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珍:走向综合,享受精彩
发布时间:2015/1/30 11:14:52
摘要: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既是一种新的教学内容,也是一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它强调自主,注重合作,加强实践,强调综合。
关键词: 语文综合性学习 生活 书本 学科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重的一个内容,体现了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如课标所指出的那样,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在于“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综合性学习以其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特点,更能在发展学生主动探索、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综合性学习,特别是以单元主题方式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时间大都需要一至两周,如何让综合性学习设计得更科学合理,开展得更扎实有效呢?我们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以下谈谈我们的一些建议:
一、与社会生活的结合
生活和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设计的活动应该密切联系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也就是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的确,社会生活是一片广阔而绚烂的天地,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学习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如我们开展“生活中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很大,为了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加大识字量,巩固已认识的字,我们让学生认自己生活中的字。如同学的名字,学习用品,商店名称,食品包装纸,路牌站台上的字,影视等。利用身边的语文学习资源,让学生养成处处识字,时时识字的习惯。
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后,让同学们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只要我们走进社会,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语文是活生生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只有将综合性学习的营盘扎在生活的土壤上,才能焕发出惊人的魅力,才会折射出生活的光彩。这就是鲁迅所羡慕的高墙外的另一番天地。
二、同书本的融合
教材是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便利、最高效的凭借,为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选题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素材。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所选入的课文中,从内容到形式皆具有很强的典范性。许多内容还具有深刻的教育性和丰富的知识性。教师可以凭借教材中文本的特点或学习主题来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对教材进行有效的拓展和延伸,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升华。
如《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组的一个主题内容,围绕这个主题,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是了解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学生有的组成风俗习惯组,查找资料、看书、上网,走进电脑室,将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各地进行比较,追溯它的起源与演变,收集人们开展活动的照片,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有的组成民族艺术组,收集各种门类的艺术图片,并针对图片进行解说;有的组成民间艺术组,了解各种艺术,收集实物,并作相关介绍;还有的组成学艺组,专门向长辈请教,学习剪纸、书法等,一幅幅作品尽管稚嫩,却倾尽他们的心血……真是多姿多彩,异彩纷呈。从学生生龙活虎的表现中,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学生的潜能是如此巨大。我们惊喜地看到,原来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就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一潭活水。海阔任鱼游,天高凭鸟飞,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那一片海,那一番天。学生从校内走向校外,从课本走向了社会的大课堂,去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培养了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跟各学科之间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过程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体现语文知识和能力的实际运用。因此,语文综合性学习必然要和其他学科相结合,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倡的跨学科学习方法。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综合性学习找准“结合点”,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各科知识去解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文后安排了一次“成长的故事”的综合性学习,我就引导学生通过访问、阅读、上网搜集、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别人成长的故事。在展示学习成果的环节中,我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展示学习成果。有的把小伙伴的成长故事编成短剧,几个同学一组进行表演出来;有的把收集到的伟人或名人的成长故事画下来,以连环画的形式来讲述;有的把几个名人成长故事编成手抄报,甚至还有的把名人故事配上图片运用所学到的电脑知识制作成电子演示文稿……在这一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把在舞蹈、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中所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多种汇报交流的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在不同的内容与多种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次次综合性学习,像颗颗大珠小珠,粒粒落在我们的课堂上,落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虽然我们有了实践,有了尝试,有了收获,但我们依然有许多困惑之处:该怎样在综合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应怎样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我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个着眼长远的课题。“路漫漫其修远矣,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语文出版社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学习与辅导 杨再隋等编著
2、浙江大学出版社 《语文活动课的理论与实践》 主编 唐文英
作者:郑爱珍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平海西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