按顿挫,往往顾此失彼,字还是写得东倒西歪;有的孩子当堂完成的作业字迹工整,而课外布置的作业写的字潦草,凌乱无形。我们语文教师每天得不断地提醒孩子要认真写字,让我们教师烦恼不已,孩子心态浮躁。这些大量问题的存在,让我们教师不得不潜心反思,如何为孩子的写字之路铺上一条快乐的康庄大道?

2.快乐之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写海无涯乐作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而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大赛上的讲话中说:“夯实识字写字教学,就是在低年级教学中落实课标提出的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要大力加强写字的指导与练习,中国人一定要写好中国字。各年级要狠抓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直到习惯成自然。”可见,写字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反复训练的过程。

在这条漫长、艰苦、枯燥、乏味的练写字旅途中,对于刚步入小学门槛的孩子,不要说孩子们练字“三分钟热度”,就连成人也难免“心浮于字”。所以,写字教学务须让孩子轻松快乐地写字。这其实就是不要把写字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字当成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保持长期的兴趣。只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才能让每个孩子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字写得端正、美观,把写字当做一种乐趣,陶冶孩子的情操。因此,我在写字教学中开启了几条“快乐的写字之路”:

一、兴趣“引”路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托尔斯泰谈到教学时也说道:“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因此,让孩子写好字关键是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让孩子喜欢写字,把写字当成快乐的事。孩子一旦有了兴趣,也就变“苦学”为“乐学”了。

1、故事名帖,让写字成为一种态度

孩子爱听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对汉字的喜爱之情。我国历代书法家留下了许多勤学书法的轶闻趣事,如“王羲之练字”、王献之“依缸习字”、“欧阳询夜宿观碑”、“卫夫人学书法”等等。这些故事是写字的调味品、是激发孩子写字的兴奋剂。在日常写字练习中,常给孩子讲述这些给人启迪的故事,让孩子了解中国汉字是我国几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结晶与瑰宝,使孩子在写字时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另外,孩子对美的事物是最感兴趣、最乐意接受的。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经常从报刊或网络上找一些好的字,好的贴,好的作品。可以是古代的名帖、名碑,可以是现代的名家之作,也可以把孩子中写的好的字、好的作品向同学展示,让他们去看、去欣赏、去学习,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强烈的写字兴趣。

2、乐声袅袅,让写字成为一种享受

《论语》中提到“乐以冶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音乐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性质,常常连受教育者本人也无法明显地感觉,不知不觉受其感染而产生某种情感体验。小孩子写字也要有良好的氛围。背景音乐能帮助孩子静下来,更加投入地写字。

每当语文课的最后十分钟或写字课,经过我班教室时,总会听见袅袅的音乐声,或舒缓悠扬的古筝名曲,或轻快流畅的钢琴曲,或悦耳动听的笛声。这些音乐伴随着并不是朗朗的读书声,而是孩子们个个挺着小腰板,正一丝不苟地写着汉字。这些名曲无疑会使孩子们心情舒畅,心境开朗,疲劳缓解,写字效果自然也会提高。现在孩子们写字课前经常向我提出建议:“老师,明天写字我们要听小提琴演奏的音乐,可以吗?”我班的孩子们都已经把在袅袅乐声中写字当作一种享受了。

二、目标“导”路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提出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从以上目标不难看出,第一学段的写字指导重基础,关注孩子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因此,在指导孩子写字过程中,教师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法”的指导是必要的,但必须巧设情境,趣中载法,使写字指导润物无声,水到渠成。

1、熟记汉字的“家”—田字格

儿歌通俗易懂,孩子喜诵乐记。让孩子琅琅上口地吟诵儿歌,写字的兴趣往往陡然倍增。我们可以把教材中的认识田字格的方法编成儿歌,让孩子乐学,培养兴趣。如: “田字格,四条边,把字写在正中间,上下左右不靠线,行列整齐一线牵”或“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我在教学中通过让孩子诵读儿歌来达到对田字格的认识和对各个方位的掌握,为学习写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2、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

汉字由抽象的笔画组成。如果只是简单的讲解,孩子势必会厌倦书写,也无法让汉字字形扎根于心中。如何让孩子对祖国文字的字形产生兴趣,如何让孩子对写字感兴趣呢?除了故事、儿歌以外,比喻是个好方法。如,“撇”像一把剑,“捺”像扫把。“点”像小雨滴。“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脚……这样生动形象的比喻,孩子很容易就记住了基本笔画的形状。

除了形象的比喻外,我还经常配上夸张的动作让孩子直观地体验起笔和收笔的技巧。如,学写“悬针竖”时,我将头向右歪一点,脚尖踮起,引导孩子体会起笔按、收笔出尖的写法。时间一长,大部分孩子熟练掌握了书写方法,学习其他笔画时也能触类旁通。

3、赏析汉字的间架结构

方块字是汉字的形体特点。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汉字中左右结构的字数量最多。左右偏旁高低不同、宽窄有别,要注意具体分类,如:左窄右宽,左宽右窄,左右相同等。在指导孩子书写时,我并没有对孩子进行枯燥的讲解,而是通过形象的说明,引导孩子“悟”出左右结构的汉字的书写特点,及每个字的搭配情况。我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左右结构的字,就像两个好朋友在一起。只不过这两个好朋友都不一样。有的一个胖一个瘦,有的一个高一个矮,有的两个身材差不多。但是他们在一起就变成了不一样的字。接着我告诉孩子们,要想让两个好朋友高兴地在一起不吵架,就要仔细观察,合理地安排他们的位置。这样,孩子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就接受了老师传授的写字要点,学起来更轻松了!

