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林: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2/3 14:40:04
作为基础学科,识字在各科教学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才能提高识字能力,从而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可是汉字笔画多,对于刚入学的学生来说,不但难认、难写、还难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单一的教,认真地范写,学生反复地机械地抄写,效果却不理想,写出的字质量也不高。于是,识字就成为学好语文的拦路虎。教学中就应该打破旧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识字方法,把识字转化为思维训练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识字的习惯。
一、教给学生多种识字的方法
1、识记汉字字形
识记汉字的字形是汉字的重点。在教学中要结合字的特点教给学生相应的识字方法。
基本字是笔画比较简单的字,按结构分属于独体字。是组成汉字的基本单位。首先要教给学生识记基本字的方法:熟字要牢记,笔画不忘记。其实就是教给学生这些字要用数笔画的方法来记忆。所以识字前很有必要把基本笔画介绍给学生们认识(也就是教学用书中的基本笔画)。
字带字是由一个基本字加上一个偏旁部首带出来的新字,也是熟字加偏旁来识记。如“们”的记忆方法是:基本字“木”加上单立“人”旁合起来念“休”,休息的“休”。还要指导学生偏旁表意帮助识记字形,我们累了需要休息,所以“休”用单立“人”旁,把记形与字义相结合。
形声字是半边表音,半边表意的字。这类字段记忆方法是:半边表音要牢记,半边表义不忘记。如“蜘蛛”右半部是表音,左边是“虫”表义,因为蜘蛛是昆虫,所以是虫子旁。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在识字中让学生都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读写能力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难字,一般笔画比较复杂,低年级的学生无法下手,这时候老师一定要帮助学生分解。
2、理解汉字的意思
这既是识字的难点,也是识字的又一种重要方法。理解汉字的意思,主要有两种方法。第一,通过偏旁了解字义,这种方法掌握后,就很快地区分同音字。如“情”和“晴”,“情”的偏旁是竖心,与心情有关。“晴”是晴天的晴要有日头。这样在运用时就不会出现错误。第二,运用查字典的方法。教给学生两种查字典的方法,通过查字典了解字义,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构字规律,逐步形成识字能力。
3、注重汉字运用
正确运用汉字是识字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写话写作打基础。因此必须在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教给学生正确运用汉字的方法。开始在理解字形、字义的基础上让学生组词。为加深印象,让学生选一词说话,选两个词语说一段话,这样不仅能够把字义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能力,也为写作打下了基础。如“够”应该这样记:这个字读gòu,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句”右边是“多”合在一起是“够”,“能够”的够也可以组成:“不够、够了、吃够、看不够”,把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选词说话。这样清楚了步骤每个字都这样识记,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规律。
二、激发学生独立识字的欲望
1、立足课堂教学,培养自主识字能力
在课堂中教给识字的方法。教师要遵循汉字本身的特点,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体现识字教学的规律性。根据学生学习干扰因素的规律,强调识字教学的首次强刺激。在第一次指导学生认字时应给学生以首次强刺激,使学生对字的第一印象强烈、深刻。如利用声音、图片、动作、情境等因素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在形象生动的学习中加深对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抓住汉字音、形、义的联系,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及规律,“授之以渔”,使学生具有分析字形、自主识字的能力。
2、指导学生独立运用方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运用方法,形成规律后,便开始独立运用了,这时先不要完全放手,教师还要进一步指导,经过一边运用一边指导,等到学生能独立运用了再放手。可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过程,使知识清晰可见,把掌握变成一种乐趣。例如,在教学“影”字时,我根据“景”的形貌,在黑板上画了一座亭子,亭子在阳光的照射下,投下了影子。学生把图和字进行比较、观察,发现亭子就像“景”字,地上的影子就像那三撇儿。学生在欣喜之中牢牢的记住了“影”字。这样的识字教学既轻松,又有趣。学生由此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放手练习,激发童趣。
可以请学生来当小老师,让他们自己领读,分析字形,介绍识字方法,组词说话等。教学中我发现他们经常用“减、加、换”的方法记字。如“哪”减去“口”念“那”;“我”字加上“鸟”就是“鹅”;“傍”的“人”旁换上“木”字旁念“榜”… …他们用学过的熟字与生字进行比较,使记忆更加深刻。低年级学生识记生字更喜欢编顺口溜和字谜,特别爱自己创作。比如“笑”(一个小孩天天笑,头上戴个小竹帽。);“弟”(弟弟真淘气,头上两角系,身上挂张弓,一脚踢出去。);“画”(一块豆腐切四瓣,放在锅里盖上盖。);“闪”(“门里有个人”。);“春”(三人日下去春游。);“来”(米上加横竖出头。)他们都能思考后进行总结,虽然创作粗糙了一点儿,幼稚了一点儿,甚至在大人看来并不那么合乎情理,但是孩子们在编顺口溜和字谜的过程中对所学生字进行反复推敲研究,思维进入了这样一种积极的状态,又何愁记不住这些生字呢?
4、让识字教学与课外学习资源有机结合
低年级要求会认的生字量很大而且学生的能力水平又有限,怎样让学生自主识字,特别是将他们引向在生活空间中自主识字。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在课外书上、电视上、商标上、街道招牌上认识的字写在卡片上,会认而不会写的可由父母代劳。次日上学读对一个字奖一颗识字星。卡片写上制作人的姓名,贴在展示台,供其余学生交流,互助互学。自主学习活动对学生识字量的扩大,识字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关心生活、观察生活和认识生活的好习惯,在拓宽学生学习领域的同时,为学生学会自主和投探究性学习打下了基础,更为以后的阅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给学生提供自主识字的机会
教学中给学生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提供自主识字的舞台,让学生不断的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并指导他们进行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实践。坚持这样引导,学生不仅能增识许多汉字,而且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可以针对街头海报、店铺招牌、商业广告、街道路标中的错字、别字、繁体字及不规范的简体字屡见不鲜的现象,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开展消灭错别字的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自主识记汉字和分辨、纠正错别字的能力,有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者:栾林
学校:福州市金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