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廖雪花:妙语连珠 巧妙过渡——引导学生学语文

发布时间:2015/2/4 9:33:38

 

魏书生老师说:“好的导语像磁铁,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力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语文教学中巧妙的过渡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时用导向性话语来衔接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从而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的一种方法,它是教学各环节及知识点、能力点间的桥梁,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种体现,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所不可缺少、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课堂教学过渡不仅仅是各个环节的“粘合剂”,也是引导学生学语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妙语连珠,巧妙过度是教学艺术,自然能为教学增色。下面笔者根据个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过渡”艺术。

一、导入新课的铺垫式过渡

所谓“铺垫”,就是有意识地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形成学生合理的认知结构的节奏调谐艺术。教学铺垫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从旧知出发,自然引进新课内容,即引入性铺垫;显示预备知识,为攻克难点做准备,即预备性铺垫;新旧知识对比,以引起警觉、防止混淆,即对比性铺垫等等。铺垫过渡出现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一般用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作陪衬,架桥引路,衔接过渡,导入新课。教者往往通过前后知识联系、引用诗文佳句、使用道具插图、播放音乐歌曲、讲小故事、介绍背景、设疑提问、启发谈话等方法作铺垫,灵活巧妙地过渡到新课内容的教学。这种过渡要求:“近”——贴近教学内容,“新”——新颖生动,“简”——简明扼要,“短”——短小精悍。巧妙的铺垫过渡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比如,我在上《盘古开天地》这篇神话故事时,欣赏完一些神话故事图片揭题后,这样过渡:盘古用他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被称为人类的老祖宗,让我们一起走近盘古,走进这个神奇地幻想世界。这样的过渡,使孩子们一下子被盘古的神奇而吸引,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再如:在上《掌声》这篇课文时,孩子们了解了英子是一个非常忧郁、自卑的女孩子,教师过渡:是啊!英子因为自己身体的残疾,对自己失去了自信,难道我们英子的心灵从此就蒙上了这挥之不去的阴影了吗?让孩子们在了解英子的自卑时,教师话锋一转,让孩子也特别想去了解后来的英子,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

二、教学知识点间衔接式过渡

这种过渡贯穿于教学内容之间。要求教者采用环环相扣的提问或递进式的话语,将教学内容中的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种过渡要求自然连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恰当的衔接过渡能将教学内容步步引向深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理解接受,体现教学进度的推进,达到既激发学生兴趣,诱发学习欲望,勾通师生间的信息传递,又能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产生“跃而获之”的念头,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艺术情趣的设问语言,把学生安然地从一个波峰送到另一个波峰上去时,一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同时思考:

1、小壁虎去向谁借尾巴了?结果怎样?

2、再读想一想,为什么他们都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师过渡:除了你们刚才说的原因外,我想可能是小壁虎借尾巴时不礼貌,所以他们不借,是不是呀?(学生:不是)他借尾巴时是怎么说的?找出那几句话来读一读,从哪里看出他有礼貌?(指导朗读小壁虎说的话,通过“称呼:您、姐姐、伯伯、阿姨,商量:行吗?”体会)

3、出示小动物们说的话,指导朗读。要读出动物们有礼貌、无奈的语气,速度要慢一些。(先自由读,然后同桌互读、再指名读、分组读。)

师过渡:老师发现小壁虎除了有礼貌,还有一个优点很值得我们学习,你们有没有发现?

4、出示: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小河边……小壁虎爬啊爬,爬到大树上……小壁虎爬呀爬,爬到房檐下……(通过“爬呀爬”引导学生感悟发现小壁虎遇到困难不灰心,不放弃)。

(发现课堂纪律不太好。师过渡:小壁虎有这么多的优点,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有很多优点,你们看(指一上课认真听讲的学生)这位同学上课多认真,坐得多端正呀!我看谁会比他坐得更端正。)

师过渡:同学们和小壁虎一样棒。那你们看小壁虎从小鱼姐姐、老牛伯伯、燕子阿姨那里没有借到尾巴,因为小动物们的尾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借不到尾巴,多伤心啊!那你们帮小壁虎想想办法,他该怎么办呢?假如小壁虎还不放弃继续向其它动物借尾巴,它会来到什么地方,向谁借,怎样借,能借到吗?

5、模仿说话。(鼓励学生用上“——来——去”说话)

模仿课文说一段话,(出示投影字幕)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看见——。小壁虎说:“——,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

师:尽管小壁虎说话那么有礼貌,又那么不怕困难,不放弃,但由于别的动物的尾巴都有用,他还是没有借到尾巴。借不到尾巴小壁虎心里很难过,这时候它想起了谁?(生:妈妈)。可我听说,小壁虎见到妈妈后,发生一件让他特别高兴的事,什么事呢?

三、解决重点难点的目标式过渡

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中介,是教学进程中把学生引向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向导。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需要教师为学生架设一座“桥梁”——目标过渡。这种过渡需要教师选准切入点、突破口,或增加知识的介绍,或举例说明、触类旁通,或将难点化成浅显的几个方面等等,从而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的理解掌握重点、攻克难点。这种过渡要求深入浅出、有的放矢、达成目标。

如:在教学《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时,孩子们体会了主人公阮恒为小女孩输血那种害怕但为朋友又表现为勇敢地情感后,为了让孩子读出这种情感,教师过渡:是啊!眼看着自己的血慢慢地抽出。死亡离自己也越来越近了,阮恒越来越痛苦,他能不害怕吗?他毕竟和我们一样,还是个孩子啊!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此时阮恒心中的痛苦吧!(齐读)教师声情并茂的概括,入情入境地过渡,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体会到此时阮恒痛苦但又极为勇敢的情感,并且通过朗读自然流露。

妙语连珠 ,巧妙过渡,成为了语文课堂的润滑剂,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虽然我们的多媒体教学能给教学带来方便,也能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是,教师精彩的过渡语是两个知识点之间的桥梁,使教学知识环环相加,更能步步深入,引领学生进入新的领域,获得一个逻辑严整的系统认识。所以说,教师的过渡语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保证。

 

作者:廖雪花

学校:武夷山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