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杨培龙:加强语言积累 提高语文素养

发布时间:2015/2/4 10:40:47

        

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可事实上,学生的实际现状与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综合素质急待提高,那么,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笔者认为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效果比较好。

一、在诵读经典中积累语言

语言是一个民族睿智的积淀,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积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成为世界文化的瑰宝,是我们炎黄子孙值得骄傲的一笔宝贵财富。可是,纵观目前我国学生语言积累的现状不由今人担忧,课堂教学中老师大量的分析讲解与问答交流替代了儿童朗朗的读书声,现代化传媒手段的运用及动漫的介入替代了学生大量感知书面语言的实践。生活节奏加快、课外学习特长使得学生用于读书、感受书面语言的时间少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严重不足,语言营养堪称不良。为了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代代传承,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从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丰富语言积累,培育文化底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把丰富语言积累落实在语文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全方位、全过程中。如我们让学生吟咏背诵的《三字经》、《论语》、《朱子家训》,趁学生心性纯净时,常常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要将随伴其人生经验的成长而如吐芬芳,绽放光明,能扶持他克服人生的逆境难题。而长期的诵读薰习,可养成他阅读古文的能力,那么,中华文化的智慧宝藏,将任其悠游探取,必可陶冶他的性灵,开阔他的心胸,端正他的品行。

二 、在阅读美文中积累语言

开设专门的“阅读课”,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每周用一节语文课设为专门的“阅读课”。阅读课上保证人手一本自己喜欢读的书,书籍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利用学校图书馆是“省级示范馆”的资源优势,让学生多到图书馆借书。一是动员学生自己购买教师推荐的书目。阅读课上要求同学们手不离笔,随时记录自己喜欢的语句,随时勾画疑难问题并及时向同学、老师请教。对学生的“积累本”进行定期检查,定期展览。通过开设“阅读课”,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明显的提高。

首先,阅读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课余生活主要以阅读为主,开设阅读课后,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课上没读完的内容,他们课后接着读,也丰富了课余生活。学生阅读的范围广了,涉猎的内容多了,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包罗万象。让他们的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

其次,阅读课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在写作训练中,学生把自己积累的东西适当地选用到自己的文章中,使自己的文章亮丽起来,内容丰富了,论据充分了,条理清楚了,结构严谨了。总之,通过阅读,学生也学到了很多写作方面的技巧,作文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再次,阅读课也陶冶了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使学生提高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而且增加了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和增强了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通过阅读,学生的视野开阔,他们交流的内容也丰富起来,经常在一起交流自己的阅读内容和心得体会,谈论无聊事情的也少了。

三、 在写作训练中积累语言

加大作文密度,在写作训练中积累与储存语言。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熟读背诵、课外阅读就是通过语言的输入增加大脑皮层对语言信息的积累与储存量,作文训练则是调动使用大脑中存储的语言信息来激发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的信息回忆交流、从而达到巩固运用深化语言的目的。因此可以这么说,作文应该是更高层次的积累并储存语言的活动。为使大脑内语言信息系统更加灵活地运转,必须加大作文密度,从而加大语言周转的密度。 原来的语文课上,有着重视知识、轻视作文的普遍现象,即便就是作文训练也是以对准考试为目标的,教师偏重于学生的审题立意入去训练,学生的作文大多也是新八股,按照老师教的作文模式堆砌材料,因而文章语言贫乏,毫无生气,这样的作文训练只能使学生贫乏的语言变得更加呆板死气。“意无言则不行,言不畅则意不达。”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当前学生作文水平每况愈下,我认为这并非危言耸听。要扭转这一局面,必须加大作文训练的密度,其实这也是训练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方法之一。数理化各科能够课课练,日日练,作文训练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呢?所以我每周要求学生交一篇周记训练学生积累语言。当然作文训练要注意两点:一、加大作文训练 的密度,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而是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重点反复,难点强化;二、加大密度并不是加大负担,教师应该冲破传统的教学思路,从繁琐的精批精改中解放出来,在设计训练和讲评上花力气。可以口头与书面训练相结合,也可以分步练、集中练,更可以教师评、学生评,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学生在不断的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更加不断丰富了自身的语言积累与储存。

四、在语文实践中积累语言

语文实践活动内容可以自己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当地实际情况自行拟订,也可以根据教材上的“综合学习”内容来确定,每次活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活动不流于形式,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的目的。比如在开展“漫游语文世界”口语交际活动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能力在 “在社会上运用语文”、“怎样在其他课程中学习语文”、“生活中处处有语文”等几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准备自己的说话材料,同学们在准备交流的材料过程中,走出了课堂,走出了家门,走进了广阔的社会,走进了多彩的生活。接触到了许许多多的人,学习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比如,有的同学准备的是做一名保险公司的推销员,他们便向做保险业务的亲友请教。同学们非常活跃,亲自调查研究,力争让自己的交流内容更符合生活实际,这样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增强了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了解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的艰辛与伟大,使他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触动,思想认识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提高了语文素养。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实践活动为更多的同学搭建了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平台,一大批有组织能力、有表达才能的同学脱颖而出。每次开展语文活动,都要有严密的组织,进行充分的准备,划分活动小组是必不可少的,有小组要有小组长,小组长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还有每次活动都必须有主持人,主持人的组织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每次活动每个人都有参加的机会,这样,真正达到了以学生为主体、大面积提高的目的。

结合重大节日或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庆祝或纪念活动,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比如,我们举办“五四”征文或“十一”、“祖国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活动,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提高了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又对同学们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再比如,让学生搜集有关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对联、诗歌进行展示交流等,加深了同学们对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通过一系列活动,也锻炼了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对个性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成立校园文学社、广播站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积极性,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起到了促进作用。选用组织能力强、有号召力的同学做文学社社长,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由参加,经常交流写作心得、互相修改习作;选用朗读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同学做广播站站长,结合学校各项活动及时进行广播宣传。通过实践锻炼,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运用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进行 “每日一讲”,“每日一讲”是每天语文课前,由一名同学为大家讲述自己的见闻或小故事或心得体会等思想健康、有教育意义的内容,要求声音洪亮、口齿清楚、叙述完整、表达流畅,最好再加上自己的评论;同学们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作者:杨培龙

学校:武夷山市朱子学校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