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李丽辉:激发兴趣 活跃课堂

发布时间:2015/1/26 9:28:55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多由老师讲授,学生按贯例听课、完成课后作业,很少组织学生进行探讨,学生学习多处于被动状态。学生对知识不是积极获取,而是消极掌握,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思维迟钝、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死气沉沉,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效果。我采用了以下做法:

一、提示要点,激发兴趣

学生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往往只看故事情节,不知如何分析理解课文内容。我根据课文的特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思考,以达到教学目的。如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这篇课文篇幅较长,采用传统的逐段讲读法,需要3至4课时才能教完,而且把一篇情节生动、爱国情感强烈的文章教得支离破碎。学生不但没有受到深刻的教育、感染,反而觉得厌烦,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先熟悉课文,然后教师只抓住课文的题目“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抓住题目,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㈠这句话是谁提出来的?㈡他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提出这样一句话?㈢读完课文再来看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根据以上三个问题学生学得非常认真,在阕读过程中,思维活动也非常活跃,在完成第二题的要求时,学生不但掌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知道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同时理清了文章的层次和作者的思路。在完成第三题要求时,学生经过讨论交流,明确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所饱含的什么的爱国情感。在课堂上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维以及同学之间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能各抒已见,把自己对问题的认识与见解发表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的态度。因此,只用两节课就完成教学任务,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教材,启发想象

有的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智力因素,我在教学中根据现有的事实,启发学生联想,找出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如:《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是讲台湾的一位青年在刚结束的地震后依然为大陆患白血病的青年小钱捐赠骨髓的事情。我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思考:小钱康复后,在现在两岸来去这么方便的情况下,小钱会想去见一见当年那位捐献骨髓的台湾人吗?此时就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另一个高潮,学生讨论着,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一致认为一定会的。我趁势问:他们两位见面后可能是一种怎样的场景呢?请4人一起讨论。孩子们热烈的讨论着,设想了许多他们见面时的场景,学生的想象我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学生为自己积极努力获得成绩感到高兴,在此基础上我又指导学生试这把他们想象的场景写下来,续编故事,这样既练了笔,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学生不仅兴趣浓,而且也非常乐于做这项作业。

三、鼓励挑战,展开讨论

学生随着自学能力的提高,会经常对教师的讲解、同学的答问,甚至对教材提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同看法,对学生的创见我一边加以鼓励和表扬,一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通过讨论和争辩,求得统一认识,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在学习《她是我的朋友》这课讲的是战争时期,在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小女孩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一个叫阮恒的孩子一位输血后自己就会死去,可是他仍然献血个那小女孩,事后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她是我的朋友。学生对这个情节提出了异议,有的说: “这样写不符合实际情况,有谁会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一个朋友的生命? “有的说:“对,而且他们也不是兄妹,没有血缘的关系?” 还有的说“就算是亲兄妹也不一定会这么做。“大家一致认为课文这样写不符合现实的情况。我一边表扬他们思考的很认真,一边说:“舍身救学生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情况事迹大家还记得吗?这位老师认和那些学生有血缘关系吗?”顿时大家都不说话了,我又问“汶川地震时那二年级的小林浩是怎么救人的,你们还记得吗?”于是我又把解决问题的任务仍交给学生自己,“大家都认为这样写不合适,作者为计么要这样写呢?”这一问立即又激起学生的浓厚的兴趣,于是学生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深入思考为什么。有的同学说:“当时是战争年代,朋友们患难与共,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的同学说:“阮恒很高尚,他把朋友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在这样一番思想的撞击之后,孩子们再来继续学习这篇文章就更感兴趣,体会更加的深刻。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研究性的教学方法,学生就能变被动为主动。就能通过自己独立地,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避免了学习的盲目性和死记硬背的现象。所获得的知识就能够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并在实践中正确运用,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热烈的情感和独立自主的性格,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作者:李丽辉 

学校:三明市实验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