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吴淑兰:含蓄审美心理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5/1/26 9:21:10

             

中国人是含蓄的,说话含蓄,办事含蓄,连生气也含蓄,这种含蓄和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这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这种文化传统心理——含蓄审美心理,在一代代的中国人身上得到了传承。  

一、我国传统文化含蓄审美心理

追根溯源,这种心理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翻开中国的文化历史,是一页页含蓄的历史。

看中国的绘画,象八大山人的画,多为枯枝,败叶,顽石与倦鸟,且极其简练,画面上常留有大片空白。仅从画面上看,不能算美。但细品之下就会让人联想到什么是失意孤独与愤世嫉俗。宋徽宗时,绘画中的这种含蓄之风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宋徽宗考官,绘画为一考试科目。评判的标准不是画技,而是要看是否有诗意。这里的“诗意”,实际就是含蓄。如有一年他出了一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第一名的画,上面画满了层层山峦和茫茫树丛,就是不见寺庙。但画有一个和尚在溪边汲水。可见那寺必然隐在那山后或树丛林,要不哪来的和尚呢?细品之下寺庙跃然纸上。 

而含蓄写法在唐诗、宋词中更是倍受推崇。无论是唐诗,还是宋词都非常注重意境的创设,或借景抒情,或借物言志,言简而意骇,常能给人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此诗确实含蓄镌永,余味无穷。其字面意思简单明了,但是由于用字含蓄,而产生出审美的多义性,从而使不同的人读后产生不同的感受,或宁静悠远,或空寂惆怅,或其他。都表现出深远的情志意趣,因而深受人们喜爱而传诵千古。宋词有婉约派,婉约是宛转含蓄之意。婉约者欲其辞情蕴藉婉约,其风格是典雅涪婉、曲尽情态;象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几道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名句,不愧是情景交融的抒情杰作,句中无半句情语,借景抒情,情寓景中,含蓄委婉。

二、含蓄审美心理对现代汉语的影响

含蓄心理在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心理得到了延续,所以中国人在谈话中,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甚至在宣传广告时都表现出含蓄的审美心理和含蓄的接受心理.当一个人太过直白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时,在我们看来是很土的;在小说中看到一些过于明白的字眼,我们会觉得这部作品太浮浅,没有深度;而看到一则过于明显地显露商业用意的广告,人们会从心理上去排斥它,怀疑它.与此相反的,则会受到中国人的青睐,是智慧、素质、信任的标志。 中国人追求话语优美而含蓄,有含蓄的审美心理。邢福义认为:“中国人一般文质彬彬,以含而不露为美。”王希杰认为:“话语的优美和含蓄是汉语修辞的优秀传统。”“天下之至文,莫妙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苏东坡语),而中国修辞学中双关、反语等传统辞格,是委婉、含蓄表达思想的最佳形式。无论是文学作品、言论,还是公益广告都是在传播中华民族的道德思想、价值观念、生活习俗等内容,其表达方式也必然要适应中国人的审美心理,才能有效地拉近传播者和公众的距离,使二者之间有亲切感。 

让我们来细细品味就在我们周边的语言含蓄:

1. 一语双关,委婉含蓄。

双关是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意思的辞格。曾看过几则公益广告:

(1)“痰纸”一挥间,风度逝矣。

(2)越抽越短……

(3)我是生命,请君足下留情。

例(1)是华东师范大学校园里的一则公益广告。“痰纸”与“弹指”谐音相关,“痰纸”指具体的废纸、垃圾等,“弹指”泛指细小的动作行为,一语双关,既提醒人们不要乱扔垃圾,又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小节,用语委婉而含蓄。例(2)是2002年5月16日《扬子晚报》刊登的一则提倡戒烟的公益广告的说明文字。该广告采用图文搭配的形式,图形是一支香烟,上标“短寿牌”三字,烟身分三段,分别代表30岁到100岁的年龄,图案下有四个醒目的大字:“越抽越短”。图案浅显易懂,“短寿牌”一语中的,广告的文字说明虽只有四字,但一语双关,意味深长。“越抽越短”表面指香烟越抽越短,实际上指因吸烟导致生命越来越短的事实。表达含蓄曲折,省略号余声未尽,留给人们深深的思索。例(3)中的“足下”有两个意思:一是“脚下”,二是一个表敬的古语词,表示对人的尊重。在这里一语双关,既表达了要倡导的观念,又流露出对人的尊重,语气委婉平和。

2.反语表现,诙谐有趣。反语是指故意使用与本来意思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本意,也称“倒话”、“反话”。通俗地说,就是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反语也必须有表里两层意思,而且说写者的真正的含义不在表层的意义上,而在深层的意义上。”运用反语,可使语言耐人寻味。有一则提倡戒烟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

吸烟有三大好处:一是保持冷静——香烟刺激神经;二是防盗——吸烟的人经常咳嗽,盗贼不敢进屋;三是永葆青春——吸烟的人不等衰老就死。

这则广告巧妙地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把坏处说成好处,风趣幽默,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思吸烟的危害,比正面直说效果更好。

3、形象生动的成语、比喻、歇后语,以及古诗词新用。

我们对含蓄的喜爱使得我们产生了大量的成语和比喻。这给我们的文学增加了无穷的魅力。在描述一件事情时,用只有几个字的成语来描述,不但使文字得到简练,还可以令人回想起这个成语之后的悠远的故事,大大丰富了文字的内涵。象描述姑娘漂亮,用“倾国倾城”,或“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姑娘到底有多美?您只要想想连月亮和花儿都自惭形秽,那要有多美,或者想想成语背后的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杨贵妃、王昭君、貂婵、赵飞燕,就知道这人什么样了。您学校里的校花路过花坛时,花也没有羞得不开了吧。这比又是眉毛又是鼻子又是腰身的大段文字更生动,更简洁,且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写比喻句也是中国人特别擅长的,就连一年级的小朋友都会说出几句比喻句来,比如“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在表达时间的无情流逝的描述中,中国人可是太多的经典比喻了,“时光如梭”“如轻烟被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吸取少年时,花开堪折只需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等等,这些语句的表达比一名“时间过得太快了”更加形象化,也更有感染力。

中国人也特别爱说歇后语,歇后语往往是蕴含着一个典故,或者是谐音, 什么是“聋子的耳朵”,什么是“外甥打灯灯笼”,“孔子搬家”又如何?如果你没有很快地联系上这个典故,或者想到它的谐音,就可能一点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古诗词到了现代仍在我们的语言表达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家常会用“红杏出墙”来形容婚外恋,用“小荷才露出尖尖角”来夸奖哪个小伙子年轻有为。若是哪位仁兄失恋了,朋友们肯定不会让他“借酒浇愁”的,或许还会用“天涯何处无芳草”来开导对方。古诗词的新用,也是中国人含蓄情结的一种表现出方式。

多了比喻、成语、歇后语、古诗词,表达的方式多了,含蓄了,语言丰富了,也更耐人寻味了。

总之,现代汉语中,对反语、双关、成语、比喻、古诗词、歇后语等,这些语言表达方式的使用,都反映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和喜爱。这种含蓄审美心理的传承体现在了现代汉语中,也影响着现代汉语的发展。

 

作者:吴淑兰  

学校:泉州市洛江区实验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