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发布时间:2015/1/26 8:40:31
摘要:新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因此,要还给学生问的权利,留给学生读的时间,让给学生讲的机会,并纳入练的安排,教给口语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主动 问 读 讲 练
在大力提倡课堂教育素质化的今天,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主动高效地获取“有活力的知识,”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修改后的新大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而我们知道,拥有时间才能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一、还给问的权利
传统教学模式是师问生答,思路是在老师限定的框架里,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课堂未能体现主动性,久而久之,许多学生不仅不会思考,而且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缺乏问题意识,提不出问题来。而我们知道,21世纪是科技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知识信息日益膨胀,新问题层出不穷,所以我们旧的教育方式,教学思想,教学观念不革新,很难培养出有创新意识的人才。没有问题就不会学到真知,不会问就不会真正地自助地学习。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应把问的权利放给学生,“学贵有疑”,让学生提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特别鼓励学生质疑,赞赏奇思怪想,允许出错。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差异,在质疑时提不到点子上,重点上,教师应以鼓励为主,消除他们的畏惧心理,激发他们的质疑热情。可以说没有探究的发生,没有疑惑的目光,也就没有对疑问的回应和释疑后的愉悦。常让“质疑”入课堂,使学生在学——思——疑——问——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学生有问的权利,培养学生会问的能力,有问的兴趣,好问的习惯。
二、留给读的时间
课堂40分钟是个常数,教师讲的多,问的多,留给学生读的时间就少了。把时间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多读。语文大纲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教材选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语言点,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可根据教材特点斟酌读的方法和重点,采用什么方式读,哪些句段重点读,用什么情感读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书读百变,其义自见”就是让学生多读。这样,文中所蕴含思想感情,才可能在朗读中得到充分表达,而通过朗读的反复训练,学生的语感增强了,技能提高了,词汇丰富了,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习作或表达之中,取得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让给讲的机会
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重要。要多提供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目前,课堂讨论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采用。在讨论中应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其他同学,并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做到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发言,对于正在讨论之中暂时还不能明确的问题,不宜太早给以挑明,特别对那些平时学习差的学生,要多为他们提供首先发言的机会,并肯定他们敢于大胆发言的勇气,使每个学生保持旺盛的表达欲望,养成大胆发言的好习惯。对于他们提出的不成熟或者错误的意见不能压服,不能讥讽。要采用语言,动作,眼神等提示学生,逐渐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鼓励学生坦诚相见,互帮互学,尽量做到学生能说的,让学生自己讲。
四、纳入练的安排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或圈圈点点,或画画注注,或写写练练,这无论从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动静搭配,还是从小学生有意注意集中的规律来看,都是必要的。以往上课往往把练习(包括必要的课堂练习)常常被搁置课尾,拖至课外,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其实适时地操作——练是为了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获取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只有读写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只有大量的读写活动,才能实现知识向能力转化。操作要有足够的时间。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训练量的大小,训练要求的难易来确定操作的时间。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读书,观察,思考和讨论。唯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训练的过程,提高训练效益。如果训练时间不足,必然导致训练的效益低下。教师在课堂上应把操作有机地穿插在讲中,做到讲中有练和练中有讲相结合。
五、教给口语交际的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作为表情达意的口语,无疑是最直接,最敏捷,最便利的信息载体。它在所有传播媒介中最为常见。难怪有西方学者认为当今世界的三大武器:舌头,金钱,核武器。为跟上时代的步伐,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因此,我们要自觉地把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创设各种情景,增加交流的机会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交际活动,以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综合素质。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日常生活是学生运用口语最广泛,最频繁的领域,教师应指导学生把课堂上所接受的有关口语交际技能很好地运用到实践活动中,把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同社会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语文课堂上学生的问,读,讲,练是突出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必要条件。教师在教学中千万不要贪讲,好讲,挤用该属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为了突出课堂主体,让课堂成为自主学习的新天地,老师一定要大胆放手,科学地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作者:黄秀全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