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苏月清:开展有效阅读 促进个性发展

发布时间:2015/1/26 10:29:31

 

摘要:阅读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阅读兴趣、阅读信心的培养以及阅读质疑能力、自主合作学习四个角度试图揭开有效阅读的培养途径,使学生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显现,使学生个性化发展在阅读实践中得到印证。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信心;质疑能力 ;“有效阅读”;自主的学习;个性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是个性化发展的途径之一。”因此,要使学生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个性的发展在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指引。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促进均衡发展

学生由于家庭成长背景、个人经历、阅历的差异,对阅读的欲望和兴趣大相径庭。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前,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耳濡目染,已经接触到许多中外优秀的文化,具有较强的阅读欲望和阅读能力,当学生的识字达到一定量之后,又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读书给学生带来了无穷无尽的乐趣。他们可以尽情倘佯在作者提供的情境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或暗自发笑,或潸然泪下,或惊叹不已,或冥思苦想,他们的精神世界就这样成长着,就这样丰富多彩地发展着。

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差异,缺少阅读习惯的培养,对阅读乐趣缺乏直观的认知,没有了解世界的积极性,在他们眼里,阅读是乏味的,被迫的,无用的,对世界最强烈的的求知欲望在这里戛然而止。作为学校可以从培养阅读习惯、享受阅读乐趣、制定阅读计划、交流阅读心得等方面引导学生热爱读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感受作者的情感,触摸生活的细节,发现美好的事物,陶冶情操。

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师应该注意课内外的衔接。既不应把学生的语言等各方面的积累局限于课本、课堂,也不能放任自流、不作启蒙,这对学生个性无疑是一种伤害。要鼓励学生敢于阅读,培养他们先说后问再议,积极参与学习的好习惯。喜欢问“为什么”的,就向他介绍科普类的读物;对故事书比较偏爱的,可以向他介绍童话名篇。一些写作水平较高的,在鼓励的同时,可以向他推荐一些同龄人的优秀作文选,使他的眼界更开阔,促使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更加丰满,使他们得到“均衡的营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增强学习活力,提升阅读信心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而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总希望从学生口中说出我们所设计、所需要的答案,才认为达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更有甚者,局限于标准答案,把很多更有见解思考直接处理掉。这样做忽略了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扼杀个性,扼杀创新,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要从期待答案中走出来,让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有见地的意见,让创新精神在他们个性化的思考中闪耀。其次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对中下等生的照顾,让每一个个体都参与到思考中来,发挥个性,发展创造力。再次教师要构建和谐课堂,突出教室环境的美与和谐,充分发挥环境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方面的熏陶作用。如充分利用黑板报抄写、贴纸、绘图等学生熟悉喜爱的故事、童话、图形,让学生常常对其中的故事童话产生浓厚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要研究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活动,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闪光点,树立参与学习的信心。在新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创造民主、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愉悦、活泼的氛围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三、培养质疑能力,挖掘学生潜力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有学习的动力。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想象,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知疑能力的培养。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学会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从而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使个性的思考在课堂得到发挥,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极有价值,有时甚至能问到点子上,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如果教师倾听学生质疑问难,善于挖掘学生潜力,从阅读上可以极快提升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生死攸关的烛光》时,先播放图片,激情导课。再板书课题,齐读课题,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质疑:

生1:“生死攸关”是什么意思?(师:抓住了课题的关键词,真棒!)

生2:课文围绕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师:你是想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相信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的。)

生3:为什么说烛光关系到生死呢?(师:你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内容真好,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

师:一根小小的蜡烛,居然能关系到人的生与死,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生死攸关的烛光》,就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

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此时喷涌出热情的火花,教学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住了学生。

四、充分信任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信任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讨论声中把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要让学生感觉学习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学会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重视有效参与;让每个学生学会面对陌生领域,自己去收集、筛选资料,寻求答案,感受到阅读学习是一件很舒服和愉快的事情,激起了阅读兴趣和阅读愿望。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有了内在的驱动力,在加上正确的读书方法和主动质疑的探索精神,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不用扬鞭自奋蹄”的境界。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实现高效率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见解、表现自我、展示才华,让孩子的个性在阅读教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商务印书馆,1979,144

[2] 孔子《论语·雍也》[M].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3]叶圣陶.叶圣陶教育名言〔J〕,教师茶座,200901

 

作者:苏月清

学校:晋江市安海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