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刘建华: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5/2/9 9:49:59

 

一、作文教学的现状

(一)作文真难,令人苦不堪言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这是不争的事实。“咬笔头,皱眉头”这是我们常见之现象。

(二)作文问题真多,令人触目惊心

1、认识错位。仅仅把作文看作是文字操作的训练,忽视了师生情感的交流,忽视了学生内心的体验。

2、要求过高。

3、训练能力不到位。传统教学重书面轻口头,把说话和写话对立起来。

4、生活空间“窄小“。现在独生子女多,生活在成人堆里,没有玩伴,导致了习作成人化和文学化的倾向。

(三)作文教学弊端,令人甚为担忧

1、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题目教师出,文章教师改,优劣教师评,置学生于被动状态,压抑学生自立精神,遏制学生创新意识。

2、目标过高,任意超纲,拔高要求,让学生望“文”生畏;以及追求短期效益,弄虚作假,为了分数生搬硬套或随意编制。

3、忽视自由习作氛围的创设和学生作文过程中紧张、压抑、畏难情绪的消除,忽视学生作文意识的培养,忽视学生习作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调动。

4、忽视多渠道的语言积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忽视对学生独特感受的尊重和个性表达的引导。

二、作文教学改革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课标为依据,以减压来调动积极性

1、以课标为依据。

要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我们首先必须熟悉各个学段的具体要求。另值得一提的是课标在关于写作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理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从小培养好的文风,不但对写作,而且对做人,都是十分重要的。

2、以减压来调动积极性。

减压即减轻作文对学生的心理压力。

1必须端正作文教学指导心态,使学生懂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要努力促进学生用童心去感受生活,用童眼去观察生活,用童身去体验生活,用童言去描绘生活,使他们由衷地感到“处处留心皆文章”。

2必须在改革作文命题上下功夫

我们在命题上应少做命题作文,多搞些半命题作文或材料作文。道理很简单,如写我的妈妈,如果有的学生失去了母亲,就只能说假话,空话,凭空捏造。因此,作文的命题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让学生有话可说,自由表达。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之爱作文。

二、丰富人生体验——以生活为课堂,以文化为食粮。

1、以生活为课堂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领略自然景观,体验绚丽多彩的自然生活。

2关注社会动态,体验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

3开展课外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4布置“生活作业”,体验喜怒哀乐的家庭生活

2、以文化为食粮。

为文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我们注重引导学生以文化为精神食粮,多读书,丰富文化积累,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语言积淀,为习作储备语言材料。

1多读多实践,获得积累。

2多背多体会,丰富积累。

3多记多温习,巩固积累

三、改进教学方式——以自由表达为突破口,以评改激励为促进点。

(一)以自由表达为突破口。

我认为“自由表达”应该具有两种不同层次的内涵:一是“怎样想就怎样表达。”二是“想表达就能表达。”根据这一精神,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倡导 “两记”,享受自由。

“两记”指日记和读书笔记。日记写作灵活,行文自由,训练多,容量大,是提高自由习作水平的捷径之一。有关“读书笔记”,我认为内容不拘一格,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以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需要,一种精神享受,从而不断丰厚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让作文根植于沃土,得以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2、给“自由”——倡导开放习作

1开放要求

放宽种种过多过严的限制,降低不切实际的作文要求,不设统一的静态的作文标准。实事求是地,因人制宜地确定每个学生的发展点,不拔苗助长。先求爱说爱写,后求会说会写,先让学生大胆写,再让学生小心写。

2开放形式。变单一的训练形式变为多样化的,多功能的特点训练形式,一是口语交际与书面语交际相结合,强化口语交际训练,低年级以说完整、连贯的话为起步,而是以各种形式训练学生爱说,想说,多说,大胆说。二是改革教材命题,让学生从生活中,阅读中产生写作主题。作文可以有题有文,也可以有文无题,只要围绕一个意思写就行。三是多种文体结合,可以写记叙文,童话,寓言,科幻故事,调查报告,产品说明,广告词,日记等。总之,我们要给学生自我命题的自由,选择文体表达形式的自由。

3开放“过程”,改变过去“教师命题——审题立意——范文引路——照样画葫芦”的作文指导结构,淡化审题,应以“感受生活——诱发欲望——交流信息——尝试实践——合作评改”的结构,让学生在写什么,怎么写,写得怎么样的全过程中,享有充分的自由权。

(二)以评改激励为促进点

激励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方法,其本质是使人发现自身的积极因素,从而产生自信。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学生习作水平,就要注重评改激励,即以赏析为主,以自改为主。

传统的作文评价和修改,教师是主导者和权威者,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自由习作能力极为不利。因此,我们必须从改革评价入手,在批改作文时力求做到精批少改。精批要做到有启发性。如错字,我们可以把它圈出来,然后写上眉批:相信你能改正过来。又如好句好段,我们可以画出来,写上请你读给好朋友听听,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多写一些鼓励性,希望性的悄悄话,架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其次鼓励自改,修改作文首先是学生自已的事。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更换一个标点,对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一种激励,比老师精批细改得体无完肤要强得多。

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八股文里走出来,回归到自由写作中来;从矫揉造作里出来,回归到真情实感里中来,从千篇一律里走出来,回归到有个性的写作中来,让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放飞思绪,自由自在地抒发自己的感想,创造出他们的文学,从而打开写作的通道,逐步走向成功。

 

作者:刘建华

学校:莆田市秀屿区埭头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