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陈华晶:让自主阅读在语文课堂上亮起来

发布时间:2015/1/20 10:41:02

 

 

自主阅读是指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相机启导下,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以读促思,自能通解,积极主动地感悟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自主阅读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

一、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以读为本,获得感悟

按照课程标准解释,语文课程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其基本特点的课程,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其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特性,不能变,也不应该变。否则,语文课程就变味了,变形了,变质了。语文课也就不再是语文课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识字、写字,通过读书学会读书,在一定的语境中理解词语,品评词语,在读书中揣磨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等等,是不能变的,不但不能变,还要抓住不放,做得更好。一句话,语文课就是要让学生在绝大部分时间里学习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和口语交际,这就是语文课上的学生言语实践活动。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花瓣飘香》这一课的课文通过写小女孩对母亲的照顾,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虽然是小孩子,但在这个世界中,用自己的脑袋、双手,也能够奉献出自己小小的爱心,这也是中国特有的孝文化。课文内容贴切儿童生活,语言大部分浅显易懂,读来亲切。在教学中,我努力注重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注重读,找到反映小女孩懂事的句子,读后品,悟出小女孩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我”受她的影响也送给母亲一盆月季,悟后运用。

二、强化自学阅读意识,重视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以读为本”不是一遍一遍地呆读、傻读,而要有目的、有层次、有效率,随着目的、层次的不同选择最有效的朗读形式。从教学《花瓣飘香》一开始,我就让学生读课文,可以默读,也可以轻声速读,遇到难读及读不通之处也可以朗读。读时的要求只有一个,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我觉得初读课文,主要目的是整体感知课文,要让学生读通课文,解决字、词、标点问题,如果初读课文时就向学生提一大堆的要求是不可行的。因为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连字、词都未过关,怎么去评品欣赏作品,怎么去剖析作品的构思过程与写作特点呢?

第二步,学生在扫除了字词上的障碍以后,就要深入自学。我在检查了学生的生字词之后,便让他们再次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个小姑娘是个怎样的女孩?为什么?在文中找出依据,所谓依据就是课文的有关语句,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其实也检查了他们对课文的朗读程度如何。这一次读课文,是学生自主阅读关键的一步,我的目的不仅仅是上述一点,而是让学生充分地自主阅读。这次读,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作圈画、批注,引导他们将不懂的问题,当时的想法及时地批注在天头地尾,左旁右白上。

三、及时纠错,为学生指明自主阅读的方向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说:“在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展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驭知识的情感会更加强烈。”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就予以鼓励,不要怕学生失误,而是要千方百计找出其值得肯定的地方,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上进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才能促使学生的智能与情感和谐发展。

当然,学生虽然能够极其踊跃地发表个人的见解,但难免也有出错的时候,学生的理解往往与文本意义大相径庭,闹出一些笑话来。必须依赖教师的引导,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三袋麦子》为例,学生对小猪、小牛、小猴的做法往往会引起争论。本文的意义在于告诉我们,生活要像小猴一样,善于计划。但部分学生会简单地理解为:小猪的做法不对、小牛的做法也不对,只有小猴的做法对。出现这种错误性解读不能不置可否,更不能为了课堂的活跃,对学生进行鼓励表扬。错就是错,要及时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告诉他们对这些话题不能简单地用对或不对来评判。

四、课外延伸,给学生开拓自主阅读的广阔天地

学习语文要更新观念,打开思路,应认识到课本以外的生活更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教材,教完一篇课文后,应该赋予文本更多的内容,要让学生把学得的知识或经验用于实践,要在学生的学习中注入新鲜的生活源泉从而“盘活”知识,在实践中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例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后,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拉萨的图片和资料,上课时,请学生把这些资料介绍给大家。这样不仅巩固了已学到的内容,而且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拉萨的天空为什么这么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学会查“无字词典”》学后,让学生经常在生活中查“无字词典”,活学活用。《航天飞机》学后,请学生搜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比比谁搜集得多,看看谁介绍得清楚明白。这就巧妙地把课内教学和课外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的情境,为学生架起一座阅读对话的桥梁;要善于细心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热情鼓励学生的创造和智慧;要善于给学生一块宽松、和谐、民主、激励的土地;要善于不断地为学生创设新的语境,让学生多说、多议,说出“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多种个性,说出绚丽多彩的课堂教学,从而使阅读真正成为一门飞扬学生个性、灵性的艺术。

 

作者:陈华晶

学校:宁德市古田县罗华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