各种结构形态的汉字都有规律可循,各有自己的特点,只有让孩子弄清同一类型汉字的结构特点,归纳出书写要点,才能帮助他们准确把握书写规律,为写好字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方法“铺”路

1、故事激趣法

小孩子爱听故事,尤其是低段的孩子。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经常用讲故事的形式,把孩子引入到教学的内容中去,一般都将故事排在生字教学的导入部分。选择的故事情节尽量与教材内容相符,并注意语言的生动、形象,这样孩子就会很快地进入到写字的角色中去。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把书写要点融入故事,边讲故事边板书,孩子们既易于理解要点,又能对书写充满期待。下面就以“也”字教学为例简介自己的笔画故事教学。

虎妈妈有两只虎宝宝,她非常爱他们,喜欢紧紧地保护着它们(第一笔“横折钩”的折笔向左斜)。老虎兄弟俩经常打架,妈妈让他们俩保持距离(“横折钩竖竖弯钩”三个笔画的竖间隔距离要均)。

老虎兄弟争强好胜,正在比谁站得高呢,结果老虎弟弟赢了。(第二笔“竖”的起笔比“竖弯钩”的起笔高。)

哥哥可不服气了,他心里想:我高不过你,那我就要占领更多更多更多(竖弯钩夸张地写得很长)的地盘。(第三笔“竖弯钩”的弯要长,远超过“横折钩”的折笔。)

这样,孩子们既学到了写“也”的方法,又尝到了听故事的学习的乐趣,达到了一箭双雕的效果。

2、观察想象法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孩子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导孩子对抽象的汉字加以想象,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心中。

在一二年级写字教学中,怎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认真观察思考呢?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拟人化的想象,让一个个汉字变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如,我在教“木”这个字时,我引导孩子观察:小朋友看“木”字像什么呢?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 ‘木’字就像一个小女孩穿着裙子,两边的撇和捺像张开的裙摆,中间的竖像露出的脚丫。”其他孩子听完纷纷点头,都说太像了。我马上相机引导,这个小朋友真会想象。撇和捺就像裙摆,不过你们要注意千万不要把裙子穿得太长了,超过了脚丫,不然绊到摔倒可就不好了。……孩子们听了我的讲解都哈哈大笑,但是他们在笑声中不仅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记住了“木”字的字形特点,产生了书写的欲望,因此在田字格中写出来的字非常到位。

3、评价激励法

激励是评价孩子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小孩子活泼好动,好胜心强。针对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经常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孩子的写字作品。平时,我在教室后面黑板的写字栏里,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谁写的字更漂亮。这样孩子就可以经常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了解自己在班中的位置,而且时常能听听同学们的建议、夸奖。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孩子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孩子都有可贵的上进心。

对于班上书写相对比较落后的孩子,我也在班级内长期开展“写字大擂台”活动。每周根据孩子的写字水平选出一名擂主,让落后的孩子以此为目标进行努力。相隔一周就对这些孩子的写字作业进行评选,对于有明显进步、打擂成功的孩子,在班上点名表扬,展示作品,颁发表扬信,给予鼓励,确保他们的写字兴趣。

4、教师示范法

教师的表率作用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影响,也是使孩子直接获取感性认识的最佳方式。“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潜移默化的引导。因为孩子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教师一手漂亮、流利的字,如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谱出优美的乐章,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孩子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所以我在平时的课堂板书、作业评语,都注意示范引领,展示给孩子的是一个个规范、端正、整洁的正楷字。有时一个字写不好,我还写上好几遍,目的是让孩子像我一样认真地写好每一个。个别辅导时,我经常走到孩子中间去,握着他们的手,让孩子看着老师写一写,使他们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这样才能给孩子作出良好的榜样,真正做到以身示教。

四、习惯“修”路

要想保证道路的畅通无阻,就需要定时的维修、保护。在孩子的练字过程中,尤其要时时关注孩子良好写字习惯的培养。因为,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孩子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持之以恒,认认真真写好每一个字,做好每一次作业。当然,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就像道路维修一样。所以,当孩子在写字时疲乏了,这时候好的写字习惯就会在孩子的身上积累强化成为“定势”,使他们自然养成认真写字的态度。

为了让孩子养成长期的良好的写字习惯,我采用了“五官科口令”教学法:比如,1,该写字了,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做才能有条不紊?师生开始这样的对接口令:“一、二”—“翻本子”;“三、四”—“垫垫板”;“五、六”—“拿铅笔”;“七、八”—“坐坐好”;“九、十”—“开始写”。孩子们一条条对着口令,在口令的指导下,他们的双手有序地工作着。有的孩子写着写着,腰弯下去了,头低着了,我说一句“抬头”,孩子们对一句“挺胸”,立刻让自己即将偷懒罢工的“头”和“胸”重新工作起来。2,写字时,我说“写字时”,孩子们接“一尺、一拳、一寸,记心间。”孩子们边说边用手比划,检查自己的握笔和写字姿势是否标准,并牢牢地记住了这三个“一”。

这些对接口令通俗易懂,孩子轻轻松松地吟诵,认认真真地模仿,长期坚持下来,很容易就做到了正确的握笔方法、写字姿势等。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它无疑是世界上最奥妙、最具生气、最具智慧的字。行走在快乐的写字路上,让孩子不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一到写字课,就欢天喜地地叫着:“哦,写字喽!”。

 

作者:张细梅

学校:福清市滨江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