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明:教学目标——有效课堂的指挥棒
发布时间:2015/2/11 9:41:21
教学目标是一种在教学活动之前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一课题后应达到的标准。它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它影响教学过程的设计;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它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决定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然而,现阶段或者说以往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课堂过分分析内容,就内容讲内容,多快浮平,低效率,浮光掠影,没有层次推进,平移式,极少画龙点睛,读法、写法、学法“无法无天”,兜圈子,绕弯子,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目标不够清晰,定位不够明确,有较大的随意性,比较散涣。目标不准,必然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因此,追求有效的语文课堂的前提是要正确把握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一、总目标的学科特点再认识
学科课程目标体现教育总目标,并决定了学科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是实施学科教学计划和学科评价的准则。语文教育的学科性质,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一堂高效率的语文课必须充分体现这一特点。必须通过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对学生进行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基础知识及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培养与训练。但我们不可否认,一部分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重点不突出,有些课只注重语文工具性教学活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轻语言感悟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的课又偏重语文教学人文性的体现,重语感培养,轻基础训练。导致教师教得单调,学生学得乏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在确立语文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把握好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的整合优化,切实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例如,第五册《称象》,既是一篇历史故事,也是一篇讲读课文,在确立这一课教学目标时,我们首先应确立情意领域的目标,即通过学习曹冲称象的故事,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从中学习考虑问题的方法。认知领域的目标,应按能力结构分为识记、了解、简单应用三个方面。(1)识记:学会10个生字,读准字音,熟记字形,教会写课后8个词语。(2)了解:了解生字的字义,说出句子中带点字词与不带点字词有什么不同,说说课文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3)简单应用:运用“议论”造句,会按课文内容填空,会给句子加冒号、引号。从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我们不难看出:本课的教学目标具有人文性,把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及字、词、句、篇的训练都体现在教学目标之中,真正做到了教学目标的优化组合。
二、学段目标的重点需明确
现阶段或者说以往的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或越位,或不到位,造成教学的盲点,导致语文课堂的低效。就如阅读教学来说,当你走进阅读课的课堂,你将会发现,目前低、中、高的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大同小异,没有区分度。即让学生粗略地读了一、两遍课文后,紧接着就是串讲式的篇章分析,而且,教学的重点往往都放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或对作者思想感情的体会感悟上。一篇课文教完,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低年级学生,不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中年级学生,弄不清句与句、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高年级学生,不能体会课文中关键的词句、重点语段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又如:中年级不抓实段的读写训练,急匆匆的忙于写篇,等到高年级要训练写篇的时候,学生的段都写得不具体、不流畅。因为教学中存在阶段目标不明,课堂教学目标不准,导致课堂教学训练不到位,学生往往是得意而忘言。所以,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语文教学一定要明确学段目标,明确每个学段的教学重点。依据年段目标,步步踩实,从而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课时目标的主次要找准
课时教学目标是指每课时教师依据总体目标、一般目标、课程标准中学段目标、教科书和学生实际及教学设施等设立的师生在课内将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起着指导的作用,对教学活动过程起着控制和中介作用,是教学评价的依据。也就是说,在一篇课文中,在一节课上,哪些知识只要一般了解,哪些知识需要理解并会运用,要着重训练听说读写中哪一项能力,应达到什么程度等等,都应尽量细化,明确到位。同样,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目标,也应作出确切的规定。教学应该是有起点有重点的,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除了依自己的理解而定的个性目标外,应该有它固有的教学目标与板块。例如第一课时,识字学词,读通文本,了解内容,理清文脉,应是它的份内目标。而读懂课文,品味词句,体会情感,领悟表达无疑是第二课时的主要追求。对于低年段而言应以识字学词为重点,慢慢学会理解,适当渗透欣赏;每一堂课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每课时都有自己的课时目标,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必要不按教学规律办事。每篇课文的内容很多,课时的目标也不止一个,分清主次我觉得很重要。因为面面俱到其实是面面不到,是“蜻蜓点水”、“水过地皮湿”,要勇于放弃。因为暂时的放弃,是为了长远的取得。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一定要根据学科特点,依据年段目标,结合学生实际,确定科学的目标,每堂课才能有的放矢。把握好目标这根指挥棒,语文课堂教学的路定会越走越好。
作者:陈明明
学校:泉州市泉港庄重文实验小学