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刘华恩:谈如何指导高年级学生写出个性作文

发布时间:2015/2/3 15:10:44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作文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打破模式化,倡导个性化。在小学高年级,指导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应该指导学生不拘泥于习作方法,而是从内容上、形式上得到充分的自然流露。要让学生的作文彰显个人特色,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标题独特,显示个性。二、选材内容,展现个性。三、语言创新,张扬个性。四、思路结构,力求个性。

关键词:个性  个性化作文  标题独特  选材内容  语言创新  思路结构

 

著名作家梁衡论说过:“好的文章,一要美,二要新。”好的文章就是要做到立意新、材料新、语言新。可是,当前习作教学却有这样一个常见现象:经过老师的指导,写出来的作文千篇一律,毫无新意。老师感叹“作文难教”,学生感慨“笔重千钧!”其实,生活处处皆语文,写作文本是一件平常的事。只要学生留心积累,老师有效指导,就能让学生想人所未想、用人所未用、写人所未写,写出作文最本质的东西,即:真话、真情、真感受,在字里行间焕发出生命活力。

那么,如何在实际习作教学中还学生以独特个性和心灵的本真,将自己的心理体验写下来,不拘泥于方法,而是从内容上、形式上自由发挥,展示最本真的个性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标题独特,显示个性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人,那么标题就像人的脸,选材就像人的面目。面目长得漂亮与否,直接影响他人对个体的评价,同理,文章的标题起得好,就直接关系到读者是否愿意读下去。在小学高年级,常见一些半命题作文或者话题作文,像这样的文章,起好标题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开端,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1、巧用修辞。

小学生写题目,经常写得非常直白。其实,如果学生能活用学过的修辞手法,就能让标题显得更吸引人。比如写一个敬佩的人,学生常常这样拟定题目:《这个年轻人真好》《让我敬佩的年轻人》,老师可指导学生把题目换成反问式的《这个年轻人“坏”吗?》,这样的标题让人一看就很想了解年轻人到底是好还是坏,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再如写景的作文,可以使用比喻或者拟人的方法来拟题,《》《白鹭的歌声》《故乡是一幅水墨画》; 写事的文章,可采用对比的方法,例如写父母的爱,模仿课文《“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写法拟定题目《“不要管”和“非管不可”》。如此种种,只要学生能巧用修辞,就能拟出彰显个性的好标题。

2、相关词语组合。

学生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章写法,其中关注的重点首先要是标题的特色。如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借鉴这种相关词语组合的方法,例如《父亲·背影·爱》《童年·小溪·虾》,一样的题目让人对文章所写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而且更显出了它独特的味道。

3、引用名言或歌词。

高年级学生写作,多数会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或抒情,或赞颂,或思考……如果能援引名言或者歌词,就可以引起读者更大的共鸣。写“深受启发的一件事”,引用名言可拟题《机会总是给留有准备的人》《无限风光在险峰》,引用歌词可拟题《阳光总在风雨后》《掌声响起来》等等,这样的标题必将为作文增添亮色。

4、捕捉细节。

高段的作文,有很多题材都是写事的作文,教师也可指导学生抓住故事中的细节来突显文章的深意。写母亲节专题作文,可根据内容拟题《烛光里的微笑》《妈妈的眼神》《那一记响亮的耳光》,如此标题以小见大,于细节处见真情,一见标题,令人觉得整篇文章都灵动起来。

二、选材内容,展现个性

1.厚积薄发,选材真实。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此,“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让写真实的作文成为孩子们的自觉意识和良好习惯。

对学生来说,生活中写作素材比比皆是,可是在教学中,有很多老师都听学生说过——看到题目觉得没东西可写。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学生缺乏正确的引导,不善于观察和思考。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体验,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的田园。平时可让学生写日记,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写自己想说的话,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指导习作时学生选材能贴近生活打下基础。厚积而薄发,当学生有了平时的积累,看到作文题目时,就不会觉得无物可写。

如写“童年”这类作文,题目似乎大了些,学生们一下子想不出写童年的什么。于是,我让他们想想日记里平时写下哪些“童年的趣事”,稍一引导,孩子们就跃跃欲试,纷纷说出自己记忆中那些“犯傻”的事,“笨拙”的事,“荒唐”的事,“可笑”的事……。思路一打开,学生动起笔思路流畅,效果特别出奇,还让他们从中感受写作文并不可怕,生活就是作文。

