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海峡语文网微信二维码
关闭
海峡语文网商城二维码
欢迎访问海峡语文网,今天是:

饶松生:浅谈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训练

发布时间:2015/2/11 9:34:17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它在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没有到过内蒙古大草原,但是读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样的诗名时,在理解的前提下,头脑中就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美丽图景:在蓝蓝的天空下,是茫茫无际的大草原,轻风吹动茂密的牧草,露出淹没在草海深处的牛羊,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想象才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自己未曾感知过或根本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例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没有到过塞外的学生可以根据课文中的描述,依靠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塞外风光的图画,体会到詹天佑在领导筑路时遇到的恶劣的自然条件,同样教学《桂林山水》、《南湖》等课文,没有到过南方的学生也可以领略南方的风光。

在语文教学中,依靠想象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想象力越丰富,理解得就越深刻,记忆就越清晰。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可用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内容很多,有的课文,作者一边叙述,一边展开想象,叙述和想象互相照应,互为补充,更全面、更深刻地提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例如,《凡卡》一课,作者写凡卡在圣诞节的前夜,一边给爷爷写信,一边回忆家乡的生活,想象着爷爷在家乡为主人打更守夜,欢庆圣诞节的情景,使人不仅看到了当时学徒生活的痛苦、凄凉,而且体会到旧俄时代农民生活的悲惨,深刻地认识到沙皇统治的黑暗。有的包含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例如在《黄河颂》一课中,作者依据“黄河滚滚,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里之滨”的事实,想象它“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有你那英雄的体魄,做成我们发族的屏障”,巧妙地把对黄河的赞颂和对中华民族的赞颂联系在一起,使人们不仅形象地看到了汹涌澎湃的黄河,而且深刻体会到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有的文章以作者的想象为主,有的全篇文章都是作者的想象。神话故事就是想象的产物。它依靠想象展开情节、写人们通过想象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力。如《一幅壮锦》、《鲁班学艺》、《齐天大圣》等。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供了丰富的内容,通过教学我们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想象,作者是根据什么事实展开想象的,以及这些想象在文章中的作用。除此以外,还可以结合教材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自己开支脑筋展开想象。这些练习要尽力搞得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闪现创造性的火花。

练习的内容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使学生掌握想象的方法,认识想象与事实的关系

《燕子》结尾包含丰富的想象,“有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嫩蓝的天空,几

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正待演奏的曲谱啊!”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以下练习:

这一段哪句写的是事实?哪句话写的是作者的想象?电线、电杆、燕子与“正待演奏

的曲谱”有什么关系 ?

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是以事实为基础展开想象的,他把电线想象

为五线谱的五线,电杆为小节的线,燕子为音符,从面全成一曲正待演奏的曲谱,这段丰富的想象,使这段文字更加生动、赋予它更深的含义。

2、练习再造想象

小学低年级学生以再造想象为主,他们的想象带有明显的模仿性,多是过去接触的事

物的再现,在教学中,教师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指导学生练习这种想象,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诚实的孩子》在使学生了解列宁童年时代勇于承认错误的故事以后,我们可以设计这样的练习:

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列宁在信中写了什么?你能

够写下来吗?

这篇课文中并没有这封信的内容,但在姑妈的回信中提到列宁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

是个诚实的孩子。这是学生进行再造想象的基础,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和他们的生活实际并不难想象列宁在信中向姑妈承认的具体内容。

3、练习创造想象

创造想象是以事实为基础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过程,它比再造想象有更大的创造

性,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学生充分的练习可以形成这种能力。

创造想象的训练多是在高年级学生中进行的。创造性地复述课文基本上属于这种能力

的训练。这种想象与学生掌握的现实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有密切的关系,只有不断地丰富学生知识和生活内容才能很好地形成这种想象。在《粜米》一课教学之后,有的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个故事继续讲下去,有学生不仅叙述了这些农民或悲哀或愤懑的心情,而且预示了他们生活中“更坏的兆头,有的还创造了许多新的故事情节,因为学生在课外的读物中,在电影戏剧里接触过这些事例,因此他们的想象比较丰富,而且是符合实际的。

想象是智力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想象力的训练不仅对学生学习语文有一定的意义,

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预见性也有一定的意义。想象力犹如船上的风帆,教师的责任是鼓起学生想象的风帆,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地前进。

 

作者:饶松生

学校: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中心小学  

 

 

评论回复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提交

读写教材
更多>> 每周一评
更多>> 在线作文辅导
点击排行
语文学习评价权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