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刘庆文:引导学生领会环境描写妙处

发布时间:2015/1/27 10:12:47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很多课文有环境描写。人教版第十一册“回顾·拓展三”的“交流平台”要求学生理解领会事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事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联系,从而掌握环境描写的妙处。

一、衬托文本主题

文本的主题是借助事物表达的。而事物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富有特色的环境能突出地衬托其事物的特点,鲜明地映衬文章主题。《月光曲》九次描写月光,次次紧扣事物的特征。先通过茅屋的月光创设清幽的环境,激发贝多芬创作的激情;后通过联想中的月光下大海的变幻:粼粼的微波 → 卷起了巨浪 → 波涛汹涌,形象地表现出月光曲深邃的意境和旋律变化的层次 —— 起奏时,是“披上了银沙”;舒缓时,是“洒遍了银光”;激越时,是“穿过”微云;高昂时,是“照耀”着“波涛汹涌的大海”。写月色的静,反映宁静的心境;写月光的动,表现旋律的起伏,各具特色,极富变化。月光的生动描写,不仅形象地表现了《月光曲》产生的具体环境和动人丰富的内容,而且鲜明地寄托了作者对贝多芬弹奏的天才和美的情愫的赞颂。

二、展现时代风貌

文本应有时代感,作者对借以表情达意的事物叙写烙上时代的气息。而环境描写,间接或直接、含蓄或直露地印证了这一特征。《詹天佑》一文中通过对当时的社会环境介绍反映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重大意义。“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外国报纸称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生,实则是他们瞧不起中国工程技术人员,是对中国人的蔑视和嘲笑。在他们眼里,任命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是个不切实际的空想,只有依靠外国人才能完成这个艰巨工程。他们的话里还隐含着说明京张铁路沿线地理环境的恶劣,修筑铁路的工程十分艰巨。这样写,更能反衬出詹天佑为国分忧的爱国主义品质,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旧中国的落后。

三、展现人物形象

在写人的记叙文中,环境是人物赖以活动的舞台。性格特点与环境特点的协调性,是事物和环境联系的又一显著特征。1、凸现人物形象。《少年闰土》一文中,在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和碧绿的瓜地的背景衬托下,闰土的可爱形象和机智勇敢的品质特点更加鲜明突出,栩栩如生。2、展现人物心理:《怀念母亲》通过“看”(“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和“听”(“我仰躺在沙发上,听风路过窗外。风里夹着雨。”)两屋特定环境的描写,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之情。3、表现人物精神:《詹天佑》一文中,开凿居庸关隧道“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这样描写,把詹天佑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品质淋漓尽致表现出来了。“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他设计了“人”字形线路,表现了他创造才能,这来源于他爱国精神的动力。这里,环境描写为人物精神的表现创设了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渲染艺术氛围

环境渲染氛围,是为了更好地烘托事物,表现主题。《穷人》一课中屋外“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的气氛渲染,是为了衬托渔夫劳动生活的艰辛和桑娜对丈夫命运的焦心,这是气氛的正面渲染。而《唯一的听众》父亲和妹妹听“我”拉琴是“我拉小夜曲就像是在锯床腿”,被说得一无是处;老妇人听我的乐曲是“平静地望着我”没有指责,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在我的心里产生一种鼓励。同一个景物,通过不同描写手法也可渲染不同的环境气氛,如琴声,难听“像锯床腿”,优雅“带来快乐和幸福”。这些表现了作者观察、构思角度的多棱性和艺术表现手法的丰富性。

五、推动情节发展

情节是事物和环境的总和,事物及其环境的变化推动情节的逐步展开。如《穷人》,“风掀起她的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敲打着邻居小屋的门。”在寒风里,使“我”想起了傍晚就想去探望的那个生病的女邻居。接着说:“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的特定环境中,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就“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塑造了桑娜宁愿自己吃苦,也要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六、渗透作者情思

一切景物都融入情感,《最后一头战象》一文中“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清波荡漾的江面”表达了战象的感情高尚纯洁。“哗哗流淌的江水”好像嘎羧在向战友诉说人们对战象的崇敬。“火红的朝阳”渗透作者对嘎羧善良、忠诚的赞美和歌颂。《金色的脚印》最后一段“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雪地里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预示着狐狸一家又开始了甜蜜欢乐的生活。这种光芒不仅要用眼睛来观察,更要用心来感悟。“金色的光芒”是动物那种真切感人的浓浓亲情的光芒!充满了作者对人类努力创造的和谐美好的地球生活的光芒。

总之,文章的环境描写貌似简单,但其内涵不可小觑。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可以让学生充分领略到阅读的“妙不可言”。

 

作者:刘庆文

学校:漳州市南靖县和溪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