2.与众不同,选材独特。

学生在习作课上,经过教师点拨后,写出的作文选材类似,千人一面,是常见现象。缺乏新鲜感的作文让人觉得乏味。只有独特新颖的选材,方能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选择独特的材料,不是一味地找那些稀奇古怪的事情,而是要选择那些有特色的材料,表现出作者新的认识、新的感受。与众不同的选材最能突出小作者的个性体验。如写“感恩母亲”主题作文时,很多学生都直接写自己为妈妈做家务,在妈妈回家时为她倒茶等等题材,我提醒大家要注意换个角度,有一个学生写的是亲眼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心里就有了主意,换个角度写感恩,写出了学生独特的感觉,正是因为亲眼看到妈妈对奶奶的孝心,才让他如此动容,真切地想要为自己的妈妈也洗一次脚。文章真正体现了小作者的真情实感,语言非常感人。如写“学会了什么”主题作文,多数学生写学会感恩、宽容、学会诚实等等,选材基本上就是这几类题材,我鼓励学生想一想特别一点的材料,根据个人的特点来写,一个学生就选择写《我学会了控制情绪》,他写的是自己平时爱发脾气,有一次因为发脾气,不仅伤害了朋友的心,也让自己行为失控摔了一跤,腿上留下疤痕。可见,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换个角度来思考,想别人想不到的,选出与从不同的作文题材,文章就能特别出采。

三、语言创新,张扬个性

学生作文的另一常见现象,就是表达雷同,缺乏语言的创新,导致读者感受不到语言的魅力。如:写太阳的样子,多写太阳像个火球;写人物高兴,用的就是“手舞足蹈”“眉开眼笑”,如此种种,把别人的修辞语句或者成语生搬硬套的现象,比比皆是。而要让学生的作文体现个性,语言又岂能不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成就灵动的作文,作文才能活起来。

让学生的语言体现个性化,就要突破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化无为有,化实为虚,使他们在想象的广阔天地中找到闪烁着创意的亮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对于学生把别人的语句生搬硬套的现象,教师在指导和点评的过程中就要下大功夫。例如:同样是写太阳,就可以让学生把太阳想象成人,写出“太阳的怒火在熊熊燃烧”“太阳热情地烧起了火把”等等个性化的语言;同样是写人物高兴,可以让学生抓住细节进行联想,如:写老奶奶很高兴,可以写成“在灿烂的阳光下,她脸上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花”“爸爸笑得嘴巴张得老大,简直可以一下放进两个馒头。”如此比喻和夸张的写法,突显出孩子个性化的思考,语言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可见,在习作教学中,不能仅仅让学生学会修辞手法,更关键的是运用想象和联想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通过个性表达,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字。

四、思路结构,力求个性

要写出个性化的作文除了要有好的材料内容和灵动的语言外,还要有个性化的思路结构来谋篇布局、统筹全文。具体表现在:

1、巧妙布局,结构创新。

就小学而言,大多文章结构是“总分”“分总”“总分总” 结构的使用,包括其相对应的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的应用。使用这些将会使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但是每篇文章都是这样写成的,就显得无趣。可适当根据文章的特点和表达的需要合理的安排,力求个性。如采用片段式的文章结构,例:写爸爸的文章,可以用几个片段加上小标题串连成文,用“斤斤计较、慷慨大方、和蔼可亲、暴跳如雷”四个片段串连成《我的多面爸爸》,让读者在浏览文章时,对文章所要表述的内容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文章所塑造的爸爸形象更加印象深刻。

2、设计亮点,引人遐想。

(1)表述顺序创新。小学生作文大多以记叙文为主,记叙顺序大多为顺叙。随着年级升高,写作水平的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倒叙、插叙、补叙的手法,显示出更多的个别差异性。如写人的文章,我们大多先些人物的外貌再写事件的。而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外貌描写放入到事件当中去写呢?如一篇写人的课文—《晨曦中的背影》,学生把清洁工的外貌描写放在了她出场时,这样的描写读起来让人觉得十分自然恰当。

(2)精心设计留白。

高年级的孩子写作水平提高了,有的孩子事无巨细,通通写得非常具体,甚

至一写就是洋洋洒洒三四张作文纸。其实,小学生作文不是写长篇小说,没有必要写得太过冗长,可恰当地留白。以上提到的《感恩母爱》作文,学生原本写的是自己看到妈妈为奶奶洗脚的场面后,就为妈妈洗了一次脚,两个部分内容都写得很具体,使文章没有起伏的美感。我让学生把第二次洗脚的过程留白了,结尾改成“看着灯光下妈妈弯着的背影,我顿时有了想法……”这样的结尾不直接写自己为妈妈洗脚,留有余地,更能让读者去捉摸,去思考,反而更加深化了文章的内涵。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选择好写作的材料,让学生在写作时没有约束和羁绊,笔有千钧任翕张,“我口抒我情,我手写我心”,作文就会返朴归真、脱离空洞,写出师生未曾预约的精彩。

 

参考文献:

1、《浅谈高年级小学生个性化作文指导的几点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网

2、《让学生作文返朴归真》                        小学语文教学网

 

作者:刘华恩

学校:厦门市思明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