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景:个性化作业的设计点滴谈
发布时间:2015/1/27 9:14:06
“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前提,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设计富有个性的作业,尝试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给予孩子选择、体验、实践和探究的空间,让他们在巩固知识的同时进行快乐地实践和创新。把学生从繁琐、被动的作业中解放出来,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大教育背景中去创造性地寻找自我,正确地认识自我,给每个学生完成作业过程以真实的评价,感性的评价,创造性地评价。下面我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
一 、根据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班的学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学习习惯、生活环境的限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能力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学生作业不能一刀切,齐步走。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我针对学生的差异,将作业设计成难易有别的A、B、C三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组。基础差的学生做A组的一些基本练习,如生字、词语、背诵等巩固性练习。中等学生做B组练习,主要是对知识的理解和简单的应用。成绩优秀,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做C组难度较大的作业。例如在教学《穷人》一文时,我出的A组题,是让学生设计生字卡片,主要目的是让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生字新词;设计的B组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以及练读带省略号的句子,试写省略号的句子;设计的C组题是为班级中的优等学生有一个发展的空间,“温暖和爱是可以传递的,请你续编《穷人》的故事,把它写下来。”进行个性化的习作训练的同时还让他们学会了爱和感恩,受到了心灵的熏陶。
在这样具有层次性的作业过程中,分别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在解答ABC三个等级的题目的过程中,用感性化的“ 星星”来加以评定,把对学生的肯定用一种特定的符号表现出来,使他们对自己有正确的自我认识,产生正确的自我评价观。也让他们在实践操作中不断向自己挑战,A级题能出色完成的,也可挑战B级题;B组题能轻易解答的可以挑战C组题,在自我评定的过程中,也培养孩子一种新时代的挑战精神。
二、根据学生特长,体现特色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一本多彩的书,一首动听的歌。62个学生,62种性格,每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布置“特色作业”,其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如教学《桂林山水》后,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投其所好:喜欢绘画的,可以用五彩的笔画一画美丽的桂林山水;喜欢朗诵的,可以选配乐曲来在情境中吟诵;喜欢写作,可以想象作者往前游览还会看到什么景物……把作业设计融音乐、绘画、朗诵、创作等为一体,充分地体现了每位学生的个性,从不同的角度寻找体味共同的情感基点——热爱大自然之情。在这样具有特色的作业中,不仅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而且更重视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在作业之后,让每位学生为自己打打分,凸现自我评价的能力。教师也可以用“爱心卡”“星星卡”形式,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的表现逐一评价,如“从你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中把我们都带到了古木参天,雪峰插云的人间仙境……”“你奇妙的想象真是引人入胜!”“你的画中藏着一首美丽的乐曲!”等等,让学生在自己的表现中得到一种成功的动力。
三、联系学生生活,布置生活作业
有这样一本书——书中没有一个字,却处处都是学问;书上没有作者的姓名,但每个人都是书的作者。这本书的名字叫“生活” 。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要把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学生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生活、社会实践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1、联系学校生活的语文作业。
(1)是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阅览室,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努力做到“三个一”。即每天背一首古诗,每天读一篇童话,每周学会写一篇有感的习作。
(2)开辟校园文化阵地。如办班级手抄报,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写稿件,自行审编,自行设计版面;让学生写花坛苗圃的保护公约,写各种花卉介绍牌等。
(3)是每天晨读开展“一分钟演讲”活动,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当众演说,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这样开放式的作业过程中,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2、联系家庭生活的语文作业。
通过家长会议、家校联系卡、育子卡等形式,能实现家校双向互动的教育管理,让家长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教师及时进行家访检查,促进家庭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具体措施是培养学生给家长当“秘书”,职责是为家长写家庭档案、记经济收支账、写书信、写自家农副产品广告、写春联、撰写自家大事记等。每逢母亲节、父亲节、父母生日等可随机布置一些表达节日祝福的作业。实现这样的评定,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的基础上,让家长参与评定,为其打星星等级。
3、联系社会生活的语文作业。
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语文,随时可以学语文、用语文。每逢节假日,建议学生和父母去旅游,和同学做一些社会调查,参加自己喜欢的兴趣小组活动。可以让学生装模仿商人推销产品;可以组织他们为商家草拟广告;还可以就某一社会现象进行评论;为某条街道找错别字等活动。还可随机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家庭作业。
如利用“三八妇女节”让学生为自己的妈妈过节日,可以为妈妈献一首歌儿,可以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做一张贺卡献给妈妈。
如利用“教师节”,鼓励学生自己制作小制作,或画一副画写上最喜欢的话,献给最敬爱的老师。
如利用“重阳节”,布置学生为家里的老人过节,或采访作过贡献的老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受到关心他人,尊敬老人的教育。
如利用“国庆节”, 通过多渠道的信息收集,然后搞一个“国庆情结”的作品展示会,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吸收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作业过程进行评定,评选出“印象奖”“小博士奖”,整个评定过程,主要让学生自己对自己,自己对别人的作业作一全面的评价。孩子们也喜欢这样灵活,有人情味的评价。在这样的评价中,让孩子找到自己心灵的慰藉,即使错了,也是一种美丽。
再如让学生定时看电视,看时事新闻,然后谈感受。真正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中国,看世界,关注社会新动向,不仅利用作业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是一种自觉的学习,一种主动的学习,一种可以让他们找到自己位置的学习。尽管是小小的举措,但收益不少。孩子作业错误不及时订正的现象减少了,他们乐于发现自己学习不足的地方,弥补空缺。
四、依托语文教材,重视操作作业
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其实质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家的过程。它不仅能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而且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深刻。
1.绘画。结合教材的特点,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可以促使学生借助想像将语言文字还原成画面,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以促进学生理解课文,服务于语言训练。如教了《开国大典》这课,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你为庆祝64周年国庆设计一个吉祥物,并把它画下来。这样的作业,可以采用展示性评定的方式。
2.实验。对于一些实验性强、便于操作的课文,学完之后,可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实践一下,使其借助动作思维以外化内部理解,从而科学地理解教材。如教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我就布置学生亲自试一试,亲自做“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这个作业,让学生亲自感受科学家求实、严谨的科学精神。这样的作业,可以通过学习组内的小组评,用语言或星级来作肯定。
总之,丰富多彩的个性化语文作业的设计,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同时通过不同维度,不同方式的评价,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获得多方面的情感体验。这样的作业必然能让儿童兴致盎然地去完成,并满心欢喜期待着下一次作业。而且也增进师生情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者:林景
学校:福州市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