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红:尊重主体 倡导探究式学习
发布时间:2015/1/30 11:17:37
摘要:《201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每个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学得主动、轻松、快乐。结合《恐龙的灭绝》一课的教学,首先从兴趣铺设,激发主体意识;再从强化自主探究,激发主体热情;接着从注重合作探究,激发主体创意;最后从探究创新,张扬主体意识等方面进行尊重主体、倡导探究式学习,不仅丰富语言积累,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尊重主体 自主 合作 探究
《2012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1]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人的理解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通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落实,学得主动、生动、轻松、快乐。
一、兴趣铺设,激发主体意识
著名的科学家爱恩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实践中,我也深深地体会到: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注意力最为集中,新的知识即刻接受,掌握得也牢固。因此,课堂伊始,老师就得千方百计地点燃学生的兴趣之火。
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我精心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情境:一上课,我故作神秘地悄声问学生:“同学们,今天有一些神秘嘉宾来到了我们课堂上,你们想认识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好奇起来,有的四处张望“在哪里?”,有的窃窃私语:“什么人呢?”见时机已到,我适时地播放 “远古的恐龙世界”录像,把学生带入了恐龙四处游走的远古时代。同学们个个眼放异彩,惊叹着:“恐龙的种类真多啊!”“恐龙真庞大啊!”……不少同学涨红了脸,眼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有的同学甚至激动得站起来,叫着:“哇噻,恐龙!”看到同学们的兴致高涨,我趁机导课。录像播放完了,无数的小问号在学生心中升起。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也是最疑惑的是:庞大的恐龙为什么会神秘地消失了呢?他们急着要答案,充满疑问的目光迫切地投向我。他们的眼光告诉我:学生们已经产生了主动探究的动力,我及时抓住挈机,学习新知。
二、强化自主探究,激发主体热情
翻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巨著, 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学有很大帮助,那就是——“儿童的精神中有一种特别强烈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这种需要能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在语文教学中,要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让学生亮出风采,教师就应当创造性地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自由、自主地争鸣,精诚合作,讨论他们认为有趣、有意义、有价值的知识;把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驰骋。
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是自主探究性学习最主要的特征。自主探究性教学主张教师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我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读书、思考、交流、讨论、质疑、解惑、获取知识,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解惑的过程也放给学生;尽可能给学生自主地、创造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在《恐龙的灭绝》教学过程中,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下放到每个学生的手中。当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朗读课文时,我明确地提出问题: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学生已在学习兴趣的激昂之中,脱口而出:课文主要讲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我趁热打铁,鼓励他们大胆质疑问难:“谁有什么不懂的请大胆提出来?”话音刚落,一双双小手高高举起,小到对字、词的不理解,大到对文中句子、恐龙灭绝的原因的疑惑等。每个疑惑都是活生生的个体用心探索的成果。此时,我适当地给予精确的点拨,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学生的探究锦上添花。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意注意的时间只有10——15分钟,容易分散注意力。为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我播放生动的课文动画,请学生边欣赏动画边思考: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几种?学生们屏住呼吸,被生动、形象、精美的画面深深吸引住了。动画播放刚一结束,许多小手再次高举,争先恐后,“老师,课文中恐龙灭绝的说法有三种。”“不对,课文中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四种。”“不对,课文中恐龙灭绝的说法有五种。”……孩子们争得面红耳赤。“到底课文中恐龙灭绝的说法有几种?有什么好办法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在这关键时刻,我让学生畅所欲言。“先找出描写恐龙灭绝的说法的段落,再看看每个段落有几种说法,问题不就解决了。”聪明的“一休”苏为韬同学不紧不慢地说。“请快速默读课文,比比谁又快又准地找出描写恐龙灭绝的说法的段落?别忘了标上序号。” 学生们的专注认真劲儿真令人感动,个性参与的热情在燃烧,很快地,一个个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一张张笑脸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注重合作探究,激发主体创意
《课程标准》指出: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交往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大力倡导团结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参与的态度,都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在小组中自己分工,学会与别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尊重别人的意见。在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发扬学生的主见,要重视学生在相互交往中表现的尊重、沟通、包容、成果分享、竞争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在《恐龙的灭绝》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都清楚恐龙灭绝的原因就在课文的第二、第三、第四自然段时,他们自主地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一段根据老师提出的学习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探究。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充分展现自己的智慧。小组长根据每位同学的平时表现及个人意愿进行合理分工,学困生解决较简单的字、词的理解,合作学习的重点、难点由学优生负责,中等生配合学优生;与此同时,学优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能主动、耐心地帮助学困生,督促、帮助学困生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在小组交流、讨论时积极主动地发言。在汇报学习成果时,有的小组更是别出心裁,富有创意,成立“恐龙灭绝的解说团”向大家解说恐龙灭绝之谜;有的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把自己扮演成恐龙家族中的一员,结合动画演示,形象、生动地通过肢体语言、面部表情、音调进行演示;有的小组成立“研究恐龙的专家组”,通过“记者”采访“研究恐龙的博士”向大家介绍恐龙灭绝的原因;还有的小组借助表格查找资料记载调查结果。小组合作是成功的,学习成果更是丰硕,令人感动,学生们看到老师的惊喜及同伴的赞叹,他们沉醉在学习的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
四、探究创新,张扬主体个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努力拓展“探究”时空,让学生在广阔的、合作的时空中,将知识更深层地探究创新,更大范围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认识问题的纵横联系,更加深刻地了解事物、研究事物,学以致用,使其体会到殊途同归的“大语文”教学观。
在教学《恐龙的灭绝》一课时,我鼓励学生对课文中提出的“恐龙灭绝”五种说法大胆地、有理有据地提出不同的看法;设计“神秘恐龙知多少”的大本营,开展竞猜、你问我答等游戏;给学生提供查询恐龙有关知识的途径,如《蓝猫1000问——恐龙专辑》或有关恐龙网址,让学生自主查询、探究,有的学生发现全球气候变冷是恐龙灭绝的原因,就选择了大量气候变冷的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挖掘了课文中没有的奥秘,丰富了对恐龙的了解,激发了对恐龙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又通过上网、查阅书刊等不同的渠道获取了有关恐龙方方面面的信息,如“为啥叫恐龙?谁给起的名?恐龙住在哪里?恐龙吃什么?恐龙的起源、恐龙的生殖、恐龙的灭绝、恐龙之最”等非常有趣的知识,俨然成了研究恐龙的“小专家”。课后,学生根据自己查找到的有关恐龙的材料,自己动手、动脑围绕“恐龙世界”主题制作一张张手抄报,然后召开“恐龙讨论会”,这时每个学生都成了研究恐龙的“小专家”,有的手里拿着自己的研究“报告”——手抄报,有的拿着自己写的调查报告,虽然仅有一百来字,但都是他们的探究成果。见他们有模有样地、大大方方地上台展示或与他人交流时,我激动万分——合作探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时的课堂已不再是课堂,成了“学术交流会”,学生个个是学者是专家,个个说得头头是道,口齿伶俐,而手抄报的精美、调查报告的三言两语,让你不由得对这些二年级的孩子刮目相看;最后,“恐龙园地”的创办——手抄报的展示把教室装扮得像科学知识的长廊,学生追求知识、渴望知识的激情无与伦比,创造知识的力量震撼着每个美好的心灵,他们已经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是知识的主人。他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其乐无穷。
通过《恐龙的灭绝》这一课的教学,我清醒地认识到:语文教学应该是“源于教材,广于教材,个性发挥”,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条件、创设各种情境,令其在更大范围更深入地探究知识,拓展空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各种途径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出来的,教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合作探究发现的,教师充分肯定;尽可能多给思考、活动的空间,多给展示、张扬自己的机会;提高获取、掌握知识的能力,并使他们有一种共同参与的喜悦感,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三者互为一体,互为促进。自主、合作、探究、飞跃,让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上受益匪浅。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主体,以生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采撷硕果,享受收获的幸福。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黄秀红
学校:厦门市梧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