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郭国辉:培养农村孩子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5/2/4 9:41:17

 

摘要:农村孩子由于见识少,交际不广,有的寡言少语,不爱说话;有的说话时胆小,结结巴巴甚至想说也说不出,与城市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相比存在着差别。那么,如何让农村里的孩子说得好,适应于时代要求,培养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想从以下几点来训练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关注生活、营造氛围、注重诱导、更新评价

 

口语是指特定的人包括听、说双方在特定的环境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利用语言手段选择适当的内容和方式组成话语,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言语活动。在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口语表达已成为现代人追求的目标,也成为许多用人单位招聘和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在这种背景下,在国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之中,对每个人的语言和表达能力提出了更上一层的要求,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严竣的考验。

一、激发兴趣,使学生有口语交际的欲望

口语交际课,不同于以前的看图说话,看图说话只要将图的意思说出来即可,是单向,在口语交际中教师要创设情景,尽可能地设置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兴趣,生生互动,进行多向交流。我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秋天的快乐》时,要求学生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以及从中感受到的快乐。出可以是自己做的,也可以是和爸爸妈妈或小伙伴们一起做的,如摘果子、看树叶、放风筝、捉蝈蝈、收发生、秋游等活动。如三年级上册第10课《风筝》中可体会到金秋时节,童年趣事等。在教学中,我要求先认真地观察课文的图画,根据自己喜欢、观察到的,并画一幅图。然后举办一个画展。在每组里,有的学生扮成举办画展的画家,有的扮成参观者,有的扮成买画的人,还有的扮成采访记者,小组里还可自己创设一些人物。两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组办的画展更成功。在这一个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生有一种急于表达的欲望,彼此交流很多。这时教师相机指导学生交流的方法,交流时要讲礼貌,要用标准的口语等注意事项。

二、关注生活,寻找口语交际的源头

口语交际中如何创设情境教学中,选用的题材应是短小精悍的,而因年龄,认知发展的不同,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所以,使得选用题材要走进獐的生活才好。如,孩子形象思维占主体,喜欢活动,以色彩明亮的物体有兴趣,对一些行为好模仿,但由于认知水平,口语表达能力的限制,难把自己的意愿表达清楚,而只能简单介绍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或一个熟悉的人等,让他们相互交流。例如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有一些生活中的交际主题,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要写清楚熟悉人的一件事。如,第8课《我不能失信》、第5课《灰雀》、第6课《小摄影师》等。

三、营造各谐的氛围,使之敢说

农村孩子爱环境和年龄的影响,与人(特别是陌生人)交谈时存在心里障碍,一是胆小不敢说,二是担心自己说得不好,让人扫兴,如果说错了怕挨批评。在说的过程中吞吞吐吐,欲言又止,让人迷惑不解。我放下教师“架子”,特意营造和谐、宽松、相互平等的氛围,和孩子一起亲切交谈,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大胆开口,一吐为快的冲动。如:学了《中彩那天》一文,我首先向学生明确话题;假如你是文中的小主人,当父母让库伯派人把奔驰牌汽车开走后,你会对人家说些什么?然后我和学生一起动手把教室布置成一个温馨的家,老师当你的父母,同学是你的兄弟姐妹,让学生置身其中,无拘无束说出心里话。在生活中不有许多高兴的事情,如:过新年了,压岁钱是农村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而且他们多多少少都有一点儿压岁钱,我就让学生围坐在一起说一说:你有多少压岁钱?是谁给你的?你打算怎么用呀?来进行说话训练,并在练习过程中我反复告诉他们:“想说啥就说啥吧。”

四、注意诱导,使之会说

有了敢说的意识,还必须掌握会说的技巧。古代有“铁齿铜牙”纪晓岚,现代有朱镕基妙答中外记者提问。这些人之所以说得妙趣横生,能挽转乾坤,原因在一个“巧”字上,使学生能说会道。能言善辩,老师应根据整合性、实践性、随机性、开放性四大原则去注意诱导学生,与人交谈时,细心听讲,努力领会说话人的意思,耐心地把别人的话听完,说时应态度大方,积极主动,有礼貌去围绕一个意思口齿清楚、语句通顺连贯,完整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做到边说边思考边组织语言。(1)活动之后话活动。学校里经常组织有意义的活动。如班活动、“六一”游园活动、运动会等,往往在活动之后,学生还沉浸在活动的快乐之中,余兴未尽。在这个时候,每们学生都有“一吐为快”的欲望,教师可趁机组织学生把活动中自己最感兴趣、最有意义或最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节讲给大家听,这样学生说话的兴趣盎然,而且有话可说。这时教师可适时提醒他们注意自己口述的条理是否清楚,用词是否恰当,语言是否流畅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口头能力自然得到提高。(2)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进行即兴说话训练。在课堂、校园、社会上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意外事件,学生往往对这充满好奇,这时候,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一些突如其来的事。如;学校四年级一个同学一天早上在家门口附近拾到50元钱,主动交给教师。当日,教师组织学生对此进行评论。又如:一次双休日,本校一位小同学不幸被车撞伤,周围的群众奋力抢救的感人事迹发生后,教师就请目睹的学生说说事情的前因后果,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等。这些生动的生活实例,既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五、更新评价观念,让学生敢于表达交流

学生经过口语交际训练之后,交际能力达到何种程度还需一定的评价反馈。评价的目的不是要给学生排个高低上下,而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富有建设性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水平有一个真实的认识,并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以利于下一阶段的学习实践。因此,教师应更新评价观念,以积极、宽容的态度肯定学生取得的成绩,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1)变精确为模栩:口语交际必须讲究一定的规范,如规范的语言、礼貌的态度,良好的习惯等。没有规范要求的口语交际,其训练结果难以符合社会的标准,儿童难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化人才。但是规范如果过细过严过死,其评价结果必然扼杀充满创造性的表达方式和富有个性的情感态度表现。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有一个积极的评价,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让每个孩子敢说、想说、能说,都能够尝到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肯定说得好的同时,更要关注那些描述不够完整的同学,并要随机捕捉学生标新立异的信息源,切不可设框框,追求统一答案。教师应在规范学生语言和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上做指导,对学生的发言,要用赞许的目光去注视,用欣赏的态度去评价。

(2)变师评为生评。教师应下放评价权,让学生一起参与到我们的评价中来,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首先,要鼓励学生学会自我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自己的事。通过自我评价学会悦纳自己,拥有自信,懂得自己应该做什么,做得怎样和怎样改进。其次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评价,让学生相互接纳对方,欣赏对方,发挥学生之间的交际、合作、互补作用,一起去品尝成功的乐趣。

总之,农村的孩子并不口笨,关键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培养,教师要用自己独到的教法去撞击学生的思维之门,这样的课堂才能变得生动、丰富有味。

 

作者:郭国辉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南